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这是我这两天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代表委员们讨论最多的热词之一。
在很多人印象里,相对欠发达的云南似乎和这个词不相关。其实不然,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都表示,云南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基础、有方向、更有动能。
说到基础,多年来,云南依托资源禀赋,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稀贵金属、先进装备制造、光电等新兴产业领域持续深耕,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提到方向,云南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这,是云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再说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云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设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强化科技创新对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为云南向“新”而行增添动能。
当然,相比发达省份,云南还有很多短板,譬如产业层次低、价值链短、竞争力弱。因此,向“新”而行,改革是必经之路。
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期间,省委书记王宁也提到,要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奔跑中的云南,正在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在这片红土地孕育兴起。
统筹:刘红 张正
策划:期俊军 杨萍 李星佺 张成
文案|出镜:期俊军
拍摄:杨萍
剪辑:娄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