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曼东山村以服务群众为“支点”,以强基固本为“杠杆”,以开拓创新为“动力”,坚持党建赋能咖啡产业发展,通过“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嵌在产业中”,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群众的水平,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实现了基层党建与咖啡产业发展的互动双赢。
2021年,曼东山村“两委”班子认真分析研究,从思茅农商行云仙支行贷款70万元,班子成员贷款40万元,收购了原蓝鲸咖啡加工厂,通过村党总支领航,聘请咖啡专家合作经营的方式,辐射带动骂木村、挖令村、坝塘村4868亩咖啡产业发展,通过加工和销售咖啡豆获取收益,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型村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曼东山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投入68万元对收购的咖啡厂附带600亩咖啡基地实施提质改造,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标准生产管理,推进周边4868亩咖啡地的提质改造,坚持党建赋能咖啡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同时,新采购一批加工设施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水平。
积极探索标准化咖啡庄园建设,努力构建“基地——加工厂——品鉴体验中心”的发展格局,完善“党组织+经济联合+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以咖啡厂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对咖啡鲜果进行收购、加工和销售,构建新咖啡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云仙精品咖啡”品牌。
“我们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提质增效。对低产咖啡园进行绿色化、标准化、设施化提升改造,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标准生产管理,有力推进咖啡基地提质增效。精细管理。对咖啡园进行更新品种、空地补种、嫁接改良、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提升改造,实现品种优质化、栽培立体化、管理标准化要求,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精品咖啡率,提升咖啡产量。产业链延伸。建设咖啡体验中心,实现咖啡产业三产融合,建立自己的咖啡品牌,不断建链、延链、强链,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发动群众,形成‘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宜游、宜居、宜吃的精品咖啡庄园。绿色环保。争取项目支持,采取污水处理设备更新、废水集中处理、鲜果加工方法改良等方式,打造绿色环保咖啡示范基地。”曼东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张文学说道。
驻村第一书记刘春华表示:“依托曼东山咖啡加工厂,解决了骂木片区咖农销路瓶颈问题,咖农可以直接把咖啡鲜果卖给咖啡厂,咖啡果变成了村民‘致富果’,不再为咖啡销售犯愁。目前,我们已收购咖啡鲜果180吨,今年预计收购咖啡鲜果1000吨以上,加工咖啡豆达200吨左右,带动周边咖农稳步增收,把咖啡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云南网通讯员 鲁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