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生活着一群手工艺者,世代延用麻棉线制作手工纺织品,上千次的棉线穿梭才织出一条传递着民族图腾色彩的披肩,这项传统工艺被称为“绚烂的手的舞蹈”。
6月13至19日,云南摩梭织女们将带着10款体现着老中青摩梭妇女智慧的传统手工纺织服饰亮相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为观众献上一场以纺织品再现摩梭文化的服装盛宴。
摩梭人世代以种地、放牧、织布为生,深居山间,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用织布机编织围巾等手工织品。
走进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温泉瓦拉比村,就能看到摩梭妇女们坐在道路两旁的自家屋檐下或绕线或编织。村子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厂,厂长阿七独支玛是一位能干的摩梭妇女,是她带领村里的妇女们找到了一条依靠手工纺织走向致富的路。
阿七独支玛是温泉瓦拉比村里第一个拥有初中学历的女性,当年,她也有过许多梦想:继续升学或外出打工。但按照摩梭人的传统习俗,她必须留在家里,肩负着操持一个十多口人的大家庭的重任。
白天劳作,晚上纺织,生活继续着,日子也没有任何起色。“这样的日子不行,得找个出路。”不甘心梦想在周而复始的劳作中被消磨殆尽,阿七独支玛萌生了拓展摩梭传统手工纺织技术的想法。
“2001年春节,一位来自日本的客人在看到我们的纺织品后对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赞不绝口。经过他的介绍,日本福岗市博物馆专程派人来到村里,买了两套摩梭服装带到日本,陈列在福岗市博物馆内。”阿七独支玛说,这次偶然的机会给了她想要把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品带出去看世界的决心。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村子里的女性同胞都能依靠纺织过上理想的生活。”从此,阿七独支玛开始跟自己的母亲和村里的老人们刻苦钻研纺织技术,并将传统的织布机、绕线机等做了改进。她沿用传统的毛、麻为原料,织出有各种象征意义的图案,再加工成民族服装和各种饰品销售给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游客。
阿七独支玛相信:“一定要用最天然的棉线,用最虔诚的态度,织出最有温度的服饰。”
“摩梭手工纺是摩梭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浓缩了久远且珍贵稀有的历史文化和传承。摩梭纺织的古老技术可以取代,但其文化却无法复制。”阿七尼玛次尔是阿七独支玛的儿子,一个地地道道的摩梭小伙子。与妈妈一样,阿七尼玛次尔对摩梭人的传统手工工艺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
“摩梭人的传统手工纺织手艺养育了我,我与它有着割舍不了的情怀。” 阿七尼玛次尔从小就在摩梭人纺织的环境里长大,妈妈日日夜夜手工编织围巾和披肩的画面永远地印在了童年的记忆深处。“我的高中和大学,都是靠着妈妈编织的收入念出来的。”
阿七尼玛次尔说:“我只想在我还能奋斗的时候,用年轻人的视角为村子里的摩梭织女们探索出一个能立足于本地的民族文化,通过传承和保护给当地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可以让我们的家人在家门口就有就业的机会。”
阿七尼玛次尔作为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就回到村里进行摩梭人非遗手工制作流程的收集和整理。他想用自己的努力为摩梭人的传统手艺留下可追溯的历史印记。
经过8年的努力,阿七尼玛次尔目前工作的泸沽湖摩梭文化研究会已经帮助摩梭人们建立了一个摩梭手工手艺展览室、建立了一个收集着17项摩梭手工纺织完整制作流程的非遗文化展览馆。阿七尼玛次尔也在妈妈和摩梭织女们的协助下,以传统工艺纺织品为载体,保持手工工艺的特点,将摩梭文化里最为经典的12个图案印刻到不同的产品上,让摩梭人的手工编织品有了新的生机。
阿七尼玛次尔说,此次在昆明举办的“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将是一次聚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爱好者交流和学习的盛会,他和妈妈都非常期待参与其中。他们希望在这次民族时装盛宴中能够遇到不同的民族服饰手艺传承者,学习分享更多的传承经验和方法,也希望在时装周上遇见对摩梭文化和纺织品感兴趣的设计师,一同助力,让摩梭人的传统工艺从此得以更好的传承,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留在人们心里。
云南网记者 龙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