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党建 >> 正文
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课题研究报告——以云南宜良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6日 11:46:37  来源: 云南网

  一、研究背景

  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以下简称“一肩挑”)是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两个职务由同一个人担任,实现村级组织“党政合一”。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并将“一肩挑”作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决定在全国全面推行“一肩挑”模式。201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同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试行)》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也对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作出了相同规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2020年10月,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召开全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行“一肩挑”,优化班子结构,着力推动整体优化提升。省委组织部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要求,明确提出:全面压实推行“一肩挑”工作责任,确保实现“应挑尽挑”。如何确保这一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是当前各级组织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本着“提早部署安排、提早分析研判、提早解决问题”的原则,成立课题组,从2020年5月至10月,以“不忘初心走基层”活动开展为契机,深入全县8个乡镇(街道)117个村(社区)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调研,综合运用实地查看、交流座谈、随机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查找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实现“一肩挑”存在的现实困难,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新时代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是新时代农村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推进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考量,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村(社区)党组织处在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中的“神经末梢”,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建强村(社区)党组织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是从组织方式入手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能够增强村(社区)党组织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强化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使党组织的意图得到全面贯彻,确保党的路线不扭曲、组织意图不跑偏,使得相关政策更及时、有效、准确落实,有效提升村级组织工作效率,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此外,在当前农村地区一定程度上存在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背景下,“一肩挑”能够实现党对村级组织负责人的精准监督管理,防止小微权力腐败,并不断延伸监督管理触角,使得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在党的领导下更具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和村级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新时代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村(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地域共同体,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位,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是新形势下完善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能够实现党内选举和村民选举、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委会主任,需要更多关注群众的利益诉求、倾听村民的心声需求、满足村民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密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间的关系,使“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断固化,促进村级组织的服务管理功能在党的意志和群众意志呈现一致性的背景下进一步协调完善,促进村级组织“为民服务”功能不断强化。此外,“一肩挑”能够有效化解当前部分地区存在的村(社区)“两委”之间“互相推诿、无人负责”的矛盾,避免因职务分设、职权分散而导致村(社区)“两委”之间具体权责缺乏清楚界限等问题,使得村(社区)“两委”职能职责顺利实现交叉和叠合,切实构建起流畅的村级组织运转体系,使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新时代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是党中央调整村(社区)“两委”任期后进行的首次换届,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的一次换届。因此,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对巩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一肩挑”模式下,通过构建“全链条把关、全方位提能、全流程监管”的“领头雁”选育管用模式,能够切实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新的活力,调动起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全面推进“一肩挑”在基层落地落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协同相关。“一肩挑”能够不断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推动人才资源下沉一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宜良县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本情况

  宜良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着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作用。全县共有8个乡镇(街道),117个村(社区),其中,行政村50个,村改居社区62个,城市社区5个,农业人口382034人。今年以来,为扎实做好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宜良县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加强青年人才党支部、青年人才协会队伍建设,成功创建8个青年人才党支部和青年人才协会,吸纳党员163名,会员373名,为村(社区)输送干部12名;结合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行动、人才回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开展“不忘初心走基层”活动,紧盯情况复杂、管理薄弱的重点村、难点村,全面调查摸底、逐一分析研判,调整配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名;纳入农村优秀青年人才信息库327名,回引农村优秀人才45名;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结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13个,采取“四个一”措施联动整顿,不断为全面推进“一肩挑”打牢人才基础、夯实组织保障。2020年9月,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宜良县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准备工作的通知》,将全面推行“一肩挑”工作责任层层压实,明确各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要划片包干,综合采取班子分析、干部测评、集中酝酿、制定预案等方式提前谋划布局,扎实做好政策宣讲、谈心谈话等准备工作,进一步为全面推进“一肩挑”明确“方法论”、制定“时间表”、绘好“路线图”。

  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对全县117个村(社区)党组织在推进“一肩挑”意愿、村(社区)“两委”成员履职情况、群众认可度、后备力量储备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实现“一肩挑”情况逐村开展分析研判。调查发现,截至2020年10月,全县已实现“一肩挑”的村(社区)共63个,占53.85%,其中:行政村23个,社区(含村改居社区)40个;8个乡镇(街道)中,“一肩挑”比例较高的马街镇、耿家营乡、南羊街道、九乡乡(如图1),占比分别是87.5%、77.78%、76.92%、75%。比例较低的匡远街道、竹山镇、北古城镇、狗街镇,占比分别是55.56%、42.11%、38.1%、33.33%。

图1:宜良县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情况统计图

  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综合数据分析,预计2021年全县村(社区)能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有101个,占86.32%,但受干部年龄偏大、岗位吸引力低、个别村(社区)干部受党纪政纪处分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困难的仍有16个,占13.68%。

  (二)宜良县在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宜良县在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但由于村(社区)面广量大,情况复杂,面临诸多难题:在山区,如竹山镇、马街镇,大部分村年轻人尤其是经济能人外流,农村“空心化”加剧,导致村(社区)面临“无人培养”,断层严重;在坝区,如北古城镇、狗街镇,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带来的利益博弈,导致村(社区)干部竞争激烈,甚至引发利益冲突、信访矛盾、违纪违法等问题,加之当前农村治理缺乏整体性等诸多因素制约,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用发挥弱,组织力不强。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村(社区)党组织组织力不强,有的村(社区)党组织班子队伍结构老化、思维僵化、工作固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削弱。有的社会组织与党组织“争人心”,部分经济组织与党组织“争影响”,还有一些家族势力与党组织“争群众”,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影响力“盖”过党组织的影响力。少数村(社区)党组织在落实“三资”管理、规范村级治理、“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方面存在工作滞后、推进不到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上下贯通,少数村(社区)干部在资格联审中被发现存在违纪违法情况,部分地区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身份意识和先锋作用弱化,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基础不牢。

  2.宣传不到位,引导力不强。宜良县调研发现,当前,各地在对“一肩挑”的政治性、正当性、合理性和优越性在农村基层的宣传引导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存在“只做不讲”,导致广大村民缺乏对“一肩挑”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从对来自8个乡镇(街道)35个村(社区)的200名村民进行随机访问结果看(如图2),群众对“一肩挑”持“赞成”态度的仅有38.5%,这其中来自15个已实现“一肩挑”村(社区)的群众共有70人,投出“赞成”票的人数达59人;有53%的村民对“一肩挑”持“中立”态度,制度认同感还比较低。

图2:群众对“一肩挑”认可度统计表

  3.老龄化突出,后备力不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推行“一肩挑”的需要,在调研中发现,村(社区)“两委”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年龄偏大的情况比较普遍,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达53.34岁,55岁以上的(含55岁)55人,占47.41%,其中,60岁以上的(含60岁)25人,占21.55%;“两委”班子平均年龄为52.6岁,55岁以上的占36.41%,而全县纳入农村优秀人才仅有327名,平均每个村(社区)仅有2.82名农村优秀人才作为后备力量被挖掘出来,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与后备力建设不足的现状共同形成恶性循环,在全面推行“一肩挑”的新要求下,“一肩挑”人选的干部参选资质受制约、选拔范围更加狭小,农村干部队伍的现状难以很好地适应换届需要。

  4.实用培训少,引领力不强。当前村(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机制与抓好基层治理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不相符,在实用技能培训、自主学习引导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短板。在对8个乡镇(街道)近3年开展的各类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进行调研分析发现,95%以上的培训以灌输式、填鸭式理论教学为主,培训内容75%以上为政治理论学习,对技术知识、业务知识和岗位能力提升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村(社区)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另一方面,县级层面培训往往只覆盖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而对其他村(社区)干部培训覆盖不到位,加之全县村(社区)干部普遍学历偏低,高中以下的占59.57%,虽然近三年来每年均组织开展学历提升行动,但由于名额有限,培训对象倾向于较年轻的村级后备力量,致使村(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与引领发展能力难以适应乡村发展步伐。

  5.工作任务重,稳定力不强。在全新的农村工作背景下,对村(社区)干部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与此同时,村(社区)干部工作任务日益加重,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综治维稳、安全生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要工作任务的质量和成效被进一步放大,在面对繁杂工作、棘手问题和尖锐矛盾时,一些村(社区)干部习惯“拖着走”“绕着走”“躲着走”,“老马拉新车”“小马拉大车”“弱马拉重车”问题较为普遍。此外,在调研中,一些村(社区)干部反映,其所在村(社区)缺乏流畅的工作运行机制,存在岗位职责“多而不专”的现象,加之部分村(社区)干部相对陈旧的思想观念与参差不齐的业务素质给村级后备力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相对年轻的村级后备力量将目光逐步转向“离职换岗”,村(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性难以长期长效保持。

  6.监管有漏洞,制约力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党内监督不够彻底,监督力量不足,部分地区存在党内监督缺位、弱化的现象。在调研中发现,少数村(社区)干部在遇到同事出现苗头性问题时选择“讲情面不讲原则”,有的则是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把监督责任全部推给监委会,导致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缺位,权力制约不到位,尤其是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后,由“双人负责”到“一人负责”是权力的叠加,对监委会、村民实施监督提出更高要求。在对200名村民进行随机访问中发现,有32%的村民认为“一肩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村(社区)的权力结构,导致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客观上增加了权力滥用和小微腐败的风险,其中有27人表示,如果能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强化对“一肩挑”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则愿意支持“一肩挑”的推行。

  7.激励较单一,吸引力不强。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受访者不愿到村(社区)任职的现实原因主要集中在:薪酬待遇保障较低和晋升渠道狭窄等方面。从薪酬待遇方面分析,宜良县全面推行了“基础报酬+绩效+村级集体经济提留”的村(社区)干部薪酬机制,但就目前而言,虽然消除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比如,全县117个村(社区)中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有73个,占62.39%。而在政治待遇方面,村(社区)干部晋升存在“天花板”,大多村(社区)干部的“终点线”被设置在村(社区)级组织的负责人,难有向上发展空间,据统计,宜良县近5年来从村(社区)干部选拔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的仅有2人。激励手段单一导致没能力的干不了,有能力的不愿干。

  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政治引领力不强,基础党务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落实党内政治生活不到位,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缺位,党员难发展、活动难开展的“两难”问题更加明显,加之对出现的不良现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指导不够、督促不力,管理不够严实、制度执行不够严格,追责问责力度不大,压力传导不到位,致使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执行和贯彻落实层面出现“打折扣”“降标准”的现象。二是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村(社区)干部是党在农村地区的骨干力量,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支撑,而当前村(社区)干部对标新要求存在整体结构、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不足。随着当前宜良县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量有能力、有才干的农村青年外出到发达地区寻找更高发展平台,从农村走出去的高校毕业生也不愿意返乡谋发展,基层在对农村人才外流现象的预判性较少、适应性政策匮乏、保障不够到位,导致人才引进困难、留不下来等问题凸显。此外,除推动人才资源下沉农村以外,盘活现有资源、强化当前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村级后备干部忙于种植、养殖或务工、经商,村(社区)的工作大部分是空闲时间开展或参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处理问题的思路窄、办法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强,对村(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导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缺乏“活水”和“动力”。三是治理模式缺乏整体性。当前的基层治理模式推进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难以划清职责权限。不难发现,村(社区)“两委”在决定重要问题、经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优化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职责的交叉与重叠,不仅是由于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委会的负责人职位分设导致内部推诿扯皮、无人负责的现象,事实上宜良县已实现“一肩挑”的63个村(社区)也不同程度存在运行机制不畅的问题,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委会的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缺乏整体性,不能有效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这让群众对“一肩挑”缺乏认同感,部分群众认为“一肩挑”这种责权集中的模式下,工作任务将高度集中,届时村(社区)“两委”对群众诉求的关注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四、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对策建议

  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是一项源头工程、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通盘考虑、综合施策,着力解决好“谁来挑”“挑什么”“怎样挑”“挑得起”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育好“领头雁”,解决“谁来挑”的问题

  制度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制度的实践主体,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首先要聚焦“人选”问题。一是严格选人标准。全面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建立多维评价体系,牢固树立“宁愿苦干三个月、不让群众怨五年”的责任意识,坚持把功夫下在选举前,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由党组织从人选来源渠道、资格条件、工作经验上对人选进行严格把关,精心挑选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行过硬、能力素质过硬、工作成效过硬的候选人,并为候选人创造选举有利条件。二是拓宽用人渠道。坚持“引培并举”工作思路,注重从当地具有党员身份的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乡村教师、乡村医生、退休干部职工、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各类人才中推荐基层党组织和村(社区)负责人提名人选,对于较优秀的人选适当放宽学历水平、年龄限制等“准入线”,加大人才政策向基层倾斜力度,构建产业与人才同步引进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三是建强后备队伍。用好用活“农村青年人才回引”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村级后备人才库,把讲政治、素质高、有能力、有服务意识的村组干部纳入统一管理,切实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将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回乡知识青年、外出务工青年等优秀党外年轻人才吸纳到事业中来,不断优化基层党员队伍结构以壮大基层后备力量。

  (二)定好“责任状”,解决“挑什么”的问题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行“一肩挑”是坚持和加强党在农村地区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厘清该挑什么不该挑什么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切实协调好组织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让村民自治组织能够在农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要决策部署,让农村基层地区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切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二是制定清晰职责清单。系统梳理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职责,建立党务、村务、财务等事务清单明细,科学设置“一肩挑”干部与其他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责与权限范围,合理分解“一肩挑”干部的权力,定期召开村(社区)“两委”班子工作会议,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度科学规范议事决策,团结协作开展工作,带动村(社区)“两委”班子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职能职责更加明晰、多元共治的社会氛围更加系统协调。三是推动治理效能提升。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调整乡村自治单元,充分协调行政手段和自治手段的关系,不断加大村(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凝聚村(社区)“两委”力量,通过进一步精简人员、优化干部队伍,持续发展壮大农村党组织,使农村地区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同时,注重将村民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深化党和群众间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三)下好“制度棋”,解决“怎样挑”的问题

  一是逐级联动压实责任。构建县级领导分片调度、乡镇领导整乡推进工作体系,结合村(社区)“两委”班子分析研判,切实厘清班子运行情况,提前做好卸任人选思想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防止“一刀切”,避免产生负面影响,为平稳有序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构建流畅运行体系。健全以村(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村(居)委会和监督机构为基础,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建立严格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一肩挑”干部述职和报告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落实民主决策管理和“四议两公开”,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由村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及时将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并及时向乡镇(街道)党(工)委报告;全面推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运行和服务体系。三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建立健全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协调,民政、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共同指导的村务监督机制,全面推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通过顶层设计加强监委会监督职能和作用的发挥;严格落实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健全“一肩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制,对“一肩挑”干部任期的村财务收支情况、财产增值情况等审计结果向群众全面公开,促使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更加公开化、民主化、规范化。

  (四)打好“组合拳”,解决“挑得起”的问题

  一是夯实民意基础。加大对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宣传力度,依托“万名党员进党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突出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的重要意义和现实需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树立正确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消除部分村群众现存的质疑和抵触情绪,营造全面推行“一肩挑”的良好社会氛围与群众基础。二是提升能力素质。增强“一肩挑”干部的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纪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化“一肩挑”干部的培训,以培提技、以训提能,不断优化课程设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设计针对性、精准化的培训内容,通过理论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农村实用技术、集体经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一肩挑”人选带富能力,使其能力素质和群众公认度不断提升。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全面推行“基础报酬+绩效+村级集体经济提留”的村(社区)干部报酬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实行“并村简干”,通过缩面提标,逐步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围绕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将“一肩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发放报酬待遇的重要考核依据;加大从“一肩挑”干部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让“一肩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事业上有奔头、待遇上有想头,不断增强村(社区)干部岗位吸引力。

  课题组成员:林勤、何春元、袁申满、曾奕澎

责任编辑:李洁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