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通报表扬了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曲靖市聚焦产业链延伸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入选全国被表扬的60项典型经验名单。这无疑是对曲靖市发展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实效的一种肯定。
近年来,曲靖市一手抓煤化工、冶金、农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等新兴产业落地投产。老工业重镇热土迭新,曲靖经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链上发力
“我们上游衔接石化、煤化工业企业,下游连接电解铝企业,走的是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发展之路。”在索通云铝炭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通云铝)阳极炭素焙烧车间,焙烧炉的热气不时袭来。索通云铝副总经理王国义告诉记者,阳极炭素以石油化工废渣石油焦为原料,以煤化工副产品煤沥青为黏结剂,以富余焦炉煤气为燃料,加工后用于电解铝生产。
索通云铝90万吨阳极炭素项目就坐落于曲靖市沾益工业园区花山片区。这里是曲靖最老的工业基地之一,煤化工产业曾繁盛一时。而在花山片区重焕生机的“复活链”“成长链”中,索通云铝就是一个“样本”,承上启下。
索通云铝主要使用的几种原料,都在花山片区和附近的园区。生产阳极碳需要的铝产品,由附近的白水片区和富源工业园区两个铝厂供给;焦炉煤气由一墙之隔的珠江集团提供,并自建管道输送;煤沥青由珠江集团、曲煤焦化、卓扬工贸提供,均为“邻居”产品。其项目形成绿色水电铝、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相关服务产业为一体的循环、低碳、环保产业链。
索通云铝的炭素材料还可以作为上游产品配套给新入驻的德方纳米。
由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花山片区投资建设的年产2万吨补锂剂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项目弥补了国内外正极补锂剂市场空白,将进一步推动地区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而与索通云铝相似,率先入驻的云南能投硅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能硅材)也与花山片区传统煤化工形成了产业耦合。其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配套项目以甲醇、纯碱、氢气和云能化工工业硅、盐酸为主要原料。相邻的曲煤焦化每年就要为云能硅材提供11万吨左右的甲醇。据悉,在推进项目的同时,云能硅材还并购上游工业硅企业并引进下游企业,打造全产业链,以建设西南地区具有优势竞争力的有机硅产业集群。
园区支撑
近年来,曲靖坚持把园区作为推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以集群化、低碳化、数字化、高端化为方向,持续提升园区发展质量。除了曲靖经开区的硅光伏产业和新能源电池产业外,曲靖在沾益片区和富源产业园主要布局发展绿色水电铝一体化产业,在陆良、宣威、罗平产业园布局发展生物资源加工产业等,园区经济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在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曲靖经开区),“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蓝图已绘就。在硅光伏产业园的规划中,围绕“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全产业链,将发展硅棒、切片、电池片、组件及光伏发电系统以及金刚线、光伏背板、电池设备等。目前已引入西安隆基、晶澳科技、阳光能源等全球光伏行业龙头企业3户,配套企业5户。
走进晶澳曲靖基地的展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板组件等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落户曲靖以来,晶澳科技连续实施多期项目投资,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不久前,晶澳曲靖三期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为曲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曲靖经开区抢抓新能源电池产业变革机遇,紧盯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产品优势,在西城片区规划建设12平方公里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着力构建“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全产业链,建成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如今,按照全链打造、园区聚集、龙头带动、亲清共赢思路,曲靖市加快构建以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有机硅新材料、稀贵和液态金属、高端钢材深加工、高端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烟草6个百亿级产业,高端食品、文化旅游2个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曲靖建立重点产业“链长制”,每条产业链由“一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一个牵头单位协同、一个工作专班负责”,定期调度、精准服务。梳理“3+6+2”产业重点支撑项目273个,制定完善现场观摩、开工点评、现场办公等制度,市级财政安排1亿元前期工作经费,根据项目推进等情况按季考核兑现,激发抓产业项目的积极性。
在做好招商服务方面,曲靖市更是选派懂经济善招商的精兵强将充实21个招商专班,围绕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开展精准招商,全程提供贴心服务。多措齐举,推动产业不断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曲靖市已初步形成了“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全产业链的绿色硅光伏产业,全市建成和在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345万吨、占全国产能的31.3%,建成和在建硅棒及切片产能80GW、占全国产能的18%。
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