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 日前,省教育厅印发通知,推广第五批35个校内“双减”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内容如下:
“双减”实施以来,各地各校认真落实党中央“双减”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开展集团化办学、拓展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在各地报送材料基础上,省教育厅遴选了第五批35个案例,现予以推广。
各地教育体育局要创新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等多种形式,做深做实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切实建好、用好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县域体育、文化、科普等公共资源统筹协调力度,巩固提升“双减”“双升”质量和水平;统筹城区学校、乡村学校、寄宿制学校等学校特点,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城乡协同,因校制宜丰富拓展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强化典型引路,在州(市)、县(市、区)遴选培育一批典型经验,着力营造家校社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湾塘小学是一所乡村寄宿制小学,长期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连续三年保持0近视率。一是让学生“壮”起来。因地制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合理安排学生餐饮,早餐提供米线、饵丝等本地特色饮食,中、晚餐四菜一汤,保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定期发放鸡蛋、牛奶。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还吃得香,身体茁壮成长。二是让学生“玩”起来。学校充分保障学生每天约3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从不挤占学生课间休息、音体美课时和1小时的大课间,为每个班级配备篮球、足球、跳绳等近十种运动器材,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学校还为每名学生配备了一个小板凳,适时把教室搬到大树下、操场上,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三是让学生“动”起来。学校依托乡村少年宫每周二、四各开设一节活动课,组建织毛衣、苗家刺绣、花样篮球等18个兴趣小组。利用校内有限的空间,改造1间专门舞蹈教室,用于开展苗族舞蹈兴趣活动。把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日常管理,学生按照“扫把扫一次、拖把拖一次、毛巾擦一次”要求,每天三次全面“清垃圾、扫厕所、洗手盆、整理宿舍内务”。四是让学生“立”起来。通过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一年级新生很快便能掌握叠被子、洗衣服等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睡眠、用餐、卫生习惯。学生每天21:00睡觉、6:30起床、12:30—13:30午睡,每天保证了10.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从早晚读、广播操到打扫卫生、一日三餐等,每一项校园活动均由学生民主参与、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和良好行为习惯。
靖外明德小学是由当地5所农村小学撤并而成的寄宿制学校,占地35亩,有教职工58人,学生795人。学校以全学段劳动课程改革为支撑,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抓手,以劳动教育为先手棋,引领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一是全力打造3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008年建校至今已坚持劳动育人14年,陆续建成3个劳动基地,有专职劳动教师2人、兼职劳动教师18人。基地包含农耕文化长廊、瓜果观光长廊、农业知识文化长廊、露天蔬菜种植区、千头肥猪养殖场、山林放养鸡场、养鱼水库等丰富内容,共占地150亩,极大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新天地。二是全校参与实现师生三餐自给自足。学校依托3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分层次、分年龄开展个性化劳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劳动教育基地的蔬菜全部按市场价供应食堂,产生的收益全部补助到学生的营养餐中,全校800多名师生实现了三餐自给自足,并且保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营养。三是以劳动课程引领“五育并举”。依托劳动教育基地,各年级各班每周开设2节劳动课,包括蔬菜栽种、生活自理、绿化美化等近十种课内、课后课程,探索田园美术课、自然语文课、科学大课堂等情景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写生、写作、实验,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完成情况纳入学生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一是党建引领,实施一体化管理。以集团龙头校为核心构建基层党组织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了办学理念、环境创设、课程设置、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学科研、考核评价等一体化管理。如,中华小学教育集团实现“党建责任区一体化”“学生成长中心一体化”“教师发展中心一体化”和“资源管理中心一体化”教育集团“四化”创新机制。二是加强统筹,优化集团办学布局。在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学龄人口变化、城市化进程、教育保障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等纳入教育集团管理,通过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向农村地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目前,全市共有基础教育集团47个,成员校205所,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提供优质学位26.05万个。三是规范发展,优化集团内部治理。2021年12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了规范、优化,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规范教育集团组织管理,明确组织目标、原则、职能等,建立集团总校长管理制度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健全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不断夯实集团整体办学实力。四是改革创新,激发集团发展活力。建立成员校成长溢出机制,鼓励集团内成长后的成员校作为新的龙头校,组建新的教育集团,一批优质学校通过输出品牌、文化、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等资源,带动发展相对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如,昆八中领办了昆明长城中学,昆明长城中学又作为龙头校领办了新的学校。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先后印发《玉溪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玉改委发〔2020〕12号)和《玉溪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人员统筹管理及绩效分配指导意见(试行)》(玉人社发〔2021〕38号),确立“政府主导、统筹联动、特色发展、滚动发展”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模式,赋予基础教育集团人事管理自主权,规范集团化办学领办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调整部分管理,为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工作提供基本方向和指引。二是以名校为引领,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全市以一级优质幼儿园为集团化办学发展主体,发挥“省一级一等幼儿园”优势,深化“一校多区多园”管理体制,深入实施“名校带动工程”,推动城区内幼儿园组团发展,逐步增加城区内学前教育学位供给数量。三是推动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红塔区、新平县把一批城郊乡镇学校建成品牌小学集团校,实现教育集团内部整体工作统一推进,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制定实施,教师发展研修统一联动,学生培养目标统一落实,教育教学资源统一共享,促进集团各校区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玉溪第一小学于2021年4月以多法人混合式组建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以文化校区为集团总校,山水校区、溪源校区、紫艺校区(玉溪第七小学)、高新小学(玉溪第八小学)和绿色钢城校区(新平大开门小学)为集团分校,着力打造“一校多址+学区共建”集团化办学模式,现有15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114人,专职教师379人,形成一体五翼办学新格局。
会泽县认真落实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创新推进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走出一条“县中振兴”的路子。一是集团化办学助力县域教育“均衡化”。2017年组建以茚旺高中为龙头的普通高中教育集团,聚焦“管理共促、师资共育、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四个方面,形成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成立9个学科中心教研室,搭建多元教研生态体系,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科建模、课题研究、集体备课、高考研讨等活动。推行成员学校之间联考制度,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备考资料、统一组织联考统测,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估,让教师实现经验共享、共同成长。坚持“师生同测”,连续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统测和教学水平测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严格实行滚动划片的招生政策,避免招生乱象和“掐尖”行为发生,让各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竞争、发展。二是集团化办学助力县域教育“品质化”。在全市率先实施“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或较大乡镇集中、小学向集镇或规模较大行政村集中”的办学模式,十年间累计投入高中建设资金30.92亿元,在县城新建扩建了7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技术学校,普通高中的学位由原来的2.2万人扩充至3.4万人。全县7所高中3所晋升为一级二等高中,1所晋升为一级三等高中。三是集团化办学助力县域教育“一体化”。实行“名校领办制”,通过“名校+新建学校”“名校+民办学校”的方式让优质教育资源“遍地开花”、新建学校“快速崛起”。创新推出“年级组+科室”双线扁平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形成“工作重心在教学,工作落实在年级”的良好局面;创新推出“全寄宿制+全封闭式+全关注式+全过程式+全人格式”的“五全”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德智并修、知能共进”的全面培养教育体系。树立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统筹推进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有效衔接、整体联动、互为支撑,五年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高34、12、24个百分点。四是集团化办学助力县域教育“内涵化”。集团学校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教育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在科学、统一、规范评价体系下,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提升。创新集团化办学教师管理和交流机制,实现集团内骨干教师在成员校之间双向流动,形成集团学校共享优质师资、良性互动的持续发展模式。
一是顶层设计,让集团化办学亮起来。以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办学为核心,针对成员校的紧密型管理和针对挂牌校的松散型管理相结合,制定《昆明市中华小学(教育集团)章程(试行)》,构建“三横三纵”“四化三系”管理体制。“三横”即集团发展委员会(市局主管领导、专家、总校书记、校长)、集团管理委员会(市教体局任命的校级干部)、集团执行委员会(执行校长、发展中心主管);“三纵”即1+X个执行校长、1+X个管理中心主管、办学质量督查团。“四化”即推进实现“党建责任区一体化”“学生成长中心一体化”“教师发展中心一体化”和“资源管理中心一体化”教育集团创新机制;“三系”即努力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师生发展体系”“学习成长共同体体系”三大体系内容。二是党建统领,让集团化办学动起来。在总校党委牵头下,各校党组织开展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进行“六位一体”的培训;发挥团队力量,构建“师生成长的理想家园”。尊重教育集团成员校的办学实践和发展需求,促进集团内部教育理念认同、管理制度认同和质量标准认同,努力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昆明市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单位,荣获昆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五星级”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三是资源共享,让集团办学活起来。推进管理数字化共享,统筹集团内场地设施设备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信息交互平台,建立健全集团内教育资源管理、使用、评估、激励等机制。推进课程资源共享,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供给,共享优质特色课程资源、优质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培训和教科研成果资源等。推进领导教师交流共享,探索集团内领导教师培养、培训、评价和考核等机制,发挥集团内优秀领导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四是内涵发展,让集团化办学实起来。坚持融合中主动发展,塑造中华小学教育集团文化品牌,推行“幸福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校史学习,在坚持中华教育共同体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成员校的文化特色;坚持共同体发展路线,落实“五共”原则,即“资源共享、研训共赢、质量共进、文化共建、责任共担”;做到“六个”延伸管理,即“以培训延伸管理、以教研延伸管理、以专项指导延伸管理、以人才交流延伸管理、以学术引领延伸管理、以搭建平台延伸管理”;保障“三种”资源辐射,即“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辐射,校本课程资源辐射,质量评价资源辐射”。
一是以“名校办分校”的方式加快不同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目前集团已经建成明通小学本部、丰江路校区、丰源校区等6个校区,计划建设白沙校区、俊发城校区和自贸区校区3个校区,扩展优质办学资源,带动片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二是以“一校区一主题,一校区一特色”为标准,打造明通小学校内研学基地。建立集团化办学视导诊断制度,及时对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调整,积极预防优质品牌学校“被稀释”和文化构建“同质化”现象,促进分校的特色化发展。如,明通小学本部凭借深厚的师资及干部基础,打造成为教师成长及干部培养的“孵化器”;丰江路校区建设明通小学教育集团的“艺术研学基地”为全集团学校学生提供艺术研学支持;丰源校区定位为“华文教育基地”作为明通小学教育集团华文教育国际交流与无废校园项目研学活动基地。三是统筹各校区的人、财、物和教育教学管理。采取“五统一五自主”运行方式。在对所有校区统一人事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实现校区自主安排日常管理、人员安排、日常开支、活动开展、考核奖罚工作。四是促进优秀教师合理流动,逐步实现教师的均衡配置。充分考虑学科、年龄、骨干教师等因素,鼓励教师在各校区之间定期双向交流,合理确定轮岗交流的对象、占比和周期,每年集团内各校区之间的教师轮岗交流比例不低于集团教师总数的10%。
一是秉持“名校+X”的办学模式。采取“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等办学模式,公办、民办和混合制多种办学机制融合并存,覆盖12年制全学段。二是坚持多种育人模式共同发展。初步形成了“普通高中+国际部+艺体高中”三种育人模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依托集团现有的2所一级一等学校(校本部和西山分校)建设,发展优质普高,分校在各个辖区内潜心办学,做区域优势校;设立国际部,精益求精、稳步提升,逐步向全国“前三十名”的国际学校(部)发展;在昆一中教育集团内部选拔培养热爱艺术、体育特长学生,依托昆一中教育集团特色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卓越的个性化教育,升学率逐年提升。三是规范学校合作模式。坚持“组建管理团队”“昆一中党委推荐”“独立法人”三个原则,各个学校通过完善集团章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集团内目标考核等手段,建立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不同学段的学校之间,明确建立生源培养联系,自下而上疏通优质生源培养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设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特色教育发展中心”,统筹集团内教育资源。四是拓宽教育集团急需人才的来源渠道。昆一中选派到各分校的领导干部当中,本部培养的管理人才11人;通过人才引进渠道,全省遴选的优秀管理人才8人。通过拓宽“教育集团急需人才”的来源渠道,既缓解了“人才紧缺”,又维持住龙头校与成员校的发展平衡。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2021年8月,发布《盘龙区公办学校(园)成长共同体实施方案(试行)》和《盘龙区公办学校(园)成长共同体实施细则(试行)》,总体思路是以优质学校领衔,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乡村学校结对形成教育共同体,切实缩小区域和校际的差距,逐步改善和提升各学校办学水平。二是科学布局规划。结合区属各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全区15所初中学校组成3个学校成长共同体;33所小学(61个校点)组成10个学校成长共同体。每个共同体设立1所领衔学校,其他学校为成员学校;学校负责人达成“资源共享、师资共用、课题共研、项目共建、成果共用”共识,推动实现自主自立、互惠共生。同时,盘龙区培智学校、职业高级中学与教师进修学校则根据各自功能性特点,结合乡村学校校情适时开展送教上门、普职融通和联片教研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轮岗交流(支教)。三是做实“四个帮扶”。管理帮扶理清发展脉络,发挥领衔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帮助其他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教学帮扶提升教育质量,在领衔学校的指导下,共同体学校不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定期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领衔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前往共同体其他学校,传播先进教学经验和新教学理念,同时接收共同体学校教师学习与培训。教师帮扶促进队伍成长,共同体内的城区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分批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及轮岗交流(支教)活动,提高乡村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综合帮扶提高办学品质,领衔学校应带领其他学校一同发挥创新能力,从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相互交流,弥补短板,共同进步,努力提高每一所成长共同体学校的办学品质,努力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让群众满意的青少年成长园地。2021年9月-2022年8月,按照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区级统筹安排的流程,盘龙区城区各类学校共有46名教师赴乡村学校开展了首批轮岗交流(支教)工作,同时乡村小学共有3人前往城区学校进行轮岗。
一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按照省、市课后服务收费政策文件精神,坚持课后服务非营利原则,采取“政府财政补贴、家长合理承担、学校统筹安排”方式筹措课后服务经费,制定县级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同时,划定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范围,经认定,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应费用,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兜底保障。二是建立经费管理机制。新平县教体局、发展改革、财政、人社4部门联合印发《新平县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经费收支管理暂行办法》,将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收费纳入中小学服务性收费项目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相关规定,规范课后服务经费收支会计核算,做好收费项目、标准的公示,支出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执行,加强收支监督,确保费用使用合理合规。学校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科学统筹经费使用,优化课后服务安排,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经费的使用效益。三是建立合理报酬机制。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学校收取的课后服务费主要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的校内教师绩效工资和外聘人员劳务补助。教师课后服务补贴以绩效工资增量核定发放。各校考量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课程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等因素,“一校一策”制定具体的绩效工资发放标准和发放办法,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执行,并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和工作评价考核,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水富市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线上展示,不断推动课后服务质量提升。一是以“晒”促谋。以“晒”的形式,推动各校领导班子结合政策规定、自身实际、学生需求、家长意见等方面,谋划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各校因地制宜,开展乒乓球、韵律操、武术、跳绳、足球、羽毛球、五子棋、竖笛、合唱、无人机、烹饪、手工、民间艺术等项目30余个,通过自主报名、分班辅导、优化整合,增强课后服务的规范性、科学性。二是以“晒”促改。教体局采取随机点名“晒”和规定任务“晒”相结合,督促各校课后服务走深走实,每周安排两个学校抓好课后服务线上展示活动,同时不定期点名抽“晒”,再由挂联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随机现场检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课后服务方案,期中开展课后服务质量评估和期末进行满意度测评,督促学校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三是以“晒”促赛。向全社会线上推送服务实况,有力提高学校抓好课后服务的主观能动性,纷纷把“晒”当成课后服务比拼的赛场,挖掘教师、场地、设施设备潜力,“放大招”“亮绝活”开设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为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发展空间,在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的同时,积极引进第三方开展活动对各类艺体兴趣活动进行补充,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工作氛围。
石林县结合本地校点分散、点多面广分布特点,创新实施“走教、联教、网教”的三教模式,探索教学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有效途径,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夯实基础。一是实施流动教学模式 “走教到点”。在乡镇(街道)区域内,由中心学校统筹安排完全小学体育、艺术、英语等学科教师到辖区范围内小学教学点任教,满足教学点部分专科教学需求。二是实施师资共享模式 “联合教学”。根据部分乡镇(街道)教学点集中连片、小学幼儿园一体或临近特点,整合片区内教学点、幼儿园教师资源,实施教学点之间、幼儿园和教学点之间联教模式,统筹安排幼儿园、教学点有体育、艺术、英语等学科特长的教师到其他教学点任教。三是用好网络资源“网上教学”。对部分较为偏僻且不具备走教和联教条件的教学点,鼓励学校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网上教学。
一是制定课后服务“校本化”管理办法。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课后服务经费收支管理细则》《课后服务参与人员选聘及管理办法》3个课后服务的“校本化”管理办法,规定课后服务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承担课后服务人员选聘、职责、待遇等,明确学校开展模块化课程的内容、授课教师、课程目标。3项办法经全校教职工会议、家长委员会讨论商定,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备案后执行。二是完善自愿参与课后服务流程。学期初召开家长会,详细阐释课后服务的意义、内容、方式、经费收支原则,并以书面“告知书”形式进一步明晰细则。随后启动“选课”工作,对签署自愿参与课后服务“告知书”的家长,按照“学生自主选课、学校统筹调控”方式,安排学生参与课后服务“雅能课程”学习并公示选课名单。同时,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协作平台作用,完成课后服务经费的收取工作,纳入学校公共账户进行管理。三是按劳分配列支管理服务经费。采用“经费主管”责任制方式,严格收支管理。学期末做好课后服务课程分类、参与人员课时数、每课时课酬等基础性核算工作,按照“办法”明确的“课酬预设80%、活动运行保障20%占比”,以及主课式课程、选择性进阶课程、选择性基础课程、教辅性课程分别按1.2、1.1、0.9、0.8的课时系数进行核算分配,对承担多个岗位工作的累计核发,最终分配结果交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在教职工大会进行通报,同时向学校家长委员会进行报告,在公示栏公示,接受教职工、家长、社会监督。
一是人才培养强基础。全年新招聘教师164人,开展教师培训2000余人次,培养县级骨干教师300人,市级优秀骨干教师40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兴昭人才”计划入选6人。二是广泛参与促均衡。全县各中小学因地制宜、“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在完成作业指导、答疑解惑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生参与率、教师参与率分别达96.4%、94.3%。三是提质增效稳成绩。制定符合实际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明确课后服务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拓宽课后服务范围,规范课后服务内容,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做到课后服务质量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双提升”。四是百花齐放树品牌。各学校结合老区厚重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学校实际,紧紧围绕体育、艺术、阅读、书法等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活动。9所学校入选2022年全省最美朗读校园,7名学生获最佳朗读者,逸夫小学获昭通市2022年中小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小学组第二名。五是强化体育增素质。各学校在体育课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开设田径、足球、篮球、跳高、跳远、跳绳、乒乓球等体育运动课程,并适时开展多形式的体育比赛,既落实“双减”政策,又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丰富了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六是拓宽渠道建基地。创新劳动教育和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劳动课,以劳促学、以劳育德,让学生的成长不止于课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积极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创建了一批劳动实践基地。威信县扎西会议纪念馆、庄子上会议会址、水田镇花房子会议会址3个基地被作为红色教育研习基地入选。七是数字教育提素养。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广泛应用,推进“1+N课堂”“翻转课堂”“云课堂”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在线交互式网络教学模式应用,助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一是统筹推进,以完善制度促发展。制定出台《开远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开远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和“5+1项管理”工作专项督查方案》等,为中小学课后服务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支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2”课后服务实现100%全覆盖,学生、教师参与率分别达99.2%、96%。二是育人为本,打造多彩课后服务。制定丰富多彩的“5+2”课后服务“套餐”,分年级、分层次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积极实施“课业辅导”和“素质拓展”课后服务模式。45所中小学在课后服务时段共开展了校内社团、兴趣小组课程30个;引进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8个,开展课后服务课程体育类9个、艺术类13个、科普类5个、劳动类3个,参与课后服务校外教师47人。三是五育并举,拓展课后育人空间。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内容,全面推进课堂教学优化和个性化学业辅导相结合,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课程育人与实践活动育人相结合,以优质丰富的内容为课后服务“加分”。根据“小场地,大体育”的特点,在课后服务中加大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力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运动的无限魅力。积极推进多元劳动教育课程,打开课后服务新天地,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四是完善机制,持续推动课后服务。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把课后服务纳入对学校领导班子和学校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及督导范围,对开展课后服务积极主动、效果突出的学校,在绩效统筹部分予以奖励。建立健全课后服务费使用机制,保障课后服务实施的必要经费。建立健全教职员工激励考核机制,鼓励和支持各校教职工在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并取得适当的劳务补助。五是搭建平台,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联合有关部门先后举办“小布谷鸟杯”童声合唱比赛、“小凤凰杯”青少年儿童才艺大赛和乒乓球、羽毛球赛、校园足球联赛等,举行初中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暨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为有专长的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以赛促提升,打造高效优质课后服务。六是引进“外援”,探索育人新途径。发布《开远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公开遴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的公告》,出台《开远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准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管理办法(试行)》,对资质、师资、课程、信誉、安全、公益普惠等要求严格把关,建立中小学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课后服务实践共同体。
一是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县教研室规范作业布置,明确作业设计、作业公示。各学校进一步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辅导等全过程管理,积极探索弹性作业、分层布置作业。举行全县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比赛,进一步提升作业管理水平。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按照中小学各学段课程设置、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充分挖掘学校教师的学科特长、个人特长,结合课程内容、学科专业和实际工作量等因素,科学统筹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建水一小京剧和武术、施家寨小学舞龙、建水八中硭鼓舞等社团活动别开生面,吸引众多学生参与,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创新教研模式,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融合“案例教研”“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以“课堂案例”为出发点,集体交流,资源共享,打造高质量特色教学资源;引导师生在作业管理、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以及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改革。2022年以来县教研室组织全县小学开展区域教研活动18次,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观摩、听评课等方式,加速新聘教师成长,着力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针对假期儿童无人看管、留守儿童关怀缺位、防溺水安全隐患等问题,文山州大力打造集学习、教育、实践于一体的“少年儿童之家”,切实让广大少年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一是抓好阵地建设。坚持以“五级书记”抓工作推进,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关爱、形成合力”方式,打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按照“就近、就便、易操作、稳实施”原则,充分利用辖区内村级活动室、学校等现有场地,开设“少年儿童之家”5476个,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二是抓牢队伍建设。建强志愿者队伍,统筹教师、返乡大学生、退休老干部、党员等力量,开设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课程;建强家长委员会队伍,把有威望、能干事、家长信任的人员选入家长委员会;建强结对帮扶队伍,组建“爱心妈妈”“童伴妈妈”等帮扶队伍,让特殊儿童、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建强辅导员队伍,统筹大学生志愿者、驻村干部、当地教师、村(社区)干部等力量,落实安全教育、科普宣传、法治教育、作业辅导、文体活动、劳动实践等辅导。三是抓实活动开展。深入整合地方红色资源、科普实践基地、传统民俗文化等特色教育资源,突出课程设置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提升课程设计“全、新、精”水平,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少年儿童提供临时看护、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一体化服务项目。截至目前,文山州依托“少年儿童之家”开展活动6200余场次,近28万少年儿童参与。
2022年暑期,易门县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两依托一保障”着力于解决暑期家长“看护难”的后顾之忧,扎实开展暑期学生托管服务工作,全县1947名学生参与了暑期托管学习。一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一校一策”推进暑期托管服务城乡覆盖。全县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发挥自身功能,立足特色设计“一校一策”,开设书法、篮球、舞蹈、音乐、非遗传承等活动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共享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成果。为期10天的暑期托管服务覆盖城乡中小学,参加托管学生901人。二是依托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拓展服务类型满足暑期托管多样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为期15天共50个班次的舞蹈、阅读思维、基础魔术、纸飞机科学课、篮球、手工等系列兴趣爱好活动,参与学生1046人次。开展暑假“圆梦蒲公英•寻访滇铜古镇”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在研学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三是加强资源保障提升学生暑期托管服务的质量。加强师资保障,吸纳专业教师55人、大学生志愿者39人志愿参与暑期托管,提升托管服务的专业性。拓宽资源渠道,统筹图书馆、国家工业遗产、文化馆、学校运动场地、教育设备等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托管服务。
昆明师专附小以劳动为载体,开展体验式劳动实践活动,加强孩子的劳动教育,树立孩子们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快乐,通过在“做中学”,让教育回归生活。学校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开发“校园低碳、环保、立体的无土栽培区域”及《科技与种植》校本课程。学校按班级配备种植区,建立具有体验感的科技种植环境,师生一起种下满园绿色。依据二十四节气时序,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由科学老师组织学生为种植的蔬菜洗苗、定植、加营养液、整理叶子等,在课程的体验中习得食物来之不易,体会现代科技,收获团队合作,种下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种子。目前学校共计种植蔬菜7348株,产量估计4000公斤左右,实现了科技种植第六期的大丰收,同学们把收获的蔬菜自主烹饪与家长共享,实现劳动课的延伸和爱心、孝心的传递。此外,学校种植的西番莲、观赏椒、长柄葫芦、水果番茄、草莓等,预计明年将迎来全面大丰收。
近年来,大理州围绕生态文明、红色教育、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等主题,结合地方实际确定一批行走线路,各中小学“一校一策”走进洱海科普教育中心、革命英烈故居、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灵活多样开展思政课教学,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理论知识,潜移默化接受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是了解洱海生态治理。仅2022年春季学期,大理市各级学校组织近2万名学生到洱海周边村落,开展以“聚力青春护洱海”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徒步生态廊道、进行科普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绿色发展的意识。二是体悟纪念馆红色文化。大理祥云、宾川、鹤庆、剑川等县都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是思政课的宝贵教材,这些地方的英烈故居和纪念馆等也成了大理思政课的现成“教室”。三是少数民族村落感受民族团结。大理州生活着白、汉、彝、回、傈僳等13个世居民族,“民族团结进步”是一条悠长的主线。漾濞县苍山西镇初级中学组织学生走进太平村民族文化展馆等,让孩子走进少数民族村落,在环境中、故事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通过历史文物唤起大众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让民族团结深入人心,增强思政教学的针对性。
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探索“弘扬思奇文化 培养时代新苗”思政课新形式。一是以《大众哲学》为钥匙,启迪心灵智慧,做到“三个好”。讲好艾思奇的故事,组织少先队员开展“讲好哲人故事 树立远大理想”思政课,把艾思奇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勇战斗、披肝沥胆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历经的艰难曲折之路讲给学生,为学生树立心中的榜样。读好《大众哲学》,党员教师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作思政宣讲,带领全体师生认真阅读《大众哲学》,提升师生哲学素养。上好《大众哲学课》,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演讲比赛、说课比赛,上好《大众哲学》并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宣讲活动。通过瞻仰故居、查阅书刊、祭扫英烈等途径寻访艾思奇、阅读艾思奇、宣讲艾思奇、感悟艾思奇,让可信可感、可亲可近的“先锋人物”走进学生心中。二是以和顺文化为载体,增强文化自信,做到两个“扣好”。“以文化人”,扣好“优秀文化扣”,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修身”的文化育人理念,结合学校乡村少年宫,组建兴趣社团,邀请和顺书法家、民间艺人进校园,推动书画、武术、藤编、舞狮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展“小导游带你游和顺”主题实践课程,充分让学生了解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强烈情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侨乡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行塑人”,扣好“文明风尚扣”,以红色研学点为平台,党员教师带领青少年走进古镇景区巷道,开展小小讲解员、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唱响古镇保护歌、发放古镇保护宣传单、捡拾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等活动,在少先队员心中播下“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种子,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和顺创建5A景区添砖加瓦。三是以红色校园文化为依托,筑牢信仰之基。学校注重红色文化引领,注重红色地标打造,在学校“爱国池”“思奇红色影院”“美德墙”等基础上,又以引“农耕进校园”再强红色教育、学“时代楷模展风采”再树精神引领、悟“党史坐标展”再红党史学习、绘“红色石头画”再敬辉煌党史,构建浓郁红色氛围,筑牢少年儿童信仰之基。坚持历史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弘扬相结合,通过“心系红领巾,做好引路人”“同心向党,共绘中国梦”“缅怀革命先烈,嫩芽茁壮成长”等主题鲜明的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围绕“我和我的祖国”“菁菁校园我的家”“我们向未来”三个大思政主题,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和实践活动,从爱党爱国、时事教育、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常规教育、暑期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方面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增强师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菁菁校园充满活力和生机,培养学生从小立志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在教师的指引下,部分班级采用知识问答方式学习党的二十大的相关知识,部分班级同学们用富有创意的手抄报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暑期实践活动成果,还有一些班级开展“我们向未来”讨论,孩子们畅所欲言,描绘出祖国、学校及自己的美好未来。学校以大思政课培养“五育并举”好少年,让每一名老师把思想教育贯彻到每一堂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塑造高尚人格。
二十三、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中心学校“抓落实,立举措”促课后服务实效开展。
学校将课后服务与落实核心素养、减轻课业负担、推进德育工作、实现家校共育等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特色课程、劳动教育、学法指导等课后服务,全力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一是高度重视科学部署。研究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工作相关制度,打造中心小学、阿盈里小学、沙马小学3个校点课后服务特色项目,其余5所完小课后服务项目百花齐放的思路。课后服务开展期间及时进行阶段性交流研讨,确保课后服务的实效性。二是家校联动共议服务。所辖8所完小结合各自实际,召开以“课后服务、共育英才”为主题的家长会。会议分校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家长委员家长会三个阶段,校长、校委会成员、各班班主任向家长详细解读课后服务政策文件并倾听家长意见。在坚持家长学生自愿、公益服务、安全至上的原则上,家长们针对课后服务发表建设性意见,对课后服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与学校签订服务协议书。三是挖掘特色百花齐放。沙马小学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邀请本村彝族舞蹈队带领全校师生学习民族舞蹈《子啦嘞》《彝族打跳歌》,阿盈里小学把阿乌兵器“大刀舞”打造成特色服务课程——大型民间舞蹈“腰鼓”,中心小学依托少年宫开展苗族芦笙艺术、葫芦丝、刺绣等多元课后服务课程。四是五育并举初显成效。沙马小学的民族舞蹈《子啦嘞》《彝族打跳歌》成为学校大课间曲目;阿盈里小学阿乌兵器“大刀舞”和“腰鼓”也舞动出青春的活力。学校不论是体育竞技、文学艺术、国学课程,还是劳动实践课程都开展得声色并茂、精彩纷呈。
一是减形式,增内涵,教学研讨呈系列化。采用“教研评一体化”校本研修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样态,实施“推磨式”备课、“引领式”问诊、“生成式”唤醒三步法,持续推进教研活动常态化开展。二是减环节,增品质,课堂教学呈模式化。持续深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活力课堂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三是减时长,增实效,作业设计呈多样化。以“作业设计多样化”为主题,各学科组、备课组积极展开实践探索,创新进行作业设计,使作业呈现多元设计、分层实施、形神兼具的新样态。四是减任务,增质量,课后服务呈综合化。围绕“基础辅导+拓展提升+温馨看护”三大领域开发课程,开设“基本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共4类、16门课程、40余个项目,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五是减负担,增体质,体育锻炼呈多元化。课间操创编了武术操、乒乓操、韵律操、绳操等,学校体育大课间热闹有序,充分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
“一引领”:引领“双减”落地,践行幸福教育。实行2+X课后服务模式:“2”:每周一、二、四、五下午利用2小时对学生进行作业答疑辅导、巩固基础,做到学生书面作业在校全部完成;“X”:每周三下午开展美术、篮球、编程、舞蹈、诵读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打造一班一特色,提高课后服务吸引力,学生“5+2”参与率达100%。“二提升”:确保“双减”实施,提升教师素养。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班级”;通过名师授课、专业书籍分享、教学研讨、“青蓝结对”、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精品课等强化校本研训,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与专业成长。“三管理”:落实“双减”工作,特色作业管理。一减:作业减量,精分层次;一增:增加体育、实践、阅读、艺术、科技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业;一批:学生作业教师全批全改;一查:学校领导班子分学段检查;一评价:创新学生评价方式;一特色:设置开放性作业,重点把学校劳动课程融入社会、家庭中。“四特色”:助力“双减”可期,增添品牌活力。遵循“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阳光学生、塑造活力教师、营建幸福校园”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生态阳光德育、生态民主课堂、生态多元课程、生态和谐家校、生态美丽幸福校园”的生态幸福教育,着力打造体育、艺术、书法、科技四大学校特色;开展“党建引领’双减’赓续幸福教育”动员会、家长开放日、大讲堂等系列活动。
学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和党史教育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用“减出来的时间”给孩子们在动脑、动手的研学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一年级《请你甩米线》,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了解和动手,让其对过桥米线进行初步了解,感受蒙自过桥米线的文化魅力。二年级《蒙之味,自中甜》,课程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师生到石榴庄园深入了解石榴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美食,感受家乡文化,增进家乡文化认同。三年级《百年过桥情,一城米线香》,学习蒙自过桥米线的烹制过程、食用方法,让学生感受过桥米线已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一份浓浓的乡愁。四年级《百年小站,谱写芳华》,让学生充分了解碧色寨的殖民史,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奋发向上。五年级《我心中的那一抹红》,将“星火查尼皮,点亮理想之光”的革命精神,延伸到革命志士为蒙自解放、发展所做出的牺牲,培养学生崇尚英雄热爱家乡的良好品德。六年级《追寻联大精神 厚植红色基因》,通过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研学之旅,让孩子们感受触摸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感悟中华文人的血性与风骨,厚植爱国情怀。
学校秉持“小学校 大教育”的理念,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工作全过程,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建立健全劳动素养科学评价体系,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一是以课程教学为着力点让劳动教育落地。开好劳动课程,增强劳动课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发挥课程教学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引领、核心、教育等功能。组建陶艺、无人机、绿色小记者、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制作、创意设计等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明确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语文课、英语课等重点渗透正确的劳动观念,数学课、科学课、美术课、体育课等学科重点塑造科学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方法,逐步形成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校园保洁、室内装饰、内务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校将学校劳动教育、家庭亲子劳动、社区志愿服务相结合,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地方资源、社会资源,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工厂,到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二是以劳动评价为落脚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学校一月一主题活动方案,完成一次“劳动清单”。“劳动清单”针对各年龄段提出评价要求,解决劳动教育难评价的问题。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劳动技能大赛、一次劳动教学案例评选、一次“劳动小能手”评比活动,创设展示师生劳动风采的舞台,及时总结劳动教育好经验、好做法,全面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
一是“压总量、控时间”,严格规范作业布置。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原则上书面作业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完成;周末、节假日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二是“调结构、做优化”,严格提升作业质量。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分年级分学科进行作业设计,做到年级学科作业统一布置、统一公示。年级备课组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集中研讨上周作业不足并优化下一周作业设计。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将学生分为a、b两层,a层学生紧扣教材侧重完成a档“基础性作业”,b层学生侧重完成b档“提高性作业”或适当“拓展性作业”。在划分层次时,先由学生自我申报,在申报时如有学生选择不符合自身学情的等级,可采用教师、家长认定相结合的方式认定等级。实施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学情可适当调整。三是“精细批 、提质量”,严格作业批改要求。坚持“有做必批”、全批全改。规范教师作业批改要求,加强教师批改、精细批改,鼓励采用评语批注、符号标注等多样化的形式反馈作业效果,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加强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长帮助批改作业。四是“群规范、助共育”,严格规范班级交流群。制定家校群管理规定,规范使用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群,确保家校群只能用于家校共育的沟通和紧急事项通告,严禁教师在班级群布置家庭作业,不让家长群成为“负担群”“压力群”,让家长群真正发挥家校共育的最大效能。
一是与学校绿色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把“尊重生命、发展个性”和“从知识中心走向生命成长”作为校本课程理念,充分挖掘、利用地方和学校优质资源,建立必修和选修两大课程模块,开创校本课程,开设70余个课程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利用每周四下午两节课的时间开展全校走班教学,师生参与率100%。课程内容涉及体育、艺术、民族文化、益智、科技、经典文化、综合实践等,让每个孩子充分参与其中。二是与学校阅读日有机融合。学校通过“一书一角一诵,一读一展一课题”“六个一”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好校园阅读工作。“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学校将每周五下午的阅读日活动与延时服务内容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好语文主题丛书和课外读物,增强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努力实现“人人爱阅读、人人会阅读、人人善阅读,让每个学生在阅读中绽放异彩”的学校阅读目标。三是与学校德孝作业有机融合。学校秉持“德润心、孝传承”的德育理念,以“做一个有道德、有教养、有规矩的人”为德育目标,全面实施“十个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每天放学回家后孩子们参与更多的德孝实践作业和亲子体验活动。通过家务劳动、课外阅读、亲子活动等享受生命成长的乐趣。
学校下辖的12所中小学是典型的偏远农村地区中小学,其中3所为山区小学。学校克服资金、设备设施和教师资源不足的现实矛盾,2021年秋季学期以来12所学校全部顺利开展课后服务,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一是立足实际,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学校采取“一场两用、一室两用、一师两用”的策略,有效保证课后服务顺利开展。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运动场、教室、各功能室、劳动基地,保证课后服务有场地使用;充分利用好音体美设备、电子白板、图书、音响系统等,保证课后服务有设备器材使用;充分利用好教师资源,发挥教师在泥塑、竹编、草编等方面特长,挖掘教师潜力,让每一个教师都投身到课后服务之中;发动家长当课后服务的志愿者,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二是积极探索,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形式。要求下辖各中小学将“5+2”分解为“5+1+1”,即每周服务5天,每天服务2小时,第一个“1”是1小时课业辅导,第二个“1”是1小时课外活动。为解决寄宿学生、留守学生“三点半”后的接送和看顾孩子困难问题,积极探索其他时间段的课后服务。例如大仓镇团结小学以“早到可入校、入校有事做、午餐有服务、午休有监护,放学有指导、发展兴趣点,住校有安排、生活有保障”为工作目标,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和学生家长需求开展早到服务、午间服务、放学服务、住校服务。对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亟需服务群体,给予特别的辅导帮助。三是五育并举,积极创新课后服务内容。将课后服务内容分为德育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劳动类、地方特色类六大类。其中,德育类的课后服务内容包括唱红歌、传统节日活动、传统经典诵读、传统经典阅读、学雷锋活动、传统德育活动、组织观看德育片等;体育类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丢沙包、体育游戏等;艺术类包括音乐、舞蹈、歌舞剧、美术、书法等;科技类包括组织收看科幻片、纪录片、学习科技小魔术等;劳动类包括种植、养殖、家务劳动学习等;而最具创新性的是地方特色类,指的是不同学校结合当地民俗传统自主创新、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例如泥塑、嘘嘘哨、竹编、打草墩、草席、山区彝族刺绣、打歌、吹唢呐、吹芦笙、吹树叶等传统技艺的学习。实现当地学习资源的合理整合和有效利用,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习俗,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十一、昆明市官渡区福德中心学校做强做优“四维立体课堂”保障“学足学好学实”。
一是以“五育并举”为特征的“校内课内”课堂。立足课堂,重点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习得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保证在校作业质量,提高在校学习效率。坚持基础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相结合、个性化作业与合作性作业相融合、必做题作业与选做题作业相组合,申报实践并成功结项昆明市重点课题“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古文群文阅读策略研究”“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假期作业优化”。二是以“多元发展”为特征的“校内课外”课堂。结合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展主题整合式实践活动和项目研究式体验活动,开设了64个跨年级的校级社团,融入自主阅读、艺术观赏、体育健美、特长训练、劳动技能、非遗传承等板块,内容包括油彩童画、趣味陶吧、快乐体操、滑轮社团、主持播音、手工编织、思维风暴、科技探索等,拓宽课后校园生活,赢得学生普遍欢迎。三是以“因地制宜”为特征的“校外课内”课堂。如“文育福”——小古文群文阅读课程,由语文老师团队开发,每周“一会一课六赏析”已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翰养德”——传统文化与书法课程,外聘两位书法家到校执教书法课,每周一节课,面向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高度认可;“健立美”——足球微课程,每周每班一节专业足球课将“阳光、坚韧、尊重、卓越”的球队精神传递到了全体学生心间,“足球梦想”主题大课间荣获云南省阳光体育大课间一等奖;“菌展志”——野生菌研学课程,结合学校毗邻木水花野生菌市场和很多家长在市场工作的实际,开设野生菌亲子研学课程,成功创建昆明市唯一的野生菌科技创新实验室,获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校本课程。四是以“家校共育”为特征的“校外课外”课堂。学校通过家访向学生家长宣传“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和“课后延时服务”等。疫情居家期间,通过线上家访了解特殊儿童尤其是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的生活、学习状态,给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暑期期间,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对学生家中及家附近环境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提高家长的安全监管意识。从校内到校外,学校和家庭逐步形成统一认识,构建起默契的“家校和谐新关系”。
保和梨花寨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学生156人,教职工仅16人,在师资力量薄弱的前提下,学校探索因地制宜的延时看管思路,不断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一是做好基础辅导解决家长辅导难问题。将基础课程辅导列为课后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待优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学困生取得进步;学生书面作业基本在校内完成,有效解决家长辅导难问题。二是激活“内驱力”丰富兴趣课程。学校教师挖掘自身技能,先后开设了篮球、象棋、朗诵、书法、阅读等延时课程。有的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开设烟盒舞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烟盒舞成为“一校一品”特色课程;有的教师考虑竖笛价格便宜且简单易学的特点,开设竖笛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三是种好“口粮地”劳动实践赋能“双减”。学校发挥农村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天然的资源优势,整合改造教室后的闲置土地,开辟出种植实践基地,每个班级承包 1 块自己的“口粮地”和4块果园种植基地,孩子们利用综合实践课和课后服务时间亲身参与劳动实践,在劳动中认识自然规律,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十三、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中心学校聚焦作业设计“四走向”促进“减负提质”。
如何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的前提下让学习质量“不降反升”,大麦地中心学校聚焦作业设计,设计“少、精、准、活、趣、效”的精品作业。一是设计分层,从单一走向多样。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以“基础训练”“综合运用”“拓展创新”为框架,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点,从数量、难度、完成方式、完成时间四个维度分层设计作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二是拓宽思路,从封闭走向开放。 倡导学科融合,将多学科知识渗透或串联,设计整合性项目式作业。注重学段衔接,根据低、中、高段同一类型题目的不同要求,形成序列化作业体系;体现家校协作,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提升作业实效;实现形式开放,采用说、唱、演、画等形式,增强作业趣味。三是统筹管理,从班级走向年级。学校成立作业设计中心,建立作业资源库,实行“年级+班级”“统一+灵活”的作业共享模式,每一份作业都经历“个人试备、集体创编、个性实施、反思精炼、收集入库”五大流程,在作业循环使用中,老师们再精选、组合、改编,不断更新充实作业题库。四是融入社会,从课堂走向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合理安排课余、周末、节假日时间,结合五项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从学校走向街道、社区、乡村,通过实践反馈卡进行多元反馈。
一是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利用午自习、晚自习时间开展作业指导,学科教师对学生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答疑,学生可以自行完成作业、开展小范围自主讨论或向教师一对一请教,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作业按质按量完成;每周定期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理清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设计分层作业等。二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学校根据实际制定睡眠管理具体措施,合理安排上午、下午上课时间和晚自习时间,保证每天1小时午睡时间和至少8小时连续夜间睡眠时间,午睡期间值日教师全程监督管理,学生课堂学习精神十足,学习效率相应提高。三是抓好体育大课间实效。学校统筹用好场地和专业教师资源力量,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初三年级围绕体育中考项目进行训练,初一初二年级以激情早操、韵律操、武术等运动为主,保证各年级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四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针对大部分学生写作差、书写质量差的现状,学校每周日晚上开展集体阅读和集体书法活动,由具备书法特长的语文教师传授指导,同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穿插阅读和书法训练,着重从培养热爱阅读、书写规范的习惯出发,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一是“一研一培”加强学习促提升。旧县小学在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上下功夫,持续开展“推门听课”,各学科教研组开展“课例研修”,各年级组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认真上好示范课、优质课,推行“自主学习、展示汇报、点拨提升、巩固练习、课后反思”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一管一提”减负提质促落实。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作业布置、批改、反馈等进行检查评估,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书包不回家”行动,鼓励学生在校完成作业,由各学科老师轮流看护和辅导;尊重个性和差异,分层设计基础常规作业、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构建“基本作业+弹性作业+实践作业”模式,学校定期开展作业展示和展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三是“一基一特”两个服务促发展。抓好基础服务,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指导学生书写规范、做题正确,辅导帮助学困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丰富特色服务,在放学后的第一课时开设体育、音乐、美术、综合等四大类共17个兴趣活动小组,服务项目由学生学校双向自主选择。四是“一家一校”家校共育促成长。旧县小学健全家校教育工作制度,通过分层分批召开三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培训讲座、家长委员座谈会、家访等常态化活动,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成才观,帮助家长“思想减负”,理性对待校外培训,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