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南文献研究员(云南书画院) 邓玄敏
书,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是天边的一弯新月;在漫长的岁月里,是一缕轻拂的清风,是一滴清澈的露珠,默默地滋养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著名作家曹文轩曾说:“阅读是最优美,最值得赞美的姿态。”初闻此言,顿觉眼前浮现“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的场景,一杯香茗,一卷书页,一个人,便可读尽世界悲欢离合。伴着午后慵懒的阳光,和着淡淡的墨香。时而咬文嚼字,时而掩卷沉思,这份惬意,便是最好不过的了。
幸运如我,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遍览文学与历史的精华,步履不停地探索大千世界的山川河流。虽然这些阅读和旅行,可能与我的未来命运毫无瓜葛,但它们引导我学会了思考。将来,我可能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但这一切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深切地思索着自己渴望成为何种人格的拥有者,这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它涵养着我的灵魂,超越了对未来的期许,超越了物质的追求,超越了对旁人的依赖。一个人的生命,不应是一张草率书写着世俗欲望和功名利禄的白纸,而应是一份经过精心打磨与深思熟虑后,记录着个人追求和精神风貌的珍贵文献。
我为何沉醉于书海?杨绛先生之言,我深以为然:“书籍的意义,远不止于文凭的获得或财富的累积,而是塑造一个温暖而富有情趣,善于思考的灵魂。”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自初识字迹之时起,阅读便缱绻地织入了我的生命之中,成为了灵魂的滋养。从那些缤纷着彩色描绘的童话故事书,到带着注音符号的幻想世界,再到《伊索寓言》的智慧,《瓦尔登湖》的静谧,以及《简爱》的坚韧不拔……在这一卷卷书页的陪伴下,我探索着生命的无限精彩,逐一攀登着知识与智慧的高峰。
“腹有诗书气自华”,此言不虚。沉醉于篇章之中的人,随着字句的滋养,渐渐绽放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内在光华。阅读丰富的知识使人的行为和言语展现出非凡气质,凸显其超凡脱俗。深入审美阅读更能锐化美的感知与鉴赏力,明确美丑的辨识。这种变化超越外在装扮,体现为一种内在的独特魅力,从心底自然流露。正如三毛所言:“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阅读于我,是一道温柔的光,为我平添生活之趣。在书海中遨游,我学会了以更宽广的心胸去拥抱这个世界,学会了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日常的点滴中发现隐匿的美好,为我那或单调、或烦闷的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一则小小的幽默,足以让人心情舒畅;一篇流畅的散文,能让思绪伴随着作者的笔触自由翱翔……
阅读于我,是心灵的飞翔,让我越过狭窄的界限,触摸到更辽阔的天地。正如莎士比亚所倡导的:“知识便是力量。”它不仅充实了我的思想仓库,更开拓了我的视野,教会我以更宽广的心胸包容世界,从而跃出思维的二元对立,拥抱多元化的理解和包容。阅读的洗礼下,我学会了理性的思考。培根曾经说:“知识能够使人变得温和。”这样的温和不仅体现在对外的态度和行为上,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它让我们能够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对纷至沓来的信息有所筛选,有所判断,坚守着内心的独立与清明。
阅读,它是生命的细腻拓印,仿佛应了弗洛伊德的洞察:“一个人所阅读的书籍,构成了他的生命经历”。它赋予我们以文字为翅,穿梭于时光的纬织之中,体验千万生灵的悲欢离合,触摸那些尚未降临于己身的情感纷扰。如此,我们的存在便获得了更为丰饶与斑斓的色彩。阅读,并非仅为生存之需,而是生活之雅,是那些渴望以丰盈与深邃的心灵,去拥抱每一个瞬间的人们不可或缺的良伴。
书籍,是一生的伴侣,与之相伴,我们方能跳脱固执与偏见,涵养深邃的内在与修为。是阅读,让我们得以遇见更加卓越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