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在物价飞涨的今天,连一碗米线都吃不着,可在老年滇剧花灯团这里,却可以看一下午的滇剧,还有免费的热水提供。不过,这并不是热爱这里的老年人最看重的,他们看重的,是这里是专属于老年人的去处。
找到暂时栖身之所
自篆新农贸市场整体改造以来,不仅一楼的商户受到了影响,就连二楼以上的商户们也遭遇暂离的境遇。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藏身于三楼的老年滇剧花灯团,这个老年滇剧花灯团在这里已经唱了将近13年之久的戏,突然面临市场整改,需暂时搬离,看戏的老人们比唱戏的老人们还要着急。
庆幸的是,通过票友们的联系,终于找到一个可暂时栖身之所——原大观电影院改建的停车场3楼。在关闭了10天之后,昨天下午2点,《父子抢亲》准点在新剧场开锣。比起往常,人多了不少,票友们都来捧场,媒体也闻风而来,小小的临时剧场一下子显得有些局促。
戏迷“追星”30多年
新找到的表演现场,是一栋没有经过装修的毛房。门外,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父子抢亲》。顺着铺地毯的楼梯上去,才到二楼就听到滇剧的唱腔。整栋楼里里外外都还是水泥原色,没有经过任何装饰粉刷,临时搭出来的剧场,用的都是原来在篆新农贸市场里用的桌椅,只有新排的电线等物是新的。就这样,加上今年头3个月在篆新里的房租和此次搬迁、装搭等费用,就花去了3万多元。
78岁的高芹英是老年滇剧花灯团的团长,这些钱以往够她支撑老年滇剧花灯团很久了。高芹英说,她已经记不清这个团是哪一年建立的了,只记得这个团已经存在了33年,她也从中年妇女变成了如今的古稀老人。高芹英算是滇剧世家了,外公和父母都是唱滇剧的,她从7岁起练功,40多岁时,已经小有名气,后来她建立了老年滇剧花灯团,一唱就是33年。
33年间,他们经历过8次搬迁,从最早的小坝,搬到大鼓楼村、白河埂、青少年宫等,到此前的篆新农贸市场。其中在篆新农贸市场呆的年头最长,将近13年之久。他们的戏迷们也很专一,从小坝就开始追,一直到现在。
86岁的姚玉春奶奶就跟了老年滇剧花灯团30多年,几乎从建团之初就开始跟了。姚奶奶嗑着瓜子、喝着热水向记者回忆起了当年:她第一次去看滇剧时,门票8角一张,后来涨到了2元、3元、4元,到现在的6元。
《秦香莲》《樊梨花》《王宝钏》等都是姚奶奶最喜欢的戏。这么些年下来,她都看了几十遍了,可就是不腻。每天午饭后从翠湖坐车来到篆新农贸市场看戏,如今搬到原大观电影院的停车场,离她家更近了。“和我一起看戏的老朋友越来越少了,我就趁着还能动,多出来走走,多见见老朋友,见一次少一次喽!”姚奶奶说。
重新开演爆棚了一把
“希望可以搬回去,但如果租金太高的话,我们是没有能力回去的。”高芹英表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她顶多再撑个三四年,就准备将剧团交给其他人了。其实早在几年前,她就差点因为经营不下去,准备结束这个剧团,可最终还是因为割舍不下,坚持了下来,再加上政府部门对其扶持,她如今是滇剧的非遗传承人,去年就获得了35000元的扶持费用。这些钱,全部被她用来补贴剧团和演员们。
看戏的老人们都是七八十岁,可唱戏的也不年轻,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根据演出主次,演员们每天的工资被分为很多档,最高的20元一天,然后是18元、15元、10元等,最低的6元一天。“我就是兴趣,不是图钱,图钱早唱不下去了。”71岁的周凤珠每天从北市区坐公交车来到这里,唱两个小时的戏,领7元的薪水。唱完戏,将脸上的浓妆一卸,坐车回家,还能做个晚饭,一天就这么在乐趣中打发了。
昨天新剧场重新开演,观众比平日多了10多人。高芹英数了数钱,总共卖出了43张门票,她算过账,以6元一张的票价,每天必须卖出40张以上,才能维持剧团的开支。如果按平时每天30多人来看剧,起码得卖到7.5元一张票才能维持,所以昨天也算是小爆棚了。
(记者 何瑾 文 王宇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