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3月24日,昆明市营商环境办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昆明工信在行动”——营商环境会客厅(工信专场),会议邀请了涉及装备、生物医药、食品、石化、材料、煤矿、信息化等领域的10家企业进行座谈。会议现场通报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市场主体对昆明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答复并现场会办,切实推动企业反映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据介绍,近年来,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持续从产业集群发展、重大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市场主体培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惠企服务,持续为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该局着力发展“8+N”产业链,编制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4个新兴产业图谱,重点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与数字经济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倾力打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组织开展昆明市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专项行动,印发《昆明市进一步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昆明市市级领导市级部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工作方案》;通过兑现工业企业升规奖补资金、推动“昆明市中小微企业智慧融资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等方式,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022年,昆明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3.4%,高于全市GDP增速0.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6.7%。全市民营经济贡献了50.2%的税收、40.2%的GDP、46.8%的投资、43.3%的进出口、96.7%的市场主体数量。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71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8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5户,以创新型企业为基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塔尖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基本形成,为全市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择优选取一批优质中小企业给予资金补助,促进其在成长性、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大幅提升,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有显著突破。同时,实施中小企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力争2023年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50户,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数量突破5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