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师大驻村工作队:青春在乡村振兴一线闪光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是云南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自2015年定点帮扶梁河县以来,云南师范大学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扶持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全方位参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平山乡上河东村,芒东镇笋子洼、洒坞等地乡村振兴。
驻村工作队员麻锦楠在辅导笋子洼村小学生暑假作业(2023年8月7日摄)。
2023年5月,云南师范大学10名驻村工作队员踏上了征途,开启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生涯。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平山乡上河东村计划发展甘蔗产业来壮大集体经济,但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同意土地流转,成为摆在来自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驻村工作队队长贾大朋及驻村工作队员黄劲怡、王鹏面前的难题。
一些村民对规模化甘蔗种植心存疑惑,担心发展甘蔗种植集体经济能否真正带来增收。为此,贾大朋带领队员们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他们详尽阐述了甘蔗种植市场的广阔前景和经济效益,让村民理解这不仅仅是一项增收举措,更是推动村庄长远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当真心与诚恳汇聚在一起,村民们心中的顾虑逐渐消散,几位村民当场便踊跃报名参加甘蔗种植技术学习培训班。
经过努力,2024年4月,上河东村完成种植甘蔗127.3亩,产量预计6吨/亩,收购价约470元/亩。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贾大朋说,让“甜蜜的事业”更加甜蜜,这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驻村工作队员贾大朋到界端自然村二组做甘蔗种植土地流转入户动员(2023年12月20日摄)。
肉牛养殖让农村产业“牛”起来。为了继续做大洒坞的肉牛养殖产业,来自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延琳飞和驻村工作队员朱力轲、殷邦超倾注了大量精力。他们不断查阅有关养牛的知识,并向养牛经验丰富的村民学习,牛的食槽大小、高低如何设计、牛粪如何清理、饲草料应怎么规划、接种哪些疫苗等,成了延琳飞时常挂在嘴上的话题。经过多次的考察并结合村民的建议后,依托云南师范大学帮扶资金,驻村工作队完成了对牛舍食槽、水槽的改建。
同时,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他们为牛打上了耳标,在牛场安装了6处监控。2023年9月,母牛生了一头小牛。当天,第一次接触母牛产崽的延琳飞比村民们更紧张,随时通过监控关注母牛的动态。忐忑不安之下,他驱车来到牛场,和村两委、养殖场工作人员一起等待小牛的诞生。延琳飞深知,每新增一头牛,对于村集体经济来说就是一份经济收入。
截至目前,洒坞村合作社肉牛数量较去年5月翻了一番多。扩建的牛舍也已经完工,未来可容纳60头牛。
驻村工作队员延琳飞协助养殖户喂牛(2024年3月20日摄)。
笋子洼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是郭允言、麻锦楠等人。他们为了解决孩子假期学习的困难,连续三年开展大学生返乡公益辅导,今年共招募了40名返乡大学生,辅导中小学生近300名。
在笋子洼村,麻锦楠特别惦念罗家兄妹俩,他们是11岁的哥哥、9岁的妹妹。父母离异后一直由父亲带着他们。前几天父亲突发疾病住院,只剩兄妹俩独自在家。麻锦楠隔三岔五就会去看望孩子们,为他们辅导作业,聊天谈心。在麻锦楠的辅导下,兄妹俩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罗小杰的数学成绩从班级中游跃升至前列,而罗小妹的作文更是多次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些进步,不仅让兄妹俩更加自信,也让麻锦楠深感欣慰。
从发展甘蔗产业、肉牛养殖,乡村振兴事无巨细。驻村队员将继续用实际行动绘制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美好图景。(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