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昆明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体系构架基本形成 创新之城涌动科技活力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5日 07:51:28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昆明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体系构架基本形成 创新之城涌动科技活力

  2020年10月,云南大学量子信息研究团队传来好消息,该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指标达到预期目标,有望在无人驾驶、医学影像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当前许多地区量子技术尚处于探索前进阶段的背景下,这一消息无疑对昆明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肯定。

  “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作出了重要论断。正是抓住了科技创新“牛鼻子”,“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全力推进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随着科技创新载体不断搭建完成、高素质人才队伍成为创新主力军、园区科创聚集性日益显著,昆明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体系构架基本形成,创新之城涌动着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

  118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昆明北纬同步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金康怎么也没有想到,成立时盈利为负、业务单一,甚至能否继续运营都成问题的小微企业,通过7年努力,能将年收入从负债40万元扭转至盈利200万元,转型成为一家“旅游+科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中关村e谷(昆明)创想空间的帮扶。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平台瞄准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展前景,累计扶持服务73家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像中关村e谷(昆明)创想空间这样的平台不断增加,让创业者有了“抱团发展”的契机。随着《昆明市2020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等系列文件的印发,昆明市高质量推进“双创”示范工作。统计数据显示,昆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70家、众创空间179家,共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项目2320项,累计建成115个创新创业孵化平台;2家园区被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7个园区被评为省级创业园区(基地),率先在全省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配套、服务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如果说中小微企业是创新的源头活水,那么高新技术企业则算得上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遵循企业成长规律,昆明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苗圃培育、稳增提质、领军企业、高企人才培养成长计划,构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入库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链条。目前,昆明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66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69.4%;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个;国际火炬特色产业化基地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8个。总体来看,昆明市1782家科技机构中,企业占83.58%。

  企业在发展壮大,人才同样不可缺少。近年来,昆明从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双百千万”工程等入手,组建了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共引进高层次紧缺科技创新人才178名,认定118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选拔培养24名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聘任300余名创新创业梦想导师。多项研发打破国外垄断的云南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句红兵;用技术手段防治马铃薯病害,被授予“全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称号的昆明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太一梅等,均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描绘出一幅幅产业发展新图景。

  89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扩大昆明科创“朋友圈”

  2018年9月,“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昆明,成为昆明连接国际学术科研机构和产业发展的桥梁。2019年9月,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昆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大会如期举办,以“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为主线,昆明“大开放、大合作、大未来”的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逐步开启。2020年11月,在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昆明)2020年度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会议上,中外科技界人士再次齐聚,500项国际科技成果入驻金砖平台、10余项优秀科技成果现场对接合作,昆明对外科技合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科技要素的国际流动远不止于此。2018年12月,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在呈贡云上小镇揭牌。如今,这个致力于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成果转化与国际技术转移的综合枢纽平台,已集聚“甲骨文”“知商谷”等50多家科技型企业入驻,引进了3家域外重点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以科技服务为特色,科技金融为支撑的科技服务全体系。

  昆明市科技对外合作日益浓厚的氛围也带动了一批企业打开思路,在交流中寻找发展机会。涉足茶叶、酒店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云南筑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合作,将公司十几种微生物菌种的有机肥推广到缅甸、泰国等地,帮助当地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成为昆明企业开展海外科技合作的示范;集饲料研发与产销等业务于一体的云南西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多年来加强与多国技术合作,近几年的销售额在越南市场占比已超30%。

  当然,企业取得的成效仅是昆明市国际科技合作的缩影,国际城市间科技创新中心的启动更能反映科技“朋友圈”是如何进一步扩大的。2018年11月,“昆明—万象科技创新中心”揭牌,昆明与老挝开启了可再生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深入合作研究。目前,昆明市累计拥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89个;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孟加拉国、泰国等国家法律机构将昆明作为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昆明与越南、印度、缅甸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企业(机构)建立起合作机制。此外,中越畜禽养殖技术体系建设及推广应用、中印太阳能科技创新与合作高效节能光伏提灌系统、中缅老泰多语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中国印度天然药物研发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正稳步推进。

  14个县(市)区

  省级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覆盖

  “终于等来太阳活动峰年,争取能发现太阳射电爆发干扰北斗导航先兆,期待中。”2020年12月16日下午,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高级工程师董亮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多年来,在团队的努力下,其建立的太阳射电爆发干扰导航通信事件预警体系能快速探知L波段太阳射电爆发,研究成果在该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行业领先”“国际首创”“打破垄断”……在近年来公布的研发成果中,这样的字眼屡次出现。从农业、工业等常见领域,到天文、量子等抽象领域,昆明已成长为一座创新之城。“有研发、有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才算真正成功。”从事数十年科技工作的市科技局一名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事实上,昆明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绩确实可圈可点。在《昆明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印发的背景下,昆明市不断构建成果转化载体,激发成果转化动力,营造良好的转化生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撑保障。2019年,昆明市实现14个县(市)区省级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覆盖,依托17家在昆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服务机构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认定为“昆明市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据不完全统计,昆明累计制定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政策23项;搭建昆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专业科技成果转化特色平台15个;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培训、云南国际技术转移论坛等培训共19场次,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950人次;跟踪服务成果1759项,促进成果转化957项,成果转化金额58348.15万元。

  除了上述各项成绩,科创营商环境日益优化也是科技领域的一大变化。按照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验动物许可“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审批时限压缩至不超过14个工作日,申报材料压减至6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一张网”格局;昆明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创新中心挂牌;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落地滇中新区,昆明国际工业大麻产业园揭牌,云南省工业大麻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科技创新平台落地……对于科技创新,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抽象,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创新成果已经惠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跟随创新大潮,越来越多的领域将会打上“昆明创造”的标签。在各方努力下,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构想也显现出清晰的轮廓,并将逐渐变成现实。(记者 张怡)

责任编辑:自然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