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之旅
几场大雨过后,位于高黎贡山东麓的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百花岭村绿意盎然、空气清新。
从10年前这里建起了第一个鸟塘,催生了观鸟经济,到近三年来保山市在百花岭连续举办三届高黎贡山国际观鸟节,“观鸟”这张名片越擦越亮,当地村民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甜头。
侯体国今年50岁,人称老侯,百花岭村“鸟导”第一人。8月29日,“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采访团走进百花岭村,在老侯的带领下开启了观鸟之旅。
观鸟之旅
驱车前往老侯家的鸟塘,山林里传来清脆的鸟叫声。老侯的鸟塘在密林深处,视野开阔。“过去的百花岭因为交通闭塞、贫困落后,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难。为了填饱肚子,祖祖辈辈进山打鸟吃野兽是常事。”老侯一边搭理鸟塘一边回忆说,他小时候是个打鸟高手,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打上百只。
“森林资源被破坏了,野生动物越来越少,慢慢地连鸟也少见了。眼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1982年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开启了“抢救式”保护管理的模式。1995年12月,在保护区的牵头下,百花岭村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生态环境开始重新变好,协会会员也逐年增加,20多年来,会员从刚成立时的48名发展到200名。
观鸟之旅
“靠山吃山,山终会被吃空。” 老侯说,森林保护了,鸟儿也就多了。听!这只叫得多悦耳,那只叫得更清脆,远处的好像是伴唱。”每当听到百鸟争鸣,老侯的心情就格外激动。
上世纪80年代末,百花岭开始有观鸟者慕名前来,观鸟产业处于传统的“野拍”模式。2005年,鸟网将老侯聘为百花岭鸟网联络站站长。传统的“野拍”模式也逐渐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作为村里最早的“鸟导”,2009年老侯建起了村里的第一个鸟塘,为拍鸟者提供观鸟和拍摄服务。鸟塘旁用遮阴网搭了个棚,可以容纳十来个机位一起拍摄,每个机位一天收费20元。
观鸟之旅
几年下来,百花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收入迅速增长,旅游收入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随着外来拍鸟的人不断增多,村民们增建了鸟塘,逐渐形成了观鸟产业。如今,百花岭有鸟塘21个,鸟导60多名,农家客栈21户,可同时接纳游客700多人。老侯说,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是百花岭最热闹的时候,住宿一房难求。
观鸟之旅
从2016年开始,连续3年举办了高黎贡山国际观鸟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齐聚百花岭,与当地群众共同开启人鸟相聚之旅,共享摄影盛宴,探讨生态保护。
“看!那是黑胸太阳鸟,那是棕胸竹鸡……”老侯一边介绍前来鸟塘里觅食的鸟,一边告诉记者,他的鸟塘夏天和冬天都有不同的明星鸟,其中蓝喉太阳鸟、大拟啄木鸟夏季才能看到,而火尾太阳鸟、栗背岩鹨冬季才能看到。
观鸟之旅
短短的一个小时,记者一行就在老侯家的鸟塘看到了14种鸟。
看到观鸟产业的发展前景,2015年,老侯的女婿葛宝智辞去城里的工作,一家人回到百花岭,协助老侯发展观鸟产业。如今,葛宝智打开思路,探索拓展观鸟经济产业链,除了观鸟,还会不定期举办自然教育、营地教育等,他希望能将大自然的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
“这个暑假,我们开展了10多场自然研学,来自上海、重庆等地的100余名学生来到百花岭,感受自然,体验自然。” 葛宝智说,在观鸟淡季的暑假,他就为前来这里的学生讲解昆虫知识。
观鸟之旅
每年5月至9月是百花岭的观鸟淡季,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创新发展思路,变百花岭观鸟旅游淡季为昆虫微距摄影旺季,助力当地村民增收。
今年7月17日至21日,来自国内外的50多名自然摄影师相聚百花岭,参加首届中国•云南保山“高黎贡山杯”国际昆虫摄影对抗赛。“高黎贡山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这里有2000多种昆虫,是昆虫乐园。”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李廷金推荐。
观鸟之旅
近年来,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围绕发展生态旅游,聚焦“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观鸟体验”这一主业,努力打造“中国五星级观鸟圣地”“中国观鸟的金三角地带”“飙鸟的最好地带”。
隆阳区潞江镇百花岭村第一书记李晓清说,随着观鸟产业的发展,村民除了做“鸟导”赚钱,不少村民还开起农家乐,办起了民宿,并向游客出售土特产品,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500万元,其中经济作物收入1400万元,占21.5%,观鸟、科考等旅游收入5100万元,占78.5%。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 李喜翠 崔敏 张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