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1576”!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7日 21:25:00  来源: 云南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5届扩大会议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在50项拟接受审议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中,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中国政府唯一申报的项目接受审议,于9月17日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576”——景迈山,成为全球第1个茶文化世界遗产、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云南省第6项世界遗产!

 
 

你是第一个!

景迈山景色 茶园、森林相交成景。(张成 摄)

  茶,是人类利用历史最悠久、应用地域最广泛的饮品之一,与咖啡、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饮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们纳入世界遗产保护体系。1999年法国葡萄园、2000年古巴咖啡种植园登录世界遗产。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葡萄园、咖啡园文化景观已有近 20处成为世界遗产。茶文化景观一直是空白,直到你的加入。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地处北纬22°、东经100°,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雨量充沛、云雾多、湿度大,年平均雾天140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酸度适宜,这里是茶树生长的乐园。

景迈山航拍 道路蜿蜒,两侧是茶园和防护林。 (无人机航拍 张成 摄)

  据考证,茶组植物从位于中国西南的地理起源中心,向四周自然扩散。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量物种灭绝,地处北回归线地带的澜沧江流域的茶组植物得以幸存。又因受到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庇佑,其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于是,这片山林保留了最早的茶源。

  布朗族地方史籍中记载:千余年前,布朗族迁徙到芒景,并在森林中开始栽培驯化茶树,逐渐形成了保存至今的千年古茶林。

夕阳下的翁基古寨。(无人机航拍 刘畅 摄)

  景迈山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涉及澜沧县惠民镇的景迈、芒景两个村,内有10个村寨(其中9个为传统村寨);缓冲区面积11927.85公顷,涉及惠民镇景迈村、芒景村、芒云村和糯福乡勐宋村,内有5个村寨。遗产地居住有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汉族5个民族。

  景迈山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3片分隔防护林。一是保存完好的5片古茶林,面积1180公顷,古茶树数量超过120万株;二是包含在古茶林中的9个传统村落;三是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面积617.65公顷。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指示要求,可填补茶类遗产空白,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你有多特别!

坐落于林中的糯岗寨。(无人机航拍 刘畅 摄)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普遍价值六项评估标准中的两项——

  标准Ⅲ: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例证。这一种植方式利用森林系统创造适宜的茶树生长环境,并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社会治理体系,独特的茶祖信仰、以“和”为核心的当地茶文化、保护生态的村规民约,以及互敬互爱的风俗习惯,实现了人与茶、人与自然的高度精神联系,保证了这种传统延续千年并依然充满活力。

  标准Ⅴ:申报遗产地是世居民族保护并合理利用山地和森林资源的典范。世居民族利用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垂直利用技术和村寨选址、建设技术等传统知识体系,通过以古茶林为核心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合理分配和可持续利用,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智慧的山地人居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森林农业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

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两位采摘完茶叶的当地人。(张成 摄)

  从布朗族首领帕哎冷率领部族迁徙到景迈山定居并发现了茶叶,到这里的生活无处不用茶、经济收入来源于茶;从村民自发形成一整套针对古茶林的“村规民约”,到当地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让古茶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加可靠的保障,景迈山,用千年的光阴,生动讲述山与林、草与木、树与虫、茶与人“生命共同体”的故事。

  景迈山是一部恢宏的茶叶史书,拥有完整的茶产业发展历程,是研究人类发现、驯化、栽培、改良茶园的活的记录史篇。

  景迈山是一部鲜活的人类文明画卷,包含了从原始部落发展到中期农耕文明,再到现代生态文明。这本活的教科书,是以普洱茶为核心的可以言传身教的传承。

  景迈山古茶林是一座活的自然博物馆,植物种类繁多,动物涵盖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古茶林则被专家学者称作珍贵的“茶文化历史博物馆”。

游客漫步于翁基古寨。(张成 摄)

  景迈山上还留有茶马古道兴盛的痕迹,仿佛穿越时光,就能看到马队从身边川流不息,听到驼铃声声。

  景迈山还有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主要居住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生存繁衍过程中,与景迈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交融,产生了极具特色的傣族和布朗族民居建筑。

  景迈山,就是一件以茶为主题独一无二的“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

 

让你更美好!

宣教中心的展览板块,介绍当地保护景迈山的历程。(张成 摄)

    千百年来留下的文化瑰宝、自然珍宝,是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也是文明交流的桥梁。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为了让这张金色名片更耀眼,让文明交流更顺畅,景迈山,迈出坚定的申遗步伐。

  2010年6月,启动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12年9月,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同年11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3月,景迈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3月,申遗文本正式递交到国家文物局。

宣教中心系统介绍了景迈山保护的各个方面。(张成 摄)

  2019年6月,国家文物局召开2021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专家评审会,建议景迈山古茶林作为2021年中国申报世界遗产推荐项目;同年9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复函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2021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荐项目报请国务院批准;同年10月,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成功举办“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202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中国2022年世界遗产正式申报项目,5月完成申遗文本报送,并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格式和内容审查。国家文物局、省委省政府全力以赴支持申遗工作。

  2022年9月6日至11日由菲律宾籍马龙·马丁先生代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行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现场考察评估任务,顺利完成。

宣教中心展出的当地特色陶罐。(张成 摄)

  今天,“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诗意栖居,和谐共生。文化和自然遗产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民族文化的标识,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

  让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众,让世界更加美好的目标,也将在景迈山传承和发扬。

  在七彩云南的土地上,新成员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将与丽江古城、三江并流保护区、石林、澄江化石地、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一起,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滋养下,“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策划 罗蓉婵 张成 李星佺 吴珺 赵家琦

  文字 罗蓉婵 张成 赵家琦 杨吉娟

  视频 刘畅 陈思蒙 夏欣瞳 许卓皓

  图片 张成 刘畅 陈思蒙 夏欣瞳

  编辑 张潇予  

  设计 何沐 解舒然 潘思颖

责任编辑:杜诗雨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