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结束后,西双版纳州各族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为更好地开展民族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玉坎嫩表示,民族团结事关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疆稳固,西双版纳州将按照省委统一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民族工作,协调好民族关系,从“六个新”上着手,奋力开创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加大宣传力度,为强化思想引领打造“新引擎”
加强思想引领,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正确把握民族工作中的重大关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民族工作,推进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工作重点,为加快经济发展释放“新动能”
大力实施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兴边富民”工程等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产业培育发展力度,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创业就业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拓展新的载体,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开辟“新渠道”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核心课程,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班,开展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活动,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深入挖掘、整理、宣传如周总理与西双版纳各族群众欢度泼水节、召存信老州长与民族团结誓词碑等一批西双版纳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故事,争取编纂《西双版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谋求新的突破,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新平台”
坚持全域创建,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活动,深入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共建联创和协同创建联盟,命名一批州、县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申报一批省级、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示范单位。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建设引领工程,把沿边48个行政村创建成为不同层级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程,制定推进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方案。成立西双版纳州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动员社会各界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为人才队伍建设挖掘“新潜力”
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优化结构、形成梯队。结合州情实际,完善人才招录、引进、留用、工资待遇等,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行业专项人才,为民族工作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加大普法力度,为民族事务治理注入“新活力”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坚持依法治理,不断提升工作科学性和精准性,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防范重大风险隐患,全面加强边境管控,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守住民族领域安全底线,全力维护全州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
云南网记者 徐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