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代表委员热议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共建共享中提升获得感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进行一切伟大奋斗的落脚点。会议期间,在滇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滇全国政协委员在热议民生话题时认为,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多样化的民生需求要不断满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一番功夫。
突出重点坚决兜底多为民生发展雪中送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这充分彰显了民生为本的理念。”来自财政系统的在滇全国人大代表张岩松说。
对云南而言,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就是实现如期脱贫。张岩松说,今年云南省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脱贫攻坚的投入力度,预算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60亿元,增长30%以上,在所有专项资金中增幅最高。同时,推动财力下沉,向财政贫困地区和绩效管理成效较好地区倾斜,不断提高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能力。
好钢用在刀刃上,民生工作要真正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
“补齐民族地区教育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何庆说,很多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低,学生考不上大学,人才留不下来,严重制约了地区发展。她建议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增加教育投入,培养双语教师,定向培养民族干部,多措并举补齐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历史欠账。
来自医疗卫生系统的在滇全国人大代表蒋立虹深切地感受到,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基层医疗水平低依然是一个短板,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群众看病难。她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强基层、保基本”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乡村医生资质认定,给乡村医生更多学习提升机会,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代表委员们认为,保障民生,要坚定不移兜牢底线,才能在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才能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加供给提高质量 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代表委员们认为,民生举措要紧跟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变化提质增效、增加供给,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
“发展养老服务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长期关注养老问题的住滇全国政协委员段丽元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起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的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与商业保险、社会救助和公益慈善相结合,形成多层次长期照护经济保障制度。同时,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医养结合”康复护理服务,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满足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需求。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李玛琳的关注点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之后。此次全国两会,她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0-3岁儿童托育服务的提案》,针对幼托机构数量不足、软硬件条件差、收费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将0-3岁儿童托育服务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由一家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托育事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依法依规参与托育行业发展;加快制定托育服务机构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促进幼托产业健康发展。
民生提质增效才能更好地让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并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住滇全国政协委员资艳萍建议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供应长效机制,打破药企一味逐利模式,让一部分价格低、疗效好的药品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为解决餐厨垃圾困扰,更好守护群众身体健康,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何春建议尽快制定出台《餐厨垃圾管理条例》,加强对收集、运输、加工泔水和销售“泔水油”的监管,同时为餐厨垃圾回收处理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扶持和相应的税务优惠政策,推动餐厨垃圾有效处置、综合利用。(记者 尹瑞峰 程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