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经验与成就,深刻回答了在新时代怎样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应当构建什么样的国际传播战略格局,如何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国际传播的主线和统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作为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国家队,中国外文局始终致力于向国际社会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目前,该著作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6月,中国外文局建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中英文专题网站,展示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2021年10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举办前夕,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合举办了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向世界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部COP15执委办领导指出:“洱海论坛是COP15的重要遗产和重大成果”。
多元主体协同协作,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这是在我们已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的基础上,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顶层布局提出的更具宏观性、系统性和目标性的更高要求。
2020年以来,中国外文局全面推进“三重”创新,系统谋划,整体“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所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成果。中国外文局按照中央对国际传播工作的部署,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形成了高端外宣服务、对外出版发行、媒体国际传播、中外人文交流、外宣研究咨询和行业协同协作等业务领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国际传播新格局,综合性国际传播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中国外文局于2022年1月19日启用“中国国际传播集团”的对外名称,标志着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事业进入新阶段。
树立全球视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遵循。以既体现中国话语表达特征,又易于国际受众理解的叙事逻辑,讲述中国的发展成就、阐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在中国实践中阐释中国特色理论,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内容。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富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中国故事,又需要生动多彩的叙事方式,更需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以全球化的视野,寻求中国价值与全人类价值的共通性,寻求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寻求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人类共情,实现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融通中外。
中国外文局成立70多年来,用几十种语言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翻译、研究、传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具有特色的国际传播专业优势。近年来,中国外文局不断深耕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和实践,形成“中国关键词”等一批话语创新成果,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提升国际传播智慧效能
近年来,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技术迭代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国际传播创新升级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方向。应加快构建上下贯通、内外连通、多维联动、多元立体的国际传播生态,形成多渠道传播的叠加效应,积极运用新技术、调动新力量、创新新内容、打造新渠道、建设新载体,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中国外文局与法国国际电视五台等国际机构共同举办了“和平·友谊·爱”冬奥新春音乐会。运用技术赋能,中法两国民族音乐“同台”演绎,参演艺术家“隔空”对唱。音乐会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奥运精神、冰雪文化巧妙融入音乐之中,通过体育和音乐等跨越种族、宗教、语言的人类共通话语,向世界人民传递和平讯息,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专场节目之外,中法媒体还将音乐会台上台下、幕前幕后的生动故事进行碎片化传播,综合用好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社交传播等手段,进一步提升了国际传播效能。
【陈实 作者系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