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王陆芬身着彝族盛装走进人民大会堂,步履轻盈、自信从容。由她一针一线绣出的火焰花肆意绽放,总能吸引不少目光。
“花了三四个星期的时间,用到了我们彝族平绣、轮廓绣、打籽绣这些传统针法。”镜头下,王陆芬向记者展示着身上的彝绣作品。这位“绣龄”30多年的绣娘,精通的针法就有十几种。
王陆芬出生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维摩彝族乡,她所在的白沙坡村是个彝族聚居村。小时候看奶奶妈妈刺绣,王陆芬总会眼里泛光:“从来没学过绘画的她们,是怎么把花鸟虫鱼搬上绣布的?”
成年后的王陆芬走南闯北,和丈夫做起了水果生意,但刺绣的爱好一直没有丢,走到哪儿她都会带着针线。2013年,参加完当地政府组织的外出学习后,带着家乡妇女通过彝绣创业致富的念头在王陆芬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绣了一辈子,怎么没卖到钱?”在一片质疑声中,王陆芬组织首批16位绣娘到楚雄、保山等地参观。看到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刺绣品售价不菲,绣娘们言语间满是羡慕,也明白了发展刺绣产业,不仅需要传统与时尚的巧妙融合,还需要专业化的推广运营。
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到注册手工刺绣有限公司,王陆芬积极探索“协会+合作社+公司+电商+绣娘”的模式,刺绣产业规模不断做大。她们以生产生活中的花朵、飞鸟、游鱼、蝴蝶等实物为原型,在画布上赋予其新的生命,先后设计了26类126种刺绣样式。
“这是我们设计的胸针、口罩、装饰品……”王陆芬身后的设计团队,也包括自己的儿子。设计专业出身的他,通过设计一些耗时短、实用的小装饰品,解决了彝绣产品价格高的问题,也把传统的彝族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我们收入最高的绣娘,每年可以挣3-4万元。”王陆芬提到,工资按计件、在家也能工作的灵活模式,大大提升了绣娘们的积极性。一些留守老人也成为了刺绣的主力,绣娘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3岁,做起刺绣来技法娴熟。如今,王陆芬创办的公司通过每个季度开展培训,已吸纳了周边包括彝绣、壮绣、苗绣在内的2000多名绣娘就业。
砚山县也以白沙坡村为中心,通过“学校培训+公司订单+合作社组织+会员生产”的发展模式,主要带动江那、干河、盘龙、平远、稼依等乡镇以及广南、丘北的妇女4000余人发展刺绣产业,年产值550万元以上。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城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陆芬持续聚焦产业发展,她期待传统的“指尖技艺”能迸发出新的活力,带动越来越多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统筹:刘红 张正
策划:期俊军 杨萍 李星佺 张成
文案/配音:期俊军
拍摄:杨萍 陈飞
剪辑:夏欣瞳 杨萍
海报:吕明华
编辑:张潇予 崔庆波
(部分视频素材由文山州人大常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