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就《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问: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意见》《办法》《措施》)3个文件。外界普遍认为,这3个文件“干货”多、措施实、支持力度大。请介绍一下出台这3个文件的考虑。
答: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和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突出重点,深化改革,优化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省人才事业“家底薄”“基础弱”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全省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流失严重,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载体薄弱,与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政策制度僵化,主要表现在“三难”:人才引进难、作用发挥难、成果转化难。
为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以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担当,会同有关部门“走出去”赴省外学习取经,“沉下去”到省内各州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各方意见、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广泛共识,制定出台了《意见》《办法》和《措施》。《意见》突出战略思维,对新时代云南人才工作作出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谋划思考和顶层设计。《办法》注重整合提升,对原来省级人才计划进行迭代升级,在创新突破的同时,保持人才政策的延续性,夯实区域性人才中心建设基础。《措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问题短板,全面激发产业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总的来说,3个文件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有机一体,既充分体现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强烈渴求,又充分彰显省委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的主要特点。
答:一是在人才专项上,删繁就简、整合优化。将省级人才计划专项精减为11个,实现个人和团队、全职和柔性、高端和青年全覆盖支持,着力克服“人才帽子满天飞”现象。二是在条件设定上,服务大局、支撑产业。锚定省委、省政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科学设定人才培养、引进对象条件,着力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三是在政策保障上,对标周边、创新突破。在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的基础上,集成创新、大胆突破,在经费支持、柔性引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已略高或持平周边省(区、市)。
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一个专项就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配套一个细则,是充分运用项目工作法的具体表现。
问:据了解,相比过去的人才计划,“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有了很大突破和创新。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现了10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科学设置申报资格条件。着眼破除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问题,对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5种特殊情形人才,免于形式审查,报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后,直接进入专项评审。
二是实行人才举荐认定制。坚持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一方面,领军企业认定的高层次产业人才,经专项主管部门审核、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后,直接列入相应专项给予支持;另一方面,3名及以上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可联名推荐1名人才,免予形式审查直接进入专项评审。
三是推行“同一成果不重复使用”原则。同一人才一个年度内只能申报一个个人(团队)专项,同一成果不得申报更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后,在培养支持期内不得再申报州(市)或其他省级部门、行业领域的人才计划。
四是建立“离岸申报”机制。云南省域外科研团队承诺在云南转移转化项目成果,可离岸申报最高获得30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吸引集聚用好天下英才。
五是项目经费采取“竞争性支持”。改变过去人才头衔和项目经费同步支持方式,项目经费支持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支持体系,确保人才经费投入效益最大化。
六是优化人才培养支持模式。除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外,其余专项人才只在5年培养期内发放特殊生活补贴,避免部分人才一旦入选省级人才计划就“躺平”,激发人才积极创新创业、向上向好。
七是实行“长周期考核”。着眼切实为人才松绑,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将“一年一考核”改为“长周期考核”,推行项目经费“包干制”管理,经费使用进度不按年度考核,项目通过验收后,结余资金留归承担单位使用,优先满足原人才(团队)科研需求。
八是推行“学术承诺制”。建立退出机制和诚信公告机制,对弄虚作假骗取入选资格的,5年内不得申报云南省内任何人才项目和科技项目,强化学术道德、科研诚信建设,严肃查处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
九是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对入选人才发放“兴滇惠才卡”,提供政务、金融、科研、医疗等方面优质服务。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特殊生活补贴、培养激励、研修访学涉及的支持经费,视同省级奖励。
十是滚动项目经费支持。基于人才成长成才和创新创业需要,各专项入选人才(团队)在培养支持期内业绩突出、成效显著,支持期结束后仍需进一步支持的,可继续申报获得项目经费支持。
问:省委、省政府专门针对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制定出台《措施》,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滇之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此次出台《措施》,主要基于以下3点考虑。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紧紧围绕云南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坚持人才服务产业发展主基调,注重人才制度和政策的精准性,依托重点产业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中的产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高端偏少、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精准性、突破性、竞争性强的10条措施。
三是突出集成创新。对僵化滞后的政策进行调整重构,力求在纵向上更新理念、创新突破;对发达省区的经验进行集成创新,力求在横向上彰显优势、竞争可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云南味。
问:《措施》在政策设计上有什么亮点?最具创新性、突破性的政策点有哪些?
答:《措施》是人才支撑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具体抓手,围绕搭平台、活机制、优环境、给政策,学习借鉴先进省份做法,引导广大人才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
一是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省级特色创新平台、高水平创新研发机构,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我省“链主”企业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
二是激活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精准引进产业急需人才,加强产业人才自主培养,赋予“链主”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权,建立特殊产业人才“一事一议”评价办法,下放产业人才职称评审权,加大技术创新、专利发明、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实际贡献等在产业人才评价中的权重。
三是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加大省级人才计划对产业园区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到“链主”企业任“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发挥企业用才主体作用,实施“人才安居三年行动”,全面构建宜业宜居的人才生态。
四是提升人才政策保障能力,聚焦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新高地和区域性人才中心建设,实施人才对外交流提质行动,建设“中国・昆明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多语言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实施产业人才海外交流合作计划,提升“留学云南”品牌,强化人才政策支撑。
问:贯彻落实好这些文件有什么具体的安排部署?
答:我们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印发《贯彻落实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把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3个文件,具体分解为131项工作任务,采取“月调度、季报告、半年总结”的方式,一项一项推进、一件一件落实。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已经印发了“兴滇英才支持计划”16个实施细则,所有项目申报评审将于2022年4月启动,敬请广大用人主体和人才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