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淘米做饭、60年代捞鱼洗菜、70年代游泳痛快、80年代水质变坏……”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被誉“高原明珠”。70年来,滇池历经了水质由好变坏再到改善的过程,见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博弈,回答了人与自然怎样和谐共生。
26日,昆明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付文介绍,上世纪50年代以前,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人口较少,滇池水质多为Ⅰ-Ⅱ类。50年代末、60年代初,松华坝附近森林遭到大量砍伐,生态环境质量开始下降,滇池水质为Ⅱ类。60年代末、70年代初,“向滇池要粮”大举围海造田,缩减了滇池水域和湖滨湿地,滇池水质下降为Ⅲ类。80年代,随着磷化工、冶炼、印染等企业的大量出现,以造纸、电镀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旱厕变水冲厕,衣物手洗变机洗,用水量迅速增加,水资源过度开发,挤占了滇池生态用水,农田施农家肥改施化肥,大量污染物进入滇池,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草海、外海水质分别下降为Ⅴ类、Ⅳ类。到90年代,滇池水体黑臭,水葫芦疯长,蓝藻水华如绿油漆,滇池水质恶化为劣Ⅴ类,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
高原明珠保卫战打响
面对滇池污染严重的局面,滇池保护治理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一场不见硝烟的高原明珠保卫战打响。
1988年颁布实施《滇池保护条例》,1989年制定出台《滇池综合整治大纲》,1991年建成运行第一座污水处理厂,1993年省政府首次召开了滇池治理现场办公会,1996年国务院将滇池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滇池保护治理高度重视,“九五”以来连续将滇池水污染防治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五年规划,省委、省政府把滇池污染治理列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动滇池污染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九五”和“十五”期间以点源污染控制为主,到“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以“六大工程”为主线的流域系统治理、遏制增量污染减少存量污染。
滇池首次出现了“湖进人退”
昆明实施了滇池面山及矿山植被修复、流域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治理,流域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34.1%上升到53.55%;完成滇池湖滨退塘退田4.5万亩、退房233万平方米、退人2.8万人,拆除防浪堤43.14公里,恢复滇池水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建成湿地5.4万亩,实现了“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的历史转变,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目前有水生植物290种、鱼类23种、鸟类138种,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赏景的好去处,曾被评为“中国最美湿地”。
“与湖争水”向“还水予湖”的历史性转变
全市开展了污水、雨水再生利用,减少污水排放,在主城区范围内建成10座集中式再生水处理厂、再生水供水干管约600公里,设计日供水能力16.3万立方米;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546座,设计日供水能力16.4万立方米,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2013年12月,完成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并通水运行,截至今年8月上旬累计向滇池补水31.6亿立方米,实现了“与湖争水”向“还水予湖”的历史性转变,缩短了滇池的换水周期,改善滇池的水环境。
昆明“三年攻坚”行动实施
昆明市委、市政府将滇池保护治理作为昆明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面镜子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试金石”来推动。在全面实施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于2018年制定了《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目标为导向、问题为导向,采取控制城市面源和雨季合流污染、治理入湖主干河道及支流沟渠、完善截污治污系统、优化流域健康水循环、提升湿地生态环境等措施,实行水质目标、污染削减目标双考核,通过不懈努力,滇池保护治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明显成效。
滇池治理实现“六个转变”
昆明市明确了“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工作思路,以及“技术上综合、管理上严格、治理上广泛”的原则,推动滇池治理实现“六个转变”,滇池保护治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等各种技术手段,推进实施污染源头控制、河道综合整治、河口末端治理以及系统联动运行,实施流域水环境治理全过程量化与精细化管理,“一河一策”推进河道综合治理,精准提升滇池水体水质。
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河长制”方案
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修订了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及城市排水管理条例,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按照“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补偿”的原则,2017年制定了《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及配套文件,全面推行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促进了地方主体责任履行、控源截污体系完善和监测系统建立、河道水质提升。
完成22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编制了“一河一策”整治方案,采取河岸截污、河内清淤、生态修复、清水补给等措施,实施了35条主要入湖河道及支流沟渠综合整治,对4100多个河道排污口进行截污改造,铺设改造截污管道1300公里,河道清淤101.5万立方米;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举措,完成22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河道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水质明显提升。同时,为实施湖内清淤生态治理,开展蓝藻水华防控处置,去除蓝藻74.56万吨,削减总氮6974.7吨,总磷591.98吨,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完成滇池草海和外海主要入湖口及北部区域污染底泥疏浚1517万立方米,去除湖内污染物总氮约2.33万吨、总磷约0.63万吨,减轻了滇池内源污染。
滇池达30年以来最好水质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滇池水质总体企稳向好。根据生态环境部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滇池全湖水质2016年首次由劣Ⅴ类上升为Ⅴ类;2017年继续保持Ⅴ类;2018年上升为Ⅳ类,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库30年以来最好水质,2019年上半年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2016至2018年发生中度以上蓝藻水华天数分别为21天、17天、6天。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
“滇池保护治理依然任重道远,仍然是一场艰苦卓绝、复杂严峻、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付文介绍,昆明市将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实施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任务,坚决打赢滇池保护治理攻坚战,力争2020年滇池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努力把滇池打造成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
云南网记者 浦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