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新区之新,贵在创新。对滇中新区来说,首先在于创立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滇中新区获批之后,省委、省政府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级新区先进经验、认真征求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突出了新区经济发展职能。
省级有关部门按照“充分授权、能授尽授”的原则,将54项省级审批权限全部授予新区行使,同时在用地指标、项目引入、产业布局、投资融资等方面给予新区大力支持。
按照“市区融合发展”要求,昆明市与滇中新区成立市区融合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例会机制。市区协力推动规划共绘、基础共联、产业共兴、市场共筑,力争实现规划一张图、基础一张网、产业一条龙、市场一体化,最大限度地释放发展力、解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建新区、群策群力促跨越的强大合力。为让新区轻装上阵,昆明市承接新区范围内的908项社会管理职责,共同建立新区产业与昆明市和滇中城市群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作配套机制,形成差别竞争、错位发展、互促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滇中新区三年来的建设成就令人瞩目,市区融合发展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小龙高速公路、新昆嵩高速公路、武易高速公路、嵩昆大道(一期)、空港大道(中段)、哨关大道等73条道路352公里已建成通车,东风云汽、北汽新能源汽车、江铃新能源汽车、京东方OLED微显示屏、中国中药滇中新区产业园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昆明综合保税区、临空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建设创造了“滇中速度”,昆明市与新区优势互补、要素联动,体现了市区融合“1+1>2”的作用。
依靠改革开放,可以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开创新的前进道路,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按照国务院、云南省“放管服”改革部署,滇中新区在改革中着力探索“滇中模式”,创造了多项全省第一:成立全省首家行政审批局,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发出首批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在全省率先建立道路交通PPP项目监管机制。
对于入驻企业,新区推出了大量的改革举措:以新区行政审批局为载体,有效承接70项省、市级审批职权,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实现了新区事新区办。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将相关审批权限最大程度下放到县(市)区。实行重大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总协调人、审批代办服务等制度。积极开展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年来,新区行政审批事项、流程、条件和申报材料压缩40%,审批效率总体提速50%以上,相对集中行使的审批权提速75%以上。通过“放管服”改革,新区行政效率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活力增强了,滇中新区的发展动能越加强劲。
同时,滇中新区推行机关大部制改革、企业化管理、实体化运作,实行全员聘用和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工作活力,提高工作效率,为新区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程连元要求,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前线指挥部,每个部门都是促进局,人人都是战斗员。
新区各级各部门全部签领军令状,细化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对签订军令状的单位和部门,严格落实各项考核奖惩制度,以考核显优劣、凭考核用干部、靠考核出活力,营造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