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党代表的笔记本】朱有勇: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4日 18:00:00  来源: 云南网
本期亮相代表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朱有勇

党的二十大代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荣誉校长

  10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胜利闭幕。翻开笔记本,一起看看朱有勇院士的二十大时光——

  4年前,朱有勇院士把老乡种出来的土豆,带到人民大会堂现场推广,他也因此被称为“土豆院士”。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朱有勇院士又带来了新成果,他和团队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

  10月16日上午,在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中,朱有勇院士介绍了自己的“硬核”成果——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水稻上山’很受农民的欢迎,今年,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人均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成功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饭碗牢牢地端在了我们自己的手中。”

  朱有勇院士表示,“水稻上山”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扎根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科技创新,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结束“党代表通道”的采访,朱有勇院士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履职工作中去,在深入研读报告后,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朱有勇院士也谈了自己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了深远的谋划,尤其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论述,令人心潮澎湃。”朱有勇感慨,过去10年,云南在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举例说,最近连续3个院士增选年份,云南有7名高层次人才成功当选两院院士,实现历史性突破,在推动地区科研水平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有勇院士认为,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下一步要重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不能让论文和成果“锁在柜子里”。要积极发力,出台更多政策措施,让科研成果转化有机制、有渠道,让更多创新成果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10月22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闭幕。朱有勇院士说,要把大会的精神带回去,带到自己驻扎的村子去,带到广大群众中去,撸起袖子好好干,用科技为农业发展助力。

  ·朱有勇团队:盼农民人人有技能 家家收成好

  朱有勇院士在党的二十大期间的采访发言,让科研团队成员们感触颇深。

澜沧县竹塘乡的杂交稻旱种项目核心样板示范区喜获丰收。通讯员 苏锟 摄

  2015年底,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来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村民小组。从此,团队扎根基层、扎根农家、扎根扶贫一线,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让农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有好收成。》》》阅读全文

 

  ·澜沧县竹塘乡:“土豆院士”的土豆又开种

  朱有勇院士在北京认真履职,澜沧县竹塘乡的村民们也在撸起袖子加油干!

  入秋,旱种稻谷收割后,澜沧县竹塘乡的土豆又开种,原来的“冬闲田”又变了“农忙田”。

  据介绍,依托中国工程院的强大科技人才力量,在朱有勇院士的带领下,云南农业大学专家及县、乡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澜沧县竹塘乡提前规划秋冬农业生产计划,2022年计划种植冬季马铃薯625亩(其中募乃村204亩,云山村421亩)。

“土豆院士”的土豆又开种,竹塘乡 “冬闲田”变“农忙田”

  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一组张里强激动地说:“我家今年计划种植11亩冬季马铃薯,多亏朱院士和专家们给我们发放种薯,教我们种植、防虫、除草等技术,我相信明年我家的冬季马铃薯又会获得大丰收。”》》阅读全文

 
 
 

 朱有勇院士针对云南山多地少的特点,围绕“水稻上山”的目标,带领团队驻守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创新解决了水稻旱地分蘖、旱地除草两个技术难点。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旱地水稻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有效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自信和底气。

科技创新是解决吃饭的根本出路,要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把实验室建到田间地头,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用数字化创新为现代农业赋能,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飞跃,推动粮食产业全链条优化、全方位提升,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奠定优质丰收的强大支撑。》》》阅读全文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策划:刘晓颖 锁华媛

统筹:黄红文 唐薇

执行:罗蓉婵 吴珺 张正 李洁

记者:左超 张寅 李翕坚 瞿姝宁 杨猛 陈鑫龙

通讯员:鲍茜茜 舒燕珍 杨梓

编辑:张潇予 周然(实习)

设计:陈洪涛 李亭亭(见习)

 

相关新闻:

【党代表的笔记本】秦选: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工人力量

【党代表的笔记本】张桂梅:我看到了更美好的教育远景

【党代表的笔记本】普玉忠:我们的日子会更好

【党代表的笔记本】李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代表的笔记本】高德荣:丰收喜悦传北京

【党代表的笔记本】李娜倮:歌唱幸福新时代

【党代表的笔记本】李桂科:日子更好 山乡更美

【党代表的笔记本】谢成芬:新征程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党代表的笔记本】冯伟珍:咱们工人有力量有前途

责任编辑:吴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