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走云南 看小康】向海内外讲好云南小康故事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 07:44:45  来源: 云南网

  从2012年的9899万人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中国贫困人口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中国究竟是怎样做到的?”“这些贫困人口现在生活如何?”……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受到了全世界关注。不少外国受众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想看到更多鲜活的中国脱贫攻坚故事。

  9月21日至25日,由云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桥网承办,联合吉祥网、昆明信息港等多家外宣媒体参与的“走云南 看小康”外宣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举行。记者们深入探访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等地,力图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为外国读者答疑解惑,多维度向海外展现云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故事。

  角度多元 呈现精彩

  去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正式挂牌,这个“自带流量”的地方一直热度不减,外国读者纷纷留言希望了解外资企业在昆明片区成立所需手续和能享受到的制度创新;老挝受众则热烈地讨论着为什么玉溪市红塔区葫田社区有颇高的幸福指数;还有些读者好奇在红河“山沟沟”里的那群外国科学家如何助力当地减贫事业……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们实地探访跨境电商企业、农村幸福社区,深入了解农业科技扶贫和山地治理模式等,从城市对外开放、社区百姓生活、山区脱贫攻坚等切入点呈现云南小康生活的多重模样。

  一路行一路访一路写,文字、视频内容丰富,网端微渠道多元,主题采访报道被编译为英语、柬埔寨语、泰国语、老挝语、缅甸语、蒙古语等多种语言发布。老挝《万象时报》、印度《先锋报》、缅甸《金凤凰》中文报、尼泊尔《嘉纳阿斯塔国家周报》、泰国《民族报》、柬埔寨新闻部网站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主流媒体和机构共同刊发,聚焦云南人民的小康生活。《中国日报》网站、《索伦嘎》蒙古语新闻网站、北部湾在线、俄语《伙伴》杂志公众号等国内多家对外传播媒体转载该组报道,向海内外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传递全面小康的中国力量,展示云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截至10月15日,海内外媒体共刊播、编译该组报道161篇,覆盖数十万受众。

  方式创新 诠释小康

  根据外国读者在不同平台上的留言,采访组分门别类地收集了读者们最渴望了解的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实地探访,展示国外受众最想了解的云南小康生活真实面貌。

  在采访中,记者们充分践行“四力”,一路行一路发稿,稿件多形式多角度多语种多平台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为展示更为真实客观的小康场景,本次采访更创新采用了英文Vlog短视频的形式。采访活动开始前,云桥网特别制作了动画短片,用中英文双语为听众解释了“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等关键词,通俗地道的用语、详实的数据和有趣的画面获得了不少海外读者点赞。

  云南自贸试验区,是周边国家读者关注的焦点。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记者跟随前来领取营业执照的云南滇韵嘉品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办理各项业务,实际体验了半小时拿照的“自贸试验区速度”。《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有“玩场”》Vlog的播出,让感兴趣的国外读者对业务办理的环节和流程有了清晰了解。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多语种、多角度的报道为海外企业和投资者打开了一扇全面了解昆明片区的窗户,向外界展示云南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昆明着力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风采。

  社区居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也是国外受众最感兴趣的话题。在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街道葫田社区和大营街社区,针对读者们较为关心的幸福指数问题,外宣记者们采访了当地居民,着眼他们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找到了这里的幸福密码。

  展现本地居民奔小康的奋进面貌,在实地采访中挖掘最暖心的百姓故事……正如玉溪市红塔区委宣传部干部冯夕倩所言,这次主题采访是一次面向海内外宣传展示玉溪市红塔区以及云南其他州(市)小康社会建设成就的宝贵机会。这些报道是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一次写生,面向世界生动描绘了中国的小康画卷。

  外国科学家为什么要来云南?这样的问题也不止一次被国外读者提起。跟着采访组的全新视角,读者们详细了解了在红河县工作的,来自英国、德国、斯里兰卡、老挝、泰国、缅甸以及非洲等国家的专家为助力红河脱贫攻坚工作所做的努力,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受众们还随记者们“调研”了网红农家客栈,看到了当地百姓敢想敢干,吃起“旅游饭”、走上致富路的小康故事。

  红河县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吴鸿宇说,集中外宣媒体资源优势,进行多层次、精准性的采访报道方式正是边疆贫困县所需要的。这次宣传将吸引更多国内外学者和游客的目光,助力红河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交流互鉴 点赞小康

  小康,在每个人心中的标准都不同,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分国界。随着采访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观众跟随记者们的报道,点赞百姓们的幸福生活。

  在Vlog《今天的“云南第一村”是什么样?》中,观看者露迪斯·查理亚瑟留言:“原来这才是真实的中国,看了这个视频,我都想来云南生活了。”

  观众麦克·唐尼则为Vlog《情定红河谷的歪果仁》留言:“我来过云南两次,一次是2012年,一次是2018年,云南这几年来的变化的确非常大。”

  看了记者们对玉溪葫田社区的报道,观众米尔顿·克鲁斯兴奋地表示:“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看到那里的老人生活得那么快乐,我也感觉很开心。”

  截至目前,“走云南 看小康”系列Vlog在“脸书”等平台上的受众覆盖总人数已经超过5000人,观看人数一直在快速增长。

  国外的朋友通过镜头“体验”云南的小康生活,生活在云南的外国朋友则真切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发展变迁。

  来自南非的彼特·莫蒂米尔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未来研究中心的教授,他主要研究土壤生态和真菌学,在云南已工作生活了10年。彼特说,10年前,很多村子的贫困发生率很高,而10年后,这些村庄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就是小康的最佳体现。

  埃塞俄比亚籍博士研究生泰德一直把“愿景”一词挂在嘴边。他认为,对农户来说,农产品能卖上好价钱就是实实在在的小康,他取得研究成果以后将回国帮助本国农户,让中国小康的成果惠及更多人。

  “不论是发展智慧农业种植芒果,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还是驯化特色野生食用菌,我们希望以科技创新的方式引领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增收,帮助他们奔向小康生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建初表示,这个过程中他们希望为其他国家的减贫事业提供样本,用中国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可复制的方案。

  云南网记者 李恒强 王欢 李吒 王靖中 刘子语 李文君

责任编辑:李欧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