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十年奋进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坚定不移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一步一个脚印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
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文山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文山样板”。
近年来,文山州持续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以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为目标,统筹整合13.2亿元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1030个。同时,把平远片区“三区”建设作为全州重点工作来推进,实施“三区”建设“3815”行动方案和总体规划,推进“拆墙透绿”“石榴红”工程。推出“民族团结贷、团结保”等产品,扶持群众发展蓝莓、辣椒、山药等优势产业,平远片区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美美的平远”初现眼前。
文山州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产业振兴有机融合,将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转化为造福一方群众的不竭动力。“绿色铝谷”核心区快速崛起。2023年实现铝工业产值567.4亿元,占全省的47.9%,2024年预计超过800亿元。下一步,文山将聚焦打造百万吨级汽车零部件、建筑铝材、终端消费品“三个百万吨级”绿色铝加工集群,力争今年实现绿色铝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目标。
采摘三七籽。熊平祥 摄
三七产业集群成势。文山州抓住省委重点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的机遇,打造集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三七中医药全产业链,2023年全州三七中药材种植面积229.5万亩、综合产值352亿元,均居全省第一位。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越做越优。文山州着力打造高品质肉牛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的香辛料佐料基地、优质绿色现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23年全州种植辣椒176万亩、八角87万亩,均居全省第一位;文山肉牛存、出栏量居全省第二位;种植蔬菜133万亩,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占云南省的30%左右。
康养旅游持续升温。文山州全力打造以普者黑、坝美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活动,让更多人到文山疗养、到文山旅居。目前,文山州有A级以上景区60家、精品民宿120余家,2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及一批户外休闲度假营地。广南六郎城、丘北仙人洞村成为知名旅居打卡地,2024年预计接待游客4880万人次。
文山是我国甚至世界喀斯特地貌特征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曾是云南省乃至滇黔桂地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地方。如今,从江龙村硕果满枝的橘园,到“三光”片区连片茂密的猕猴桃林,再到有“植物大熊猫”美誉的华盖木回归木兰园,穿行在创造了“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的西畴县,青山绿水、葱茏深秀,很难联想到这里曾经石漠荒芜的景象。至今,西畴县治理石漠化14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25%提高到了54.83%。
由点到线及面,文山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实施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移民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州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55万亩,实现了从嶙峋石漠到丰美绿洲的蜕变。
美在普者黑湖
行走在文山的村村寨寨,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践处处可见。各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从“走出去”到“雁归来”,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闻名遐迩的“仙草秘境”,广南县六郎城村因“一株石斛富山乡”而“出圈”,这样的蜕变源自文山州做实“两山”转化文章。当地以农业农村一二三产联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为抓手,政企合力推进六郎城村核心区房屋风貌升级打造,建设丛林万米石斛观光长廊,开发精品民宿,打造出集种植、观赏、品尝原生铁皮石斛于一体的发展新业态,村民人均收入也实现了“四连增”。“以前在山旮旯里找野生铁皮石斛,一年下来卖不了几个钱。”返乡创业的村民黄永萍感慨,“如今,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民’,大家赚钱的门路多了起来。”
广南县八宝镇八宝米种植区航拍。张文峰 摄
从美丽生态、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绿色成为文山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十年来,文山州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建设绿美文山,把普者黑湖、盘龙河“一湖一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文山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5%,地表水优良率全省第一。西畴县、马关县分别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地理上的边疆,换个角度看,是开放的前沿。看文山,正是如此。
中越两国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日益红火,位于麻栗坡县天保镇的国家一类口岸天保口岸的人气旺了起来。元旦假期,天保口岸出入境大厅内人流熙熙攘攘,导游王霞正带领一队来自北方的游客办理通关手续。“去年以来,通过天保口岸前往越南河内、下龙湾景区的旅游产品很受欢迎,接团数量明显增加。”王霞说。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口岸经济红利不断拓展。“我们积极用好用活‘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依托边民开展边境贸易和落地加工,吸纳群众参与边民互市贸易,享受贸易红利,助推增收致富。”天保镇主要负责同志介绍,目前,该镇注册登记合作社(互助组)55个,平均每月带动边民就近就地务工1200余人次。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贸易向优、产业向新,这个边陲重镇正奋力成长为开放的高地、发展的热土。
口岸经济蓬勃发展
文山具有一头接粤港澳大湾区、一头接南亚东南亚国家“接两头、两头接”的特殊区位优势。随着文蒙铁路、富宁港加快建设,天保口岸国际货场建成启用,内联外通大通道格局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文山州积极融入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中越五省市经济走廊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发挥天保、田蓬、都龙3个国家级口岸优势,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取得新突破,并实现了文山到越南至泰国“一箱到底”全程“零驳货”跨境直达运输。当地先后推出了“中国麻栗坡至越南河江2日游”等边境旅游线路,正全力申报麻栗坡县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文山是云南省唯一申报的州市。
文山各族人民正信心满怀,干字当头,奋力把美好蓝图变为幸福实景。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