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针对干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意识不强,基层党组织、干部人才队伍作用发挥还不够到位等问题,制定出台11条措施,为优化营商环境配上党建引领这把“金钥匙”,努力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共同抓,定期调度工作情况,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或专项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行政审批部门、窗口服务行业,围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开展349次理论中心组学习、4450次“三会一课”、2630次“主题党日”,深入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等政策法规和各级领导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为什么、我为营商环境做什么”“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事关营商形象、个个都有营商责任”学习研讨330次,推动思想解放、政策创新、服务提质。
云南临沧为优化营商环境配上“金钥匙”
把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校)主体班次必修课程,共组织1批次2612人次培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专业能力。选派14名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6名干部到省级及以下发展改革、工信、商务、投资促进、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海关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职能部门挂职锻炼。临沧市委组织部与昆明市委组织部签订了《干部学习锻炼对口帮扶备忘录》,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旅游项目运作等10个方向,在完成第一批选派101人的基础上,计划于年内选派98名科级及以下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到昆明市相关职能单位挂职锻炼。选派2名党政机关干部到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服务锻炼,选派1名国有企业人员到党政机关学习实践。把民营企业家教育培养列入干部人才培养计划,选派133名民营企业家到省内外对口单位(企业)学习锻炼。
建立市、县(区)级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定期收集通报市管领导干部服务企业工作情况,形成干部积极联系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全市共有320名市、县(区)级领导挂钩联系646户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事项194个。制定出台《临沧市选派干部服务民营企业办法(试行)》,采取定期选派和按需选派两种方式常态化选派干部服务民营企业。全市共选派服务企业干部783名,服务企业2974个,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4385个。
着力构建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生态,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人才保障。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人才服务“一站式”窗口,优化人才服务管理,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户籍办理、工商、税务、金融、科研、医疗保健、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绿色通道服务,给予5至4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补助。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院士(专家)工作站制度,由市级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14个获得省级认定的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和1个院士科创中心。实行“一企一策”“一企一案”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措施,创新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人才“双向互聘导师”制度,完成企业新型学徒制学籍注册1352人,年内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878人次。制定出台人才服务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明确企业在加大产业技能人才自主培养、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力度、支持企业发挥用人主体作用等方面的支持措施。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民职业化脱产化“证书式”技能培训3641人次,新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440人次。
注重在优化营商环境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活优化营商环境的“源头活水”。2022年以来,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政务服务、项目建设一线考察识别处级干部20名,提拔使用14名;考察识别科级干部316名,提拔使用96名;在市、县(区)党政班子中配备78名熟悉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建设、项目建设工作的干部。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赋能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府工作部门设立行政审批科,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专设营商环境科,增加发改、工信、交通、商务等重点职能部门机构编制15名,批准使用科级领导职数93名。抓基层党建促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党建引领、支部先行、党员表率,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大动力。
云南临沧为优化营商环境配上“金钥匙”
鼓励支持行政审批单位、窗口服务单位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以机关支部带动企业支部加强党的建设,以企业支部促进机关支部做好服务工作;指导督促各部门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设置“党员先锋岗”920个,“党员责任区”548个,以亮党员身份、亮服务标准、亮岗位承诺,比服务、比作风、比业绩,党员评、群众评、支部评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为载体,抓窗口、转作风、树形象,争创人民满意的服务机关;坚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和直报点制度,调整完善市委“两新”工委委员单位党建工作联系点20个、直报点17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391个,每季度深入非公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开展“送政策解难题、送服务促发展、送温暖强信心”活动,把政策服务送下去,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云南网记者 吴沛钊 通讯员 李美强 康文明 洪应莲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