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川村企携手 共谋韭菜产业发展
近日,走进东川区红土地镇松毛棚村的一处河滩,近1000亩荒滩上,几百亩韭菜长势喜人。
起嘎社区韭菜种植历史超过15年,出现重茬、品种老化、经济价值下降等趋势,亟须引进开发一个新兴产业替代或并进发展,以防多年后可能出现“产业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日,通过相关人员牵线搭桥,碧谷街道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组织起嘎社区部分干部,到红土地镇松毛棚村调研当地韭菜产业发展情况,拟与昆明棚盛种养合作社通过村企联动的方式,推动韭菜产业发展。
“以前我在昆明做服装生意,3年前回到家乡创业,希望通过引进韭菜种植技术,带动家乡产业发展。”昆明棚盛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唐正卫介绍,目前合作社共种植韭菜300亩,计划扩种至400亩。
“现在韭菜已移栽40余天,再过2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出售了。”在调研过程中,唐正卫详细介绍了公司历史、产业发展背景、产业发展历程、目前规模及市场前景、产品销售模式等。他介绍,在松毛棚村,韭菜种植方式是播种、育苗、移栽,一般每3年翻新移栽一次,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均有出产。“每亩韭菜年产7吨至10吨,产值3万元至5万元。除了收益,每年每亩地还可带动用工15人,若再开展等级分拣等工序,用工人数将更多,产业带动作用明显。”
下一步,起嘎社区将带头小规模引进该品种韭菜进行种植,并动员部分种植能手积极参与,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管理方式,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和基础。(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