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刚过,在位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园项目工地,工人们正有序恢复施工,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在国家东西协作、产业协同战略指引下,这座沪滇双城携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与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联动发展的产业新高地正在崛起。
“沪滇两地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项目落地,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半年多时间,目前已有12家企业成功签约。”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总经理祁龙军介绍,园区充分整合沪滇两地优势资源,聚焦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高端生产性服务、工业互联等产业,探索“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等协作模式,初步形成以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园为龙头,上海16个区与云南16个州(市)结对建设产业园区的共建体系,未来计划引入200余家企业入驻,实现产值和营业收入100亿元。
在昆明经开区,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叠加的政策红利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实效。成立31年来,昆明经开区立足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再到托管西双版纳磨憨镇,在开放创新中不断迭代升级,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自贸、经开、综合保税、跨境合作“四区”叠加优势的开放型特色园区。2022年,昆明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以昆明市0.7%的国土面积贡献了约8%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在全省开发区中持续领跑,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电子信息制造及数字经济为主的产业体系,云内动力、云南白药、云南建投集团、南天信息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聚集发展。
“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了全国开发区平均水平,但与先进开发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进一步凸显工业主导作用,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发展外向型经济依然任重道远”。昆明经开区(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杨仕奇说。
以我省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为指引,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这个老牌开发区正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焕发新活力。围绕打造5000亿级园区目标,昆明经开区将深入实施产业强区三年行动,打好产业链构建攻坚战,力争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3年计划实施100个重点项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精准度,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助推昆明高质量发展加速添力。
【记者手记】
宝剑锋从磨砺出。历经30年,昆明经开区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一座现代化产业园区拔地而起,肩负起昆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重任。紧抓改革开放机遇,立足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大胆闯、自主改,昆明经开区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开放型园区发展之路,成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生动写照。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既要抓好增量,大抓招商和项目落地,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又要做活存量,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让低效、闲置资源再生“金”,不断把“四区”叠加的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园区成为昆明经济腾飞的“加速器”。
云南网记者 段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