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文娱 >> 正文
新平县彝族四弦舞协会成立!传承民族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日 22:27:08  来源: 大美新平

  原标题:新平县彝族四弦舞协会成立!传承民族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9月15日,新平县召开彝族四弦舞协会成立大会,新平彝族四弦舞爱好者们身着彝族盛装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庆祝协会成立。

  当天中午,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彝族群众来到民族广场,四弦舞弹奏者手持四弦,拨动着琴弦,彝族歌舞爱好者身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伴随着音乐,在广场中央欢快地跳起了舞。

  “四弦是彝族传统乐器,每当四弦音乐响起,我们就会欢快地跟着节奏跳起舞来。” 协会会员黄美凤说。

  虽然烈日炎炎,但丝毫没有减退大家跳舞的热情,听到音乐声,附近的居民也来到民族广场观看表演。

  “我感受是,看了四弦舞表演后,让我们的心情非常地喜悦欢快。”市民杨青青说。

  四弦舞,彝语称为“叶切比”,是彝族原生态传统民族舞,是彝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精神反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2017年6月,彝族四弦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四弦琴主要以椿树、松木等做材料,以前样式比较简单,现在逐渐融入了当地民族特色元素,在琴头顶端刻上象征中国龙的龙头;在面板内圆上镶上意为“双龙戏珠”的两条龙;在外圆上手工雕刻寓意吉祥如意的12生肖图案;琴尾镶嵌着彝族群众崇拜的图腾图案,象征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新平县彝族四弦舞协会的成立将为新平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对新平县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说起今后四弦舞的传承保护工作,新平县四弦舞协会会长李志敏眼里充满了希望。

   “今天新平县彝族四弦舞协会成立了,到目前为止,报名参加的会员己达到200多人。为了挖掘、保护、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决定成立协会加强对彝族四弦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我们要挖掘、整理彝族四弦音乐的乐谱,还有弹跳的动作,以及文化方面的活动;第二,要寻找出更多彝族四弦舞的传承人,培养传承人,开展彝族四弦舞的教学培训工作;第三,要把彝族四弦舞的文化,向社会展示,向县外、省外甚至把我们的彝族四弦舞推广到全国,让全国的人民看到彝族四弦舞,来了解关于四弦的文化。” 新平县四弦舞协会会长李志敏说。

  在新平县,有“听见四弦响,心慌脚板痒”之说,龙头四弦烙印着新平代代彝家人的喜怒哀乐。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县城的和睦广场就会想响起彝族音乐,大家伴随着四弦弹出的优美旋律,跳乐舞动, 肆意挥洒汗水,锻炼身体又愉悦心情。(杨傲然 刀健冈)

责任编辑:邓蕊丹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