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抒燕 通讯员 陈柯宇)记者近日从中建二局云南分公司获悉,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中建二局发布了首支抗震MV《祖国不会忘记》。据介绍,中建二局曾先后参加唐山、汶川、陇南震后恢复建设。
据悉,整支MV时长5分钟,以油墨绘画结合实景演绎的方式进行拍摄。主创人员表示,汶川地震后,中建二局参与援建了东汽八一中学、德阳人民医院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希望借助这支MV,展现中建二局在汶川震后援建以及各个时代建设经历的故事。拍摄期间,主创人员曾前往长沙、昆明、德阳、成都等地实地取景。“德阳当年是汶川地震重灾区,中建二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在德阳。”1958年10月13日,四万多人聚集在德阳城南广阔的田野上,一同挥镐破土,拉开了二重正式建厂的序幕。时至今日,即便经历了汶川大地震,中建二局先辈在上个世纪5、60年代建设的厂区仍然还在投入使用。“这也是最让人自豪的地方,我们不仅要建设被灾难破坏过的城市,同时也在建设震不垮的工程。”该主创人员说。
据了解,汶川地震后,中建二局参与了多项震后援建工程,其中包括四川省德阳市东汽八一中学。东汽八一中学位于德阳市,是国家灾后重建工程之一。汶川地震后,学校遭受巨大伤痛。然而,震后的东汽八一中学并没有倒下。2009年7月,新学校由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承建完成,可容纳60个班、3000名学生和120名教职员工。与东汽八一中学一样,汶川地震发生后,德阳市人民医院、罗江县人民医院、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一大批民生工程,都由中建二局进行援建。
“震后援建,我们会特别考虑建筑的防震问题,也采用了很多技术和方法以达到防震效果。”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总工程师石立国表示,在建设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城市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新馆时该企业在建筑隔震减震技术上进行了很多探索。新馆结构设计没有采用过去通过结构加强抗震的方式,而是通过“结构软化”来追求“减震”。 “就像海绵吸水,这一技术通过吸收地震能量的方式来抗震,而非传统的用力抗力。”石立国说,按传统方法,结构越加强刚度越大,地震荷载作用也越大,如果持续加强结构的话,容易超过结构所能承担的受力极限,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现在的方法通过在基底设置隔震装置,小震时,隔震装置的初始刚度足以使房屋屹立不动;中、大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水平滑动,将震动与房屋隔开,降低震动对房屋的影响;特大地震时,隔震装置又能起到“锁”的作用,限制结构过大的滑移,确保房屋在强震中不倒塌。据悉,这项技术不仅成功解决了该工程的防震难题,相关科技成果经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都博物馆新馆工程也获得了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