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对外开放 >> 正文
COP15|夜游云南民族村:感受多元民族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5日 10:32:42  来源: 云南网

  10月14日晚,在COP15“遇见最美昆明”夜游民族村活动中,来自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等国内20多家媒体的60多名记者以游客的身份打卡云南民族村,体验夜景盛宴,感受多彩云南。

  在傣族孔雀部落,实景演艺《吉祥傣乡》配以“天火降·神鸟现·万物生·雀之舞”四大篇章全息沉浸式还原傣乡的原生状态,别出心裁的表演形式让不少记者直呼过瘾。“太炫酷啦。”新华社记者曹槟一边用手机记录着演出的精彩瞬间,一边说:“将先进的声光技术和各民族特色文化有机结合,颇具巧思,可以说是文旅融合的一次成功创新。”

  今年10月1日起,云南民族村利用景区夜间环境条件及多媒体科技展示方式,以“流光溢彩夜更美”夜游活动作为景区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围绕COP15主题,将云南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生物多样性融为一体,全新打造民族文化光影主题乐园。

  “在大会采访了几天,今年来到民族村,无论是从生物的多样性还是文化的多样性来说,都给人特别好的感觉。”在青龙部落,体验了德昂族“猎兽谷”摔陶罐击打怪兽来祛除厄运的民俗文化后,中国日报社记者刘玄十分激动。“这种感受是无法从书本、电视上体会到的,只有你亲自到现场感受。”刘玄说。

  “去年我在景东彝族自治县的大山深处采访咖啡基地,看到了云南动植物的丰富与多样,这次到昆明参会,通过采访不少专家,我对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云南真是一块宝地。”上海日报记者柯佳昀表示,“昆明宣言”发布之后,相信会对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起到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当晚,除了在傣族孔雀部落体验与孔雀共舞,记者们还在牦牛部落体验了藏族热巴舞的豪迈与奔放,在犀鸟部落追溯景颇族迁徙历史,在白象部落感受阿昌族户撒刀文化、祈福文化、恋爱及婚俗文化,在哈尼族神鱼部落的云上梯田感受千层稻浪……2个小时意犹未尽,云南生物资源的多样、民族文化的多元,一次又一次震撼着大家。

  云南网记者 龙舟 雷桐苏

责任编辑:钱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