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雨水天气影响,今年的草莓产量不是很高,很多顾客周五下午就来采摘,到周六、周日人就特别多,一般中午12点以后就没有了。”西山区碧鸡街道富善村的草莓种植户杨顺英已经种植了4个大棚的草莓,却还是“抱怨”草莓不够游客摘。
四季如春的春城气候,云贵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纬度低、海拔高,孕育了西山区的自然山水,也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在这样的气候下,西山区春季温度回升早,果树的萌动、发叶、抽梢、开花、结果和果实成熟等都相应提早,同一品种比育种地、原产地和主产区早20-30天成熟上市,不仅口感品质高,更是抢占了国内、国际水果市场的先机,成为西山区一张亮丽的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新名片。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西山区种植草莓的历史要追溯到1999年,当时一些浙江人带着他们的草莓品种,开始在西山区碧鸡、团结等一些街道辖区内种植。看到他们种植的草莓卖出了好价钱,周边的村民也开始学着种起来。慢慢地,种植的人越来越多,到2006年仅碧鸡街道富善村就达到了100多亩。
种植的面积大了,产量也增加了,但如何销售却成了难题。“当时昆明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草莓市场,很多人都不爱吃草莓。”富善社区副主任潭正宾说,每当草莓上市时,大家都是挑着担子到集市售卖,一般都是3元、5元一斤。为了寻求突破,2006年,西山区富善草莓种植经济协会成立,统购统销,让草莓的价钱也翻了番。现在,会员已经从最初近20户发展到现在的130余户,种植面积达到了260亩。通过种草莓,村里超过半数的家庭已经盖起了新房,购置了轿车。
草莓种植经济协会成立后,不仅解决了草莓的销售问题,还带来了新的技术指导。一开始,西山区种植草莓都是靠外来引进品种,后来通过草莓专家指导和种植户们钻研,不断提升草莓品质、丰富品种,将外来引进的草莓品种本土化,适应高原地区的特点,培育更佳的口感。“‘章姬’‘桃香’等品种,经过我们的培育,口感比之前的好了不少,外观也更好看。”潭正宾很自豪地说,因为品质好,很多外省的草莓种植户专门来到西山区取经,并向他们购买种苗,西山区的“小草莓”也走出去成了“座上客”。走出去的不只是种苗,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西山区的草莓要比外省的草莓早成熟一个多月。在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西山区的草莓就走出云南,成为外省市民的口中美食。
扩大规模生态绿色谋发展
2017年12月,西山区农林局邀请云南农业大学等院校有关专家,对昆明完莓草莓种植专业合作建设承担的新建生态草莓园区100亩进行验收。这100亩草莓是昆明市西山区白鱼生态草莓园区建设项目取得的成果,其中建设了双拱双膜保温防冻标准钢架大棚80亩,种植草莓56万株,草莓平均亩产达1000千克,实现亩产值3万元,最大限度确保了农户增收。
这只是西山区扩大规模发展草莓产业的一个缩影,从露地栽培到设施栽培,从分散种植到适度规模化经营,西山区草莓种植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草莓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西山区共引进欧美、日韩和国内草莓新品种48个,带动全区发展优质草莓种植1761.7亩,平均亩产达861千克,实现亩产值1.49万元。目前,西山区已成为云南省大棚草莓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涌现出众多在昆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草莓种植企业和新型经营组织,“高原鲜草莓”正成为西山区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的新名片。
“西山区草莓种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种植品种单一、栽培管理方式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西山区农林局工作人员介绍,西山区将结合各地实际,走“生态绿色”发展路线,大力推广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模式,为消费者生产出“绿色、优质、安全、营养”的果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
拓展产业链让草莓走得更远
团结街道和平社区和平村的魏加友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00年他种下了5亩草莓,到2018年,他已经有了面积100多亩的草莓园。从以前挑着卖,到现在坐在家里卖,魏加友的草莓园通过草莓观光采摘的兴起而开得红红火火。
“每个周末,城区的游客就会蜂拥而至,平均下来,每个人都要带走一二百元的草莓。”和魏加友草莓园的红火一样,一到12月草莓开始成熟的时候,西山区各个草莓园里的草莓都是供不应求。来的游客多了,当地群众就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田园风光,结合草莓种植,开起了农家乐,打造特色观光农业,又为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
近年来西山区坚持走“以农为本、农中有旅、以旅促农、强农兴旅”的新路子,充分发挥位于都市农业圈的区位优势,利用优良的气候条件,发展以采摘和鲜食为主的草莓种植,拓展了农业的生产、生态、服务和社会功能,提升了水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同时,带动了休闲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目前,西山区已经在碧鸡街道、团结街道、海口街道形成了多个草莓观光采摘示范点,并逐渐完善了吃住娱一体化配套设施。下一步,西山区还将引导草莓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家庭农场结合草莓休闲观光开发鲜食草莓加工产品,鼓励企业研发草莓酱、草莓酒、草莓糕点以及草莓菜品等多种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草莓附加值,让西山区的草莓产业走得更远。
记者陈雯报道(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