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免费教也招不到徒弟,到如今从业人员逐年增加,达3.7万余人,建水紫陶近10年的发展,折射出的是非遗传承不断推进的可喜局面。”非遗的“承”与“传”,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关注的重点。
过去一年,田静步履不停,就非遗技艺传承、人才培养等课题先后深入大理、丽江、临沧以及省外多地进行调研,并对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探索。“非遗中有不少属于手工艺作品,将传统技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有效提升非遗的知名度,夯实传统技艺本土传承基础,同时也能解决本土青年就业创业问题,让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田静说。
针对人才培养这一主题,今年田静准备了《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高)增设非遗技艺师资的建议》提案,围绕非遗师资资格认定、教师人才队伍选择、待遇保障等问题逐一探讨,建议进一步完善非遗技艺专业在职业技术学校的规范化运行,以非遗技艺传承的常态化促进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形成。同时,田静还建议建设国家非遗数字博物馆,以此为平台宣介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非遗文化,为各民族间增进了解提供舞台,为感知世界非遗文化创造交流条件。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