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具体措施;连续三年对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提出30%以上的目标;强调要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明确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
去年我国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空前冲击,其中离不开引导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等一系列宏观政策作用的发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金融系统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去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十分给力,没想到今年力度不减,并‘再添一把火’。”李彪代表说,在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对支持实体经济送出了政策大礼包,说明国家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摆在了特别突出的位置,企业很暖心,市场强信心。政策“干货”满满,云南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较弱,现在更要把握机遇和政策,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加力突破,提升市场竞争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化了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包括延续延期还本付息、要求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仍需保持30%以上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划定贷款支持小微企业的范围首次将绿色企业囊括在内,并明确信用贷款要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融资难、融资贵长期困扰着农村市场要素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杨晓红委员建议,积极创新特色农业供应链金融支农服务模式,可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涉农金融“仓单质押”“存货周转”“应收账款融资”等服务,依托供应链金融平台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破解金融机构“惜贷”问题。同时,创新“政府+供应链金融平台+保险机构”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投保模式,改变以往农企农户自行投保的封闭式投保方式,在有效规避信息不对称的同时,让农企农户得到实惠。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各类市场主体都是国家现代化的建设者,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关心重视支持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关心支持既有力、又到位。”高峰委员认为,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商关系,形成让官员积极服务非公经济、让企业放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云南网记者 瞿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