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墟灰烬中抽丝剥茧,在烟尘迷雾下探寻真相,消防救援队伍里,有个特殊的岗位——火灾调查员。火灾调查是一项复杂繁琐且需要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因此,严谨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业务水平是每一名火灾调查员的基本素养。
在火灾调查员这个群体中,始终不乏女性的身影,狼藉的现场,刺鼻的味道,恶劣的工作环境没有吓退她们;进火场,钻废墟,任务一来,她们便一头扎进现场寻觅线索和真相。这些“女福尔摩斯”们,把女性特有的细腻坚韧与火调工作的严谨缜密巧妙融合,在火调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雨,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火灾勘查专业,硕士学位,云南省玉溪市消防救援支队专业技术一级指挥员
“过火木质结构的塌落是有迹可循的,炭化程度不一,严重处一般指向起火点;同样是变形变色的金属,但损坏程度细微的差别,就是现场能够‘开口说话’的物证。”作为一名二胎准妈妈,虽然没法再承担火灾现场勘察工作,但金雨还是作为师傅把经验无私传授给自己的徒弟,就如同当年自己的师傅一样。
从事火调工作10余年,金雨说,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数2012年发生在玉溪市红塔区一小区内的民房火灾。
那起火灾中,母女二人不幸遇难,丈夫烧伤严重,现场调查人员初步研判为炉火引燃杂物引发火灾。但金雨和同事们觉得不对,一家三口在屋内的位置与逃生路线相背,且各自在一个房间。
为了查明火灾原因,给家属们一个交代,金雨和同事们一头扎进了现场开始调查工作。火场的水蒸气混杂着尘土熏得人喘不上来气,但为了查明真相,他们每天在火场废墟中一待就是10个小时以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一次勘查现场时,金雨发现了屋内有残留的汽油漂浮物。经过进一步调查和审讯,证实了这是一起由家庭纠纷引起的纵火案件。
作为一名准妈妈,本应安心休养,但为了工作,金雨还是选择在孕期随队参加了全省“云岭蓝盾”杯消防监督业务培训比武竞赛,比武期间,她不娇气,也不搞特殊,她说能以火调之名,完成每一个比训科目,为玉溪消防增光添彩,累一点也没事。
在火灾事故现场的原因调查中,从火场勘验,到物证提取,再到锁定起火点直至找出火灾原因,任何的细枝末节金雨都不放过,她也会以极其端正的态度及时、高效、客观、公正地处理每起案件。从2010年开始从事火灾调查工作,她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参与了近百起亡人火灾和突出敏感火灾的事故调查工作,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优秀基层干部”3次、“嘉奖”5次。
李玲,1989年4月生,2011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火灾勘查专业,云南省玉溪市消防救援支队高新大队专业技术职务
2011年6月,李玲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火灾勘查专业毕业。第一次直面火灾现场,是在2014年的冬天,虽然大学学的是火灾勘查专业,对这样的场景已经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了,还是出现不适,李玲也在那时真正直观感受到了火调工作环境的恶劣与危险。
为什么不从事内勤等窗口岗位,选择了这个让男同志都头疼的岗位?李玲说,她就是喜欢火调工作,赶到现场,抽丝剥茧,帮助受灾群众查明火灾原因的过程,让她觉得特别有价值且神圣。
2015年3月,玉溪市江川区大街街道上头营包装厂内发生火灾,这起火灾过火面积420平方米。
李玲参与到了这起火灾的火调工作中,在刑侦部门的配合下,凭借所学和往常火灾现场勘查经验,通过燃烧痕迹、烟熏程度、被烧物体的色变,观察火势蔓延方向,最终锁定了起火部位、起火点。
那么起火原因是什么?火灾“元凶”又是谁?
李玲结合火灾现场勘查情况和公安部门提供的笔录材料一点点寻找线索。
火灾现场有汽油味……
近期厂里有一名老员工被辞退,而且是在与管理人员发生口角后被辞退的……
这名被辞退的员工在公安部门的笔录中提到,当天晚上在村里的麻将铺里打麻将时看到了厂里的火光……
梳理到这里,李玲心头一震,她去过麻将铺所在的地方,“在那个地方是没法看到上头营包装厂的。”李玲说。
李玲将这一情况及时向刑侦部门反映,经过刑侦部门的审讯,案件最终告破。根据那名员工供述,因为老板解聘了他,心里气不过,就用汽油放火报复。
李玲说:“任何一起火灾,都会留下痕迹,现场的每一个痕迹都用它的方式告诉我们事实,我们要与它对话,看懂、听懂它。而这需要细心,耐心,从这点上来看,女性从事火调工作,有着自己的优势。”
火调工作面对的不仅仅是灾后现场,还要面对受灾当事人,在查明起火部位、起火点、起火原因后,还要调查火灾成因,还要服务老百姓。
这也让李玲很有感触,她说:“身处火灾现场,面对无助的受灾人,他们有的是村民,有的是个体户,有的是企业生产者,烧毁的财产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一点点累积的,对他们而言,一场灾难,毁掉的是他们的所有。”
李玲说,每每这种时候,她能做的就是查找灾害成因,告诉受灾者救济途径,再从防火和宣传的角度思考如何加强工作,做到精准防火、有效宣传。
“成就感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李玲说。
杜清,1986年生,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火灾勘查专业,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消防救援支队景洪大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2022年11月8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告庄西双景内廊夕傣泰客栈发生一起火灾。作为支队的火调骨干,杜清第一时间就抵达火灾现场,开展火调工作。
了解了现场的基本情况后,杜清将工作方向确定为先行开展外部走访调查。一名目击群众形容“火焰从一楼瞬间燃起,窜到二楼直至蔓延整个客栈。”这句话引起了杜清的高度重视,她立即想到“低位火灾”,并及时将群众提供的手机拍摄视频进行拷贝。
经过不停地走访调查、证据搜寻,杜清终于找到了火灾发生时客栈的监控视频,初步证明了火灾发生时的基本情形。后经团队认真研究分析,查明起火点位于客栈一层楼梯下方。
“勘验工作十分复杂繁琐,为了寻找关键的证据,我们要在废墟上反复调查,徒手对火烧后的残骸堆进行扒掘,观察分析燃烧程度、倒塌痕迹、碳化深度以及裂纹特征等。虽然戴了口罩,但每次依然会吸入很多残渣,专门配备的火调服早就脏到无法洗净。而被碎玻璃划破、被钢筋扎伤等情况也时常发生。”杜清说。
火调工作很苦很累,但科班出身的杜清,从参加工作起,就迷恋上了与火灾废墟“打交道”,和灰烬“做较量”,工作以来,她参与的重大火灾事故调查已经有上百起。
因工作出色,2021年,杜清入选全国消防刑侦火灾调查联合演练比武集训队。
能够代表云南参加全国性的火灾调查比武,是杜清从事火灾调查工作十多年来的梦想,这个梦想也终于变成了现实。
然而,火调比武和所有竞技比赛一样,并不是所有集训队员都能踏上竞技场。7月上旬,在总队确定正式比武名单时,杜清由于状态不佳,发挥失常,错失了踏上全国比武场的资格。梦想,仿佛与她渐行渐远。
8月中旬,当得知每个参赛队可以带3名辅助宣传员时,希望再次燃起,她第一时间找到领队,申请作为宣传员随队参赛。“不会就现学,不懂就多问,我不会给云南总队丢脸!”杜清说。
靠着这样一股劲头,她从最基础的照相、摄像学起,从最基本的用云台、找角度练起,像“女汉子”一样拿着照相机爬高上梯、扛着摄像机来回奔走,最终以宣传员身份进入了比赛大名单,并和队友勇夺团体第一名。
云南网通讯员 李嫒池
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