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频道/ 时政报道
学习+创造 练成 “百事通”——记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钳工刘洪平
2018-05-07 08:23:25   来源:昆明日报
分享至:

  昆明工匠系列报道之七

  2003年8月,刚迈出校门的刘洪平进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学习钳工专业的他被对口分配到车间从事工具钳工工作。作为80后的他,勤学爱钻研还不“安分”,通过自学和参加各种培训,现在除了自己的本行,线切割、电火花、滚插齿机、焊工……许多岗位他都能胜任,是公司里少有的“百事通”。他总说,不论在什么岗位,只要能做出成绩,就是成功。

  小发明啃下“硬骨头”

  “那时初出茅庐,做什么都没经验,就感觉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太单一。”为此,刚参加工作的刘洪平决定潜心“修行”,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逮到公司组织技能培训的机会就报名参加。“现在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和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身上只会一种技能肯定不行。”刘洪平通过培训,学会了线切割、电火花、滚插齿机、焊工等多项技能,过硬的基本功让他成为公司里一岗多能的人才,在工作中渐渐崭露头角。现在,车间里但凡缺人手刘洪平都能随时顶上。

  作为一名钳工,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试制小批量零部件、工装夹具,加工制作模具、修理等,这些都考验着操作者的手艺。工作中,细心的刘洪平就爱琢磨,有时还会突发奇想搞点小发明创造。在铸工车间砂箱修理拆卸时,他发现因砂箱使用时间过长,大部分销子、套子已被铁水焊死,难以拆除、更换,拆一套砂箱需要两个人通力合作8小时,这也是工作中的“硬骨头”。他就利用多年经验设计制作了一套类似牵引装置的辅助夹具,利用新工具,3到4小时就可拆一套沙箱,效率大大提高。从2016年至今,车间就节约了1000多个小时的生产时间。

  刘洪平看到以前价值1400多元的插齿机用插刀磨损3mm就扔了十分心疼。他仔细观察,又咨询了工具磨和线切割的师傅,决定将刀具进行再刃磨,经他刃磨出的插刀跟新的一样,成本还不到100元,而每把刀可刃磨3到4次,就可节约成本3000多元。由于原来车间加工套筒效率低,刘洪平又琢磨起改进电火花套筒的加工方法,他通过自学,设计改进了夹具的加工方法,多件编程,大大减少了装夹次数和机床停机时间,使工作效率提升10%以上。由刘洪平车间接手的喷刷效率低,喷刷曲轴转运框护板每天加班才能完成100多件。为改进工艺,刘洪平下班后就泡在网上查资料,寻求有关喷刷的最佳配比、喷刷方法,并反复进行试喷刷,终于找到原因,把生产效率提高到了5倍。

  学习弥补差距

  车间一隅,一把卡尺、一把锉刀、一台简单的机床就是刘洪平的“工作战场”。工作时,外界的嘈杂都与他无关,仿佛时间也静止了。他能将工件的误差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但他说:“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为什么要对自己如此严苛?刘洪平回答:“是差距!”

  有一件事至今让他无法释怀。在“第十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来自全国的同行同台竞技,本该是大显身手的舞台,刘洪平遭遇了“滑铁卢”。与沿海城市、工业发达城市选手的差距深深震动了他的内心。赛后,他认真分析了比赛失利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零部件内部构造、组成情况不了解。此后,刘洪平“补短板”,学习过去不擅长的CAD、MDS、UG构图软件,将加工部件的每一根线条构成都了解透彻。

  当好团队“主心骨”

  假如把产品的生产过程看成一场球赛,钳工并算不上是得分主力,但却是最重要的助攻手。作为机加一组的副组长,刘洪平觉得,要想提高团队水平,单靠一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刘洪平将加强学习的初衷和思路向车间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车间大力支持,车间组建了钳工锉配培训小组,由他担任组长,同时建立微信学习交流群,将一些实用的技能、技巧进行整理、分享,让团队成员在讨论沟通中成长。刘洪平还积极探索团队协作新模式,改变以往一个操作者负责整个工件所有工序的模式,将完成单个工件所需的工序进行分解,实行工序负责制,流水化操作。半年时间,刘洪平带领零件小组将生产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20%至30%,产品质量提高了,职工收入也增加了。“人心齐,泰山移!”刘洪平带领着一支技术过硬、人员稳定的钳工队伍攻克了多项难题,在再制造、降成本、提升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作中,刘洪平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累积知识技能,勤思善行,不舍微末,把“不简单”做到了“简单”。

  昆明日报记者 杜仲莹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胤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