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朱有勇
党的二十大代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荣誉校长
10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胜利闭幕。翻开笔记本,一起看看朱有勇院士的二十大时光——
4年前,朱有勇院士把老乡种出来的土豆,带到人民大会堂现场推广,他也因此被称为“土豆院士”。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朱有勇院士又带来了新成果,他和团队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
10月16日上午,在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中,朱有勇院士介绍了自己的“硬核”成果——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水稻上山’很受农民的欢迎,今年,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人均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成功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饭碗牢牢地端在了我们自己的手中。”
朱有勇院士表示,“水稻上山”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扎根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科技创新,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结束“党代表通道”的采访,朱有勇院士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履职工作中去,在深入研读报告后,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朱有勇院士也谈了自己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了深远的谋划,尤其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论述,令人心潮澎湃。”朱有勇感慨,过去10年,云南在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举例说,最近连续3个院士增选年份,云南有7名高层次人才成功当选两院院士,实现历史性突破,在推动地区科研水平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有勇院士认为,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下一步要重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不能让论文和成果“锁在柜子里”。要积极发力,出台更多政策措施,让科研成果转化有机制、有渠道,让更多创新成果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10月22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闭幕。朱有勇院士说,要把大会的精神带回去,带到自己驻扎的村子去,带到广大群众中去,撸起袖子好好干,用科技为农业发展助力。
·朱有勇团队:盼农民人人有技能 家家收成好
朱有勇院士在党的二十大期间的采访发言,让科研团队成员们感触颇深。
2015年底,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来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村民小组。从此,团队扎根基层、扎根农家、扎根扶贫一线,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让农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有好收成。》》》阅读全文
·澜沧县竹塘乡:“土豆院士”的土豆又开种
朱有勇院士在北京认真履职,澜沧县竹塘乡的村民们也在撸起袖子加油干!
入秋,旱种稻谷收割后,澜沧县竹塘乡的土豆又开种,原来的“冬闲田”又变了“农忙田”。
据介绍,依托中国工程院的强大科技人才力量,在朱有勇院士的带领下,云南农业大学专家及县、乡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澜沧县竹塘乡提前规划秋冬农业生产计划,2022年计划种植冬季马铃薯625亩(其中募乃村204亩,云山村421亩)。
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一组张里强激动地说:“我家今年计划种植11亩冬季马铃薯,多亏朱院士和专家们给我们发放种薯,教我们种植、防虫、除草等技术,我相信明年我家的冬季马铃薯又会获得大丰收。”》》阅读全文
朱有勇院士针对云南山多地少的特点,围绕“水稻上山”的目标,带领团队驻守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创新解决了水稻旱地分蘖、旱地除草两个技术难点。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旱地水稻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有效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自信和底气。
科技创新是解决吃饭的根本出路,要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把实验室建到田间地头,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用数字化创新为现代农业赋能,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飞跃,推动粮食产业全链条优化、全方位提升,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奠定优质丰收的强大支撑。》》》阅读全文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策划:刘晓颖 锁华媛
统筹:黄红文 唐薇
执行:罗蓉婵 吴珺 张正 李洁
记者:左超 张寅 李翕坚 瞿姝宁 杨猛 陈鑫龙
通讯员:鲍茜茜 舒燕珍 杨梓
编辑:张潇予 周然(实习)
设计:陈洪涛 李亭亭(见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