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听说过没见过!陆良正月十六闹元宵,万人空巷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2日 15:00:31  来源: 陆良县广播电视台

原标题:听说过没见过!陆良正月十六闹元宵,万人空巷

古往今来,正月十五闹元宵早已成为不少地方的习俗,但在云南省第一大坝子陆良人眼里,正月十六才是春节里最快乐的一天。正月十六,当地群众相约丢石头,偷青,耍龙舞狮、唱山歌,方圆5平方公里的城区聚集了十余万人,场面十分震撼。

陆良人习惯把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四天统称为过大年,过完大年翘首以待的就数正月十六元宵节了。正月十六这天,吃过晚饭后人们全家出动,穿戴着节日盛装,提着灯笼,燃放着烟花,扶老携幼,从县城、乡镇直奔距离县城中心两公里的南大桥,南大桥上顿时变得热闹非凡,鞭炮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南大桥丢石头祈福的人们

元宵节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南大桥,密密麻麻的人群直奔这里而来,完成节日里最重要的活动——逛南大桥“走百病”丢石头。这一习俗大约从清代中叶就在陆良形成了,据说人们往河里丢下小石子,点上一束清香,遍插桥头、江岸,祈祷平安、吉祥。桥周围的群众说,小孩生病了,正月十六在南大桥上丢下第一个石头,小孩的病就会慢慢好了;第二个石头丢下去,家里不顺心的事情,或者什么不好的事情,就能云开雾散;丢下第三个石头,当年诸事顺心,全家人平平安安。

身着节日盛装的年轻人

身着节日盛装的年轻人

逛南大桥“走百病”后,回程的路途中沿路可以到盘江街传统小吃一条街品尝各式名特美食,在这里,游玩累了的老人、小孩、情侣大多不虚此行,兴致勃勃地观看摊主熟练制作米花糖、麻依馓子等特色小吃的手艺,品尝浸梨、欢喜团、丝窝糖等小吃,直到意犹未尽。或者朋友、家人相邀到古滇名刹大觉寺赶庙会,撞撞大觉晓钟,看看弥勒大佛,听听新时代的山歌,带上美好祝愿敬上几株高香。

挑选杂糖的群众

米花糖

酥糖花生

蜜饯

酥豌豆

花生糖

法竹糖

各式果点

正月十六闹元宵的习俗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偷青。夜幕降临,当地群众都去别人菜地里摘片菜叶,往自己身上掸扫一番或相邀在一起做一顿丰盛的菜肴,打打牙祭,被偷的人家不但不恼,反而会感激,原因就在于人们在祈求幸福平安,偷青意味着会给被偷人家带来来年大吉的好运,菜叶青青表示“清清吉吉”,虽偷了别人的菜,无人责怪,表示“平平安安”。  

据专门研究陆良民俗文化的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李昌华介绍,远古时代,陆良的祖先为了生存到海边寻找食物,被妖魔困扰,先民们苦不堪言。后来,某年正月十六,聪明的陆良人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把妖魔骗进了圈套并将其处死,先民们从此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为了纪念先民的功劳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便有了正月十六闹元宵的习俗。这项习俗传承到今天,已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这一天陆良不仅有张灯、不吃元宵吃凉粉的传统,还有与其他地方迥异的“走百病”“闹元宵”“偷青”“赶庙会”耍龙舞狮、唱山歌等特异民俗,成了中国元宵节中一枝独秀的先例。

(记者:伏云东)

责任编辑:杨春萍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