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玉溪峨山:拎稳“菜篮子”“种”出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5日 14:39:15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化念镇乘借热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之“东风”,通过党建引领、科技支撑,重点发展了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强的蔬菜生产种植基地,引领全镇蔬菜产业加速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真正让“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助推乡村振兴。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依托丰富土地资源和交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打造规模化设施蔬菜种植,从最初单一品种种植发展到现在多品种种植,形成了番茄、辣椒、黄瓜等特色蔬菜种植体系,为乡村振兴铸就“新引擎”,注入了“新动能”。当前,在优化了蔬菜产业发展结构的同时,种植的番茄、枇杷、辣椒等果蔬,产量高、效益好,有效拓宽了种植户的增收致富渠道。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化念镇坚持“党建+产业”,实行网格化分类管理,引导在外经商、创业等流动党员反哺家乡,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为家乡发展开拓空间。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旗同步插到哪里”的原则,鼓励党员参加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群众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努力形成“党建引领、产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格局。“今年的辣椒长势非常好,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希望,我希望更多的父老乡亲能参与到规模种植当中来,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走上致富之路。”党宽社区副书记徐涔涔说。在蔬菜农业发展势头正猛之时,化念镇立足实际补齐短板,以更厚的底子支持大棚蔬菜产业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规模发展。化念镇蔬菜大棚种植一直受限于蔬菜种植技术、种植观念和种植结构的约束,蔬菜种植规模虽然大但产量低、品质不高、价格不稳定。经政府总牵头、农户广参与模式反复论证,探索出一条“改善热区基础建设—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发展高效蔬菜产业”的新路子。为改变种植户传统种植观念,把专家“请进来”,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传授先进科学种植技术;带种植户“走出去”,组织种植户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的大棚蔬菜种植经验,科学育种和选购优良种子相结合,为大棚蔬菜种植赋能增效,积极宣传引导改变散户种植销售的经营模式,利用合作社形成规模经营,实现村民与村集体同增收,逐步实现蔬菜种植结构调整。

  下一步,化念镇将积极以优质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蔬菜生产能力,朝着“规范化、规模化、订单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

  云南网通讯员 刘瑞

责任编辑:杨吉娟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