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云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法治云南 >> 正文
​让百姓“钱袋子”守护更牢 昆明金融领域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30日 16:17:30  来源: 云南网

  昆明市在开展金融领域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聚焦非法集资易发的闹市楼宇、房地产中介、偏远村寨以及易受电信诈骗的新入学大学生、老年人等群体,以面对面、接地气的方式开展普法强基,群众“防非反诈”意识不断增强,百姓“钱袋子”守护更牢。专项行动一年来,全市金融风险问题化解率明显提高,新发非法集资案有效下降,群众对金融行业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以后再也不在非正规平台理财了,所谓高收益其实就是陷阱。”今年3月30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横河村滕某在昆明市金融办联动银行开展普法宣传中,怀疑自己线上理财有问题,告知银行工作人员后被成功堵截嫌疑电信诈骗,挽回经济损失2.5万元。

  近年来,不法分子瞄准偏远村寨,以高息贴现承诺、预交资金重礼馈赠等为诱饵,蓄意掏空村民“钱袋子”。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横河村先后有10余村民上当受骗,经济损失多的高达10万余元。对此,昆明市金融办将普法工作队下沉一线,走进村庄向村民传授“防非反诈”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受到群众好评。

  为提高专项行动实效,昆明市金融办公室迅速下发《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指导思想和实施步骤。锚定全市32家小额贷款公司、39家融资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驻昆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重点群体等开展普法和强基行动,将普法对象延伸至非法集资易发的楼宇经济、房地产中介公司、新能源汽车4S店等领域,开展面对面专题普法,不断提高群众防骗意识和安全感。

  高校新生入学后遭遇电信诈骗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昆明市金融办公室联合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网点下沉云南农业大学,对今年830余名大学新生进行一对一“校园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培训;走进云南理工职业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医药职业健康学院连续开展6场次“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远离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专项宣传培训,以“政银警校”合力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针对闹市楼宇易发多发非法金融活动且不易发现的问题,该办联合西山区金融、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万达双塔楼宇经济扫楼”行动,对138户中小微企业涉稳风险现场排查,对1200余名企业员工开展面对面防非反诈普法宣传,以典型案例剖析警示,使法律宣传喜闻乐见。嵩明县金融办还将拍摄的《树牢金融安全意识 自觉远离非法集资》短视频、官渡区金融办摄制的《金融普法进商场 防非反诈故事多》等小视频,及时推送给广大社区居民,得到居民的思想共鸣。

  曾遭遇非法集资案欺骗的群众自发组建的昆明俏夕阳艺术团,将受骗经历编成话剧、小品等节目,开展现身说法走进盘龙区、官渡区、安宁市等地演出,“以身边人和事”宣传“防非反诈”注意事项,受到社会一致好评。昆明市开展金融领域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一年来,不断推动全市金融普法走深走实,共计开展普法工作进社区36次、进企业174次,开展9轮72次宣传培训,面对面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强基补短板”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云南网记者 李海球/文 昆明市金融办/供图

责任编辑:李亭亭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