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辉煌十三五】昆明:以新理念书写壮美答卷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5日 07:52:00  来源: 云南网

  昆明市始终坚持以富民兴滇为己任,把创新思路举措、勇于探索实践作为推动改革、加快发展的“金钥匙”,作为克服困难、破解矛盾的“总开关”,励精图治、敢闯敢干,艰苦创业。面对不同阶段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根据不同时期的区域性和阶段性发展特征,紧紧扭住发展要务,不断深化市情认识,把昆明放在全省、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去定位,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胆识和魄力不断在发展中探索和调整完善加快昆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举措。

  过去五年,昆明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定改革攻坚,聚焦创新驱动,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昆明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省会城市应有的担当作为,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六稳”“六保”等各项工作,不断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格局基本成型,在经济腾飞、城市巨变、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等诸多领域全面破题,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兑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的使命承诺、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创造了无愧历史的辉煌业绩,书写了令人瞩目、波澜壮阔的昆明答卷。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舞起龙头

  从滇池治理到“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从便利市民出行的区域性综合枢纽建设到提升城市景观,从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到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到开启内陆城市走向国际化崭新时代……在变革与发展中,运用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激活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动力,增强经济创新力与竞争力,是昆明市五年来坚持和实践的结果。

  五年来,昆明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制定了“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在这个总目标的引领下,昆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稳,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青山绿水越来越美,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多。如今,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已基本成型,昆明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全面完成,从重要指标来看,“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开放带动、民生福祉五大类29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如期或提前完成,春城昆明舞起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龙头。 

  奋勇争先,实现赶超跨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双提升”。2017年,昆明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经济总量在27个省会城市中从“十二五”末的第17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12位,2020年接近7000亿元,年均增长9.3%;人均GDP达1.4万美元以上。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由2009年的第18位提升至2018年的第11位,前进7位。全国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全省的年均贡献率分别超过28%、29%、40%,始终担当领跑全省经济的“火车头”。

  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能级不断跃迁。服务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发展态势良好,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26%,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4%,入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成功举办大健康国际论坛,“昆明服务”品牌效应开始显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预计达4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5%。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区域性综合枢纽建设大突破。聚焦突出短板、保持有效投资,全力推动“五网”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开通国内外航线396条,南亚东南亚航点达45个,居全国第一位。迈入高铁时代,高(快)速铁路达5条。“环线”+“射线”的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初步形成,实现县县通高速,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

  城市功能提质加速,城乡人居环境不断美化优化。以史为蕴、以春为底、以花为媒、以康为本的城市形象初步确立。昆明市、安宁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世界春城花都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绿地总量稳步提升,新增绿地939.58公顷。智慧城市建设拓展深化,率先实施“刷脸就行”试点工程,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服务平台“昆易链”正式启动。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由2015年末的575项增加到63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养率达100%。 

  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开启内陆城市走向国际化崭新时代。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发展壮大。出台了《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等,积极参与构建区域互动合作机制。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成立并加快建设,昆明综合保税区、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累计进出口总额达527.5亿美元,进出口总量居全省第一位,与世界176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的64个开展了贸易活动。积极筹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改革创新动力澎湃,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提速,金砖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落户昆明,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科创中心、高原特色农业科创中心等挂牌运营,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5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量达到78家,全社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6%。 

  三大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市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9.58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滇池全湖水质从2015年的劣V类提升到Ⅳ类,为近30年来最好水质。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III类,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率先在全省建立河道生态补偿机制。 

  共享发展,全市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首位。2016年至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都投向了民生领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学校(园)数、在校生人数分别比2015年增加87所和10.34万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试点,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

  创新社会治理,努力探索具有昆明特色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实施“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探索推广“三社联动”“五级治理”等先进社区治理模式,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雪亮工程”“平安昆明”建设加快推进,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由2015年的85.07%上升至2019年的94.09%,公共安全指数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成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省会城市。 

  奋力蹚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按下了“暂停键”。然而,在昆明,一份韧劲冲破了困境。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一时间复工复产,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2020年1月至11月,云内动力累计销售发动机53.87万台,同比增长超50%。

  以云内动力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是昆明现代化产业体系迅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昆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构建高端引领、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让昆明经济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抗压”能力和竞争力,成为昆明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

  如今,北汽新能源昆明公司、江铃新能源汽车先后建成投产,云南轿车制造实现“零”的突破。昆明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爆发期;京东方OLED微显示器实现量产;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5G智能手机实现昆明造。

  全国首个区块链中心(云南省区块链中心)挂牌成立,省区块链“算力中心”落地昆明。昆明工业大麻产业园区、细胞产业园区相继开园……

  一个个精彩瞬间,一组组跳动的数字,一批批昆明制造,塑造着昆明的崭新面貌,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昆明力量。

  ——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十三五”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3968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6475.9亿元,连上3个千亿元大台阶,经济总量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由第17位跃升至第12位。

  ——新动能蓄势崛起。大健康产业突破崛起,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中国中药滇中新区产业园等116个大健康项目稳步推进。新增长点加快培育,PC、服务器、整机制造填补了全省空白,新材料、工业大麻、细胞产业等产业发展提速。

  ——服务业提升城市竞争力。会展经济形成品牌效益,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近1300亿元,入选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落户昆明,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科技创新生机勃勃。昆明市汇集了全省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70%以上的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投入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翻一番,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5件,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十三五”末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超过60%。

  一湖清水 守绿色家园

  蓝天白云交相映,湖光山色竞芬芳。白鹭蹁跹自戏水,人鸥和谐添景致。冬日暖阳下的滇池畔,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这些触手可及的美好,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亦是昆明生态底色的一些场景。

  五年来,昆明市牢固树立“推动形成经济发展是政绩、保住青山绿水是更大政绩”的科学导向,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确立了打响“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的目标,举全市之力,让优良的空气环境质量、四季如春的气候、常年盛开的鲜花,成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五年倾力,空气质量稳中有升,蓝天白云成区域“标配”。2018年至2020年在省会城市中排名前五,优级天数连续3年过半。尤为喜人的是,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优级天数是2013年国家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高的一年。

  五年攻坚,滇池水质持续向好,湖水渐清。昆明市国考(省考)25个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从2015年的80%提升至100%,优良率从44%提升至80%,劣V类水体比例从16%降低至全面消除。2016年,首摘“劣Ⅴ类”标签;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达到Ⅳ类,滇池水质逐年改善。纳入国家考核断面的12条河道均达到滇池“十三五”规划水质目标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阳宗海水质也从2015年的Ⅳ类提升至稳定保持Ⅲ类。

  五年精耕,生态容量扩大,绿色成为春城主要底色。如今,昆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62%,森林蓄积量605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86个百分点、557万立方米。加之滇池面山等地的生态植被修复及生态景观的提升,以绿为基的底色更为亮眼。

  五年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向纵深化发展,耕地保护更严格。完成495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现场调查;整治完成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94个;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并逐年更新,加强用地准入,耕地保护愈发严格。

  一池碧水渐渐转清、空气质量再创新纪录、森林蓄积量显著提升、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五年积淀,昆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一个个具象的实践中彰显出来,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绘就生态画卷,成为地区发展的主色调,成为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信心更加坚定。

  “民生底色”绘出绚丽未来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东川区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凭借“一只手+两条腿”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书写出“无脚踏出脱贫路,无手撑起半边天”的感人事迹,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4项国家级殊荣,彰显了用奋斗收获幸福生活的最励志典范。

  “十三五”以来,昆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工作思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在全省率先实现3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58万户35.0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市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行政村(社区)均实现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全覆盖。行政村通村道路全硬化,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3000多公里,贫困地区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现实。贫困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3931.48元增加到2019年的8786.19元,内生动力明显提升,发展能力稳步提高。

  为了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昆明打出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组合拳”,力阻“病根”变“穷根”。

  厚植民生底色,绘出绚丽未来。贫困群众在医疗、教育等各方面享受到的全方位、优质服务,反映了昆明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016年至2019年,昆明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都投向民生领域,连续两年上榜“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1%和9%,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医保支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养结合等改革,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6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7.95人/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2.66‰,指标均优于全国、全省水平。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统筹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模式在全国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实现免费低收费开放,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初具规模,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云南网记者 余红 张雁群 王琼梅 茶志福 龙舟

责任编辑:董明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