今年3月9日,昆明举行新闻发布会:2015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75.88亿元,在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2位,较2015年的第17位前进5位,在西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位。5年来,昆明市坚持“两型三化”发展方向,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围绕八大产业和全市188个重点产业发展,突出昆明优势和特色,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4.3∶35.1∶60.6调整为2019年的4.2∶32.1∶63.7。
随着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昆明不断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市税收收入增长9.67%,增速在西南地区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财政收支质量提高,坚持环境服务发展,企业降成本、去杠杆成效明显,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等级从红色降为黄色。居民收入增长与GDP保持基本同步。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主营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
去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昆明对外开放有了新地标。
昆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形成助力滇中、融入国内、接轨国际的发展大格局,发展动力活力全面激发。长水国际机场客运航线从2014年的275条增加至2019年的396条,年客运吞吐量从3223万人次增加至4708万人次,云桂铁路、沪昆客专建成通车,渝昆高铁开工建设,东格、寻沾、机场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昆倘、武倘寻高速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外环“闭合成环”,“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跑出加速度。
根据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对比,昆明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由2009年的0.273提高至2018年的0.331,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由2009年的第18位提升至2018年的第11位,前进7位。
昆明市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精准把握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的短板和难点,确保早日跑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最后一公里”。
多年前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白勒村,很多彝族村民住的还是木垛屋和“杈杈房”,上级调研组走访农家“找不齐三个凳子”,甚至有的贫困农家姐妹俩只能“共穿一条裙子”。
为破除“一裙谁穿”历史困境,也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辖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昆明市自2016年以来,尽锐出战、迎难而上,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建立健全了严密的指挥保障体系、督查问效体系、全方位政策及财政投入体系、社会扶贫服务体系、脱贫全过程监管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2019年底,全市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6万户35.0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解决。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马鹿塘乡,五月的马鹿塘乡,4000多亩野生杜鹃竞相开放,吸引不少游客上山赏花。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以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昆明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强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同时坚持民生优先发展,全面增强民生福祉,推动全市各民族干部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使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绚丽灿烂。
连续数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都投向民生领域,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4年的31295元、10366元,增加到2019年的46289元、16356元。累计引进省外名校20所,引进21家医疗机构在昆合作办医,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77.5岁上升至79.4岁。“历史文化名城”名片越擦越亮,“中国健康之城”建设稳步推进,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位列第5位,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筑牢。
2019年12月,国家民委正式命名昆明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并指出:昆明市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一条富有边疆省会城市特色的创建之路,为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出贡献,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沉浸在‘昆明蓝’‘春城绿’和‘四季花’中,我越来越热爱这座城市。”官渡区一名滇池保护志愿者说。人们喜欢昆明的理由千万条,其中一条没有变:昆明生态环境好,青山很美丽,蓝天也幸福。
国家湿地公园 张彤 摄影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滇池清、昆明兴,滇池净、昆明美。昆明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头等大事和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深入实施滇池保护治理3年攻坚行动,22条城市河道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18年滇池全湖水质从劣V类好转为Ⅳ类,高原明珠正重放光彩。
以滇池保护治理为典型案例,昆明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小江流域尾矿库污染问题整治取得积极进展,长江、珠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土生态修复力度加大,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III类,南滇池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2019年昆明空气质量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5名,荣获联合国人居署“国际花园城市”金奖。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昆明市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提前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中的可能确诊者进行严格管控,提前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管理,在全国率先设置留观酒店对重点人群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创新运用“大数据”对人员流动情况进行溯源和监测,成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势头。
昆明市全市干部还率先启动全球采购、扩能量产,全力保障防疫防护物资供应。在全省第一时间公布昆明地区35个发热门诊,28天完成市第三人民医院长坡院区应急病房项目建设,在全国率先发布《昆明市新冠肺炎疫情院前呼救响应指南》,在全国较早实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并实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昆明生产的人工智能防疫机器人上岗
坚持“两手抓”,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及时出台应对疫情稳增长20条等政策,创新推出互助应急贷款等纾困解难措施,实施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验收制、包保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发放1亿元餐饮、旅游、住宿、体育等领域的消费券,由“政府为居民消费埋单”,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化危为机,加压奋进。在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基础上,全力推动昆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幕悄然拉开。4月30日,昆明市召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全市共梳理提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智慧+”、轨道和航空等5大“新基建”领域重点项目394个,总投资10011.8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589.84亿元。“新基建”以“一业带百业”的优势,为昆明市进一步培育新动能,提升长期竞争力带来了全新机遇。
云南网记者 茶志福 张雁群 熊明 浦美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