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聚焦基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7日 17:48:3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高墙内,有这么一个地方,含蓄与张扬并存,温厚与炽烈同在,动与静的交织无始无终。

  这位正在穿戴白大褂、略显含蓄的年轻人叫李兴海,今年31岁,云南省保山监狱医院三级警长、执业医师。

  走出隔离病房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昨晚睡得怎么样?”在16号病房,李兴海俯下身子询问道,病床上的王某艰难地摇了摇头。

  “今天没有下过床吗?”李兴海打开随身的手电,左右观察了床边的痰盂和地上的尿渍,再看王某,王某还是微微地摇摇头。

  王某今年63岁,入监胸透检查疑似肺结核,经询问患病已有十三年之久,随即送入隔离病房。监狱医院通过皮肤试验、拍胸部X光照片、痰检等手段,并联合省局中心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多方反复会诊,最终确定其为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肺结核常用药都对他无效了。”李兴海说着,撩开王某的囚服,为他按摩身子。

  “疲劳和肌肉无力是耐药结核的症状之一,体重减轻也是。”看着王某不足40公斤的身躯,每天来巡查的李兴海虽早已习以为常,但也确实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描述眼前的一切。

  “肺结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杆菌,但不是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病,即便发病还存在部分抵抗力强的人群自愈,所以也不需要谈‘核’色变。”李兴海说,发病初期可以用一线药物进行控制,此时容易治。

  “近年来,虽然大家对于肺结核病的认知有所提升,但是仍远远不够……”走出隔离病房,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李兴海说,他2009年从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先后在卫生院、计生办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综合服务,接触过很多结核病例,临床中约有三成不遵从医嘱,不按时服药,也有自行调整药物用量的,最后均导致病情加重。

  “这不是什么生动的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李兴海痛心地说,“对医嘱充耳不闻的患者,到最后都会后悔!”因为一旦出现耐药,就会像王某这样,治疗时间大大延长,医药费用更是治疗一般病人的百倍。

  “2013年考入保山监狱后,我发现监狱医院在结核病防治上还是作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在服药方面是要求必须做到‘送药到手、看药入口、咽下再走’。”

  在谈起当初为什么报考监狱时,李兴海说,“对于学医的人来讲,去医院当医生是正统路线,但我想寻找新的可能,不想让自己的人生一成不变。”

  自己究竟先是警察还是医生

  他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从警五年来,李兴海一直在监狱医院工作,监狱工作并没有当初他想象的那么轻松。

  在这里,他既要巡诊看病,也要值班执勤。

  每天上班,他都要对住院部三个楼层的病房开展例行巡查,感冒、发烧、高血压是常见病情,病情普通的对症按时发放药物即可,但急病危重或疑难病例的,就要集中全院力量会诊,或求助“远程诊疗中心”在线商议,甚至需要申请监外就医。轮值备勤班,有时一个星期连续四天没合眼,就在执勤室、急诊室和住院部来回奔波。

  “那时,走路真的都是飘的。”李兴海笑着说。

  2016年5月,王某刚进入监狱医院隔离治疗时,非常颓废,甚至有轻生的举动。看到李兴海走进隔离病房亲自喂药,他只是冷漠地扫了一眼,问:“你不怕吗?”

  “生病就要好好吃药,我只是想提醒你这一句。”但王某仍是不听劝。那时,李兴海意识到,治病要治本,治本则要从“心”开始。

  “医者救死扶伤为天职,但监狱警察还需要挽救他们的灵魂。”

  李兴海明确地知道,在这个特殊环境里,自己首先肯定是警察,其次才是医生。

  “此前,我都是以医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在管理和教育服刑人员方面有所欠缺。”李兴海说,在完成了全科医师培训后,他还特意报名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逐渐摸索出了和王某的沟通之道。

  自此,李兴海借助每天巡检查房时间开展谈话教育,时间虽然短暂,但王某的心态逐渐转好,人也变得自信起来。

  “监狱安全,医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兴海说,生老病死虽是自然规律,但在面对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时,他们总是慎之又慎。

  “这是由我们出具的《病情告知书》,主要是履行医师告知义务,希望服刑人员及其家属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配合监狱做好防病治病工作。”据李兴海介绍,监狱自实施服刑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告知制度以来,监狱医院对服刑人员在体检、就诊中确诊的各类重大疾病或较严重慢性疾病及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都填写在《病情告知书》,告知服刑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并由服刑人员本人及家属签字确认。

  这样一来,既进一步规范了监狱医疗执法痕迹管理,完善了监狱医疗执法工作,同时也增强了服刑人员健康信息透明度,有效保障了服刑人员的健康权益及其家属的知情权。

  此外,监狱医院还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度”,即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科、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直至有医师接替的制度。

  掏出钥匙才想起来

  现在还不能回家

  “这里的工作,就和医院的传染科一样。”李兴海说,压力一直都有,担心自己感染,但更怕传染给家人。

  尽管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治疗和隔离措施,大多数患有肺结核的服刑人员病情都相对稳定,但也并不是绝对安全。

  尤其在教育和疏导时,需要面对面,“因为如果隔得太远,他们根本不想理你。”李兴海说,“从心理学角度讲,友好交谈需要建立在私人距离中,但我们有时为了让对方尽快放下心防积极接受治疗,促膝谈心甚至挽臂执手的情况都发生过。”

  2017年7月,李兴海咳嗽不止,并伴有胸痛。

  “当时心情非常复杂,一边说服自己只是得了流感,一边又觉得自己不像是容易感冒的人。”李兴海说,当时脑子很乱,各种可能都涌现出来。他在卫生间洗了把脸后,还是和往常一样,带上口罩完成了当天的最后一趟例行巡查。

  走出监管区,他从储物间拿出手机,拨通了爱人的电话。

  他爱人也是医生出身,家庭日常的卫生消毒早已养成习惯。原来每天下班,李兴海都要绕着小区的花园走上半个小时,因为吹风和暴晒都能达到杀死结核杆菌的目的,减少被感染的可能。

  但这一次,李兴海带着口罩,从单位步行一个小时回到家中。

  “从今天起我睡沙发吧,我的餐具单独处理。”还没等爱人开口,李兴海说着就走进卫生间洗手,他爱人也默默地把晒好的被褥整理进来。

  “整整一个月啊,后来确诊是流感,这玩笑真是开大了。”李兴海无奈地甩甩手,有几次都走到家门口了,掏出钥匙才想起来,现在还不能回家。

  2018年春节夜里,李兴海完成了一天的巡查回到执勤室。春晚结束,病房内一片祥和,偶有咳嗽声,他总要走出来听一下,然后刷卡进门叮嘱几句。

  再回到执勤室,看看桌上的时钟,已到了新年。

  那一夜,和往常一样,又与往常不一样,但熟悉的还是病房走廊上的那个脚步声。

  曾有很多同事和服刑人员问,“干嘛不调到其他部门,或者去社会医院工作?”对此,李兴海只有一个答案。

  “救死扶伤是初心,但挽救灵魂是使命!”

  2018年,云南省保山监狱连续17年实现“四无”目标,获记集体二等功。荣誉的背后是优秀的集体,集体的优秀源自每一个保山监狱人的付出。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忠诚坚守,我们才能共享平安与和谐。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宣教科汪洋 供稿)

责任编辑:田源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