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云岭职工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云南省总工会拟命名云南省第五批职工创新工作室和职工技师工作站公示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5日 17:54:44  来源: 云南网

  根据《云南省职工创新工作室选树管理办法》《云南省职工技师工作站选树管理办法》和《云南省总工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五届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技师工作站选树活动的通知》,自选树活动启动以来,经逐级推荐、初审、复审、专家评审等环节,云南省总工会拟命名云南省第五批职工创新工作室30个,职工技师工作站15个,现予以公示,进一步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0年10月15日至10月21日)。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的拟命名对象有不同意见,请以电话、信函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向云南省总工会技术创新和职工素质建设工作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馈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不接受非实名反映。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篆塘路54号

  邮编:650032

  电话:0871-64113923、64143871

  传真:0871-64143871

  邮箱:390824268@qq.com

  附件:1. 拟命名云南省第五批职工创新工作室简要事迹

  2. 拟命名云南省第五批职工技师工作站简要事迹

  云南省总工会

  2020年10月15日

 

  云南省第五批职工创新工作室

  拟命名名单

  云南省第五批职工技师工作站

  拟命名名单

  附件1

  拟命名云南省第五批职工创新工作室简要事迹(30个)

  一、卷包车间职工创新工作室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卷烟厂卷包车间职工创新工作室在“云南中烟赵琪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赵琪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39名团队成员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活动、高技能人才培养、烟机设备管理、劳模精神传承宣讲等活动,3年来,培育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劳模工匠,较好地发挥了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品牌效应。共完成科技项目4项,QC课题30项,精益六西玛项目4项,精益改善课题30项;申请专利33项,授权15项;多个成果获中国质量协会等奖励。

  二、AGV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AGV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员发挥其在AGV系统的基础技术、核心算法、系统运用模式等方面专业特长,带领30名团队成员致力于AGV系统的智能化、成套化、国产化研发工作。依托AGV系列应用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一系列AGV关键技术难题,制定了AGV产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研究开发了多种AGV技术和产品,培养了一批从事AGV行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在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号召力。近年来团队共承担科研项目7项,获得专利11项,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周国庆创新工作室

  曲靖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周国庆创新工作室以省劳模、省铣工技术状元周国庆为领军人员,吸纳了11名不同工种的高技能人才组建而成。工作室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活动。团队主要成员共发表创新著作和论文10篇,共完成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项目20余项,其中8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转化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0万元。推行名师带徒制度,近年来为公司培养高级技工3名、技术骨干5名、岗位能手8名,创新工作室成为增强公司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载体。

  四、郭开师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郭开师职工创新工作室16名成员以培养团队、提升业绩、提升金银产品品质,深化金银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开展铜阳极泥金银生产全流程的创新工作。采取“强化机制建设”“优化作业组织”和“创新项目管理”等攻克办法,有效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难点和效益“爆炸点”问题。2018年实施攻关研究项目4个,创经济效益119万元;2019年完结项目一项获最受客户喜爱银产品荣誉称号,一项创经济效益50万元。获发明专利2项。通过“传、帮、带”,工作室成员林东独创“林氏浇铸法”,培养白银浇铸能手7人,李丽锋培养铂钯生产操作能手3人,班组员工中2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2人取得技师资格证,14人取得高级工资格证。

  五、云南省后所煤矿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省后所煤矿职工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人长期从事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研究开发,对悬浮式单体柱密封件及轻型综采液压支架油缸技术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带领16名团队成员结合企业已有的输送矿车、道岔、矿用支架及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等产品开展项目攻关,立足于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培养带动企业职工熟练掌握煤矿生产的产业链技术。牵头引进了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生产工艺,填补了我省生产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空白。目前,已生产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11500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产总值近900万元。

  六、王鹏云创新工作室

  昆明市气象局王鹏云创新工作室通过项目研究和业务系统的开发,逐步完成了省市县网络系统、数据采集和交换系统、卫星接收系统、移动气象监测系统、气象资料数据库、预报和服务等业务技术体系的建设。培养了一批专业结构配置科学,年龄梯次合理,研发和创新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气象现代化。工作室成立2年来,创新团队成员由29人增加至47人,团队成员先后申报主持各类项目20项,7人通过高职称评审,9人通过中级职称评审,3人完成在职研究生学业,5人被授予云南省“三区”人才称号。获软件著作权8项,申报发明专利8项,省科技特派员3人。

  七、特高压直流运维创新工作室

  王鹏云创新工作室特高压直流运维创新工作室42人名成员针对特高压直流运维中的各种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在直流控制保护、换流阀和阀冷高压一次设备、换流站自动化运维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厚的知识产权。拥有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完成创新项目54项,其中职工创新项目49项,科技项目5项。团队近三年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13项,获得专利授权15项,申请专利4项。参与行业标准编制1项,负责南方电网企业标准编制1项。目前工作室拥有的发明专利“换流站阀冷主泵在线检修补水专用作业车”已实现了科技成果自主研发使用到推向市场的应用转化。

  八、梅文周科技创新工作室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勘查分公司梅文周科技创新工作室有团队成员21人,工作室围绕矿资源勘查、综合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工作。完成云南省1:5万北衙幅等多幅区域地质勘察;借助Surpac三维建模软件等平台,完成公司重要矿山、国外乌干达Busia金矿资源储量建模;对重要矿山、典型矿床,进行解剖分析研究,阐明矿床的特征,为集团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优秀地质打矿项目一等奖、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

  九、威能运行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能投威信能源有限公司威能运行职工创新工作室围绕节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最大幅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解决工作效率低等开展。创建以来推进大集控管理模式,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目的(每年为公司节约外委费用和人力成本500万元以上),组织各种培训5000人/次以上,组织各种考评8000人/次以上,为公司培训全能型人才150余人、培养输送复合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30余人。

  十、罗平锌电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罗平锌电职工创新工作室有团队成员23人,工作室与昆明冶金研究院签定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高锌银精矿综合回收》《铝基、铅基新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锌冶炼清洁生产与提质降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研究。《锌冶炼清洁生产与提质降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19年云南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实用新型专利13项,95%以上的专利在公司得到成功应用转化,为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安全环保和节能降耗上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签订师徒协议40余份,兑现师徒奖3万余元。

  十一、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选矿车间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选矿车间职工创新工作室有团队成员25名,工作室围绕选矿技术工艺开展研究,将所在选厂的选矿工序和氧化工段改造成灵活性高的柔性流程,实现达产;对硫化矿工段234张摇床进行改进,提高回收率;对浮选槽连接管道和磨矿机出口隔渣筛、浮选机出口锥形阀等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延长使用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对锡精矿仓进行优化改造,提高精矿搬运的机械程度;对尾选工段的新二期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尾选工段的经济效益,尾选工段合格锡产量保持10吨左右;优化硫化矿锡铜共生矿、双井公司磁选工艺,月均提高铁精矿近200吨,增加经济增长点。获得分公司合理化建议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分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与18名员工签订师带徒协议。

  十二、BIM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工作室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M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工作室有团队成员21人,工作室致力于BIM技术攻关、BIM设计与集成应用、BIM全过程咨询,以及BIM相关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与应用平台研发。创建以来BIM与3S设计产品、研发的BIM相关系统与平台,已广泛应用于昆明院所承担的所有工程项目,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转型升级作出突出贡献。获发明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得昆明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优秀工程勘察奖7项,软件设计奖6项。共培养BIM技术人才346人。

  十三、云岭注安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云岭公路工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云岭注安职工创新工作室围绕高速公路施工中的重特大事故预防关键技术开展创新和研发工作,成功开展了国家级课题2个、省部级课题1个,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课题2个。《满堂支架重特大事故预防关键技术》在重特大事故预防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满堂支架施工监测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系统构建及智能预警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被列为“2018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19年9月被交通运输部安委会列为年度平安交通创新案列“特别推荐”项目。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4项。

  十四、工程防震减灾新技术创新研发工作室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防震减灾新技术创新研发工作室围绕高烈度地震区高层、超高层建筑开展效能减震、隔震新技术研发创新、推广运用研究。其研究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全国30%以上的超高层项目上得到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主编或参编国家及地方标准、图集等近20项(部),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3项,集团公司1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消能减震、隔震减震论文30余篇)。

  十五、BIM创新工作室

  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BIM创新工作室围绕BIM云协同平台等项目进行攻关,组织完成80余个项目的BIM深化设计应用工作,为项目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项目成效明显。积极参加国内各种BIM技术及比赛,多项成果荣获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单项一、二、三等奖。编制完成了企业BIM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建模及出图标准。共培训BIM人员500余人。

  十六、张锐创新工作室

  昆明局集团公司曲靖车务段张锐创新工作室有团队成员11人,工作室围绕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帮带青工成长成才开展。共完成攻关课题5个,创新成果“粉煤灰集装化装运技术”荣获全国铁道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优秀奖,“张锐快速扫雪除冰法”荣获国铁集团QC 成果优秀奖,金满仓“五字”监控法已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广泛推广。注重传帮带,帮带的业务骨干多人获得公司级以上奖励。培训职工300 余人。

  十七、黄佳聪职工创新工作室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黄佳聪职工创新工作室以保山市核桃、腾冲红花油茶、余甘子、澳洲坚果等经济林园艺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为主攻方向,围绕经济林果良种选育、苗木培育、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早实优质丰产、果实采收和产品加工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开展探索创新。创建以来实施国家、省部级相关科技及工程项目22项、资金1300余万元。发表研究论文49篇,主著主编技术著作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选育省级良种新品种14个(累计推广应用100万亩以上),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项。1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云南省专利奖二等奖,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技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成果获州市级科技成果奖励。

  十八、亚洲象种繁育及救助中心创新工作室

  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工作室有团队成员62人,工作室围绕亚洲象体征监测、病危救助、繁育技术开展研究,建立野象出没安全预警、亚洲象血常规、生化数据库,为开展保护亚洲象的医疗研究、救助提供科学参考,在保护亚洲象、救助亚洲象、种源繁育、科学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获得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云南省委共青团联合会授予的“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等荣誉。撰写的《亚洲象血常规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等9篇论文被《中国兽医杂志》、《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野生动物学报》等发表。领军人独创野象吹管麻醉技术,成功攻克野生亚洲象麻醉技术难关,获得各国专家的认可。

  十九、魔芋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魔芋职工创新工作室有团队成员11人,工作室围绕魔芋轮作开展研究,立足大田生产和农民需求开展科研与技术推广服务,为魔芋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为缓解魔芋种植区土地资源紧缺的主要矛盾开展的《魔芋防病栽培技术应用研究》等4项技术已投入大田生产应用。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两项,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一项,市农业局科技推广奖三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二十、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创新工作室

  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创新工作室致力于民族医药研究、挖掘、整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工作,在石斛、美登木、思茅松等栽培、种植和中药材研发及向产业转化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30名团队成员参与研制出“复方美登木片”“椎康膏”“肝复青”等50种民族药物制剂,出版民族医药书籍36本,发表科研论文300多篇。收集到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瓦族、彝族等五大主体民族民间单验方30000多个。将哈尼族医药五项及茯苓、铁皮石斛、砂仁种植技术等10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引入合作开发资金3亿多元,推动了我省生物药业的快速发展。团队领军人物付开聪获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团队“哈尼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研究”获省科技奖励三等奖等。

  二十一、廖国阳创新工作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廖国阳创新工作室围绕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组建了一支集老中青为一体的疫苗运用基础研发团队。15名团队成员将先进管理经验、方法和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传帮带”放大工作效应,产生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其中领衔研发的国家脊髓灰质炎灭灰疫苗已于2015年成功上市,销售收入累计达7亿元;“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鸡胚)已获得临床批件;利用全新工艺研发的b型流感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团队成员获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省科技发明奖三等奖、省科学技术奖励科学进步奖等。团队带头人主持国家863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及省重大专项等十余项,在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专利9项。

  二十二、辛文锋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辛文锋职工创新工作室依托公司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科技攻关工作,10名团队成员通过参与开展三七生态种植、连作障碍、质控溯源、产品开发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累计获批科研及产业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专著1部,完成三七健康产品标准备案3项。参与了《三七极细粉》云南省地方标准炮制规范起草。组织或参加科技培训90余场次,参与三七科技创新与健康教育培训30余场,培训内部员工400余人次,培养三七技术和成果转化核心团队9人。团队带头人入选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团队成员有4人获得中级职称,其中3人为执业药师。

  二十三、李贵良创新工作室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李贵良创新工作室有团队成员31人,工作室围绕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以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推广应用、复杂环境下带电作业仿真应用等课题为研究方向,开展攻关项目16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云南省第三届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电网公司成果转化应用奖1项,职工技术创新奖8项、大众创新奖15项、质量管理评比奖5项。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已签订成果转化合同2项、达成转化协议3项,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000余万元。培养出技术专家8人、技能专家12人,技师工程师8人,高级工10人。

  二十四、包装创意设计与印刷技术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侨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包装创意设计与印刷技术职工创新工作室围绕云南省绿色印刷、防伪包装、包装创意与创新设计的需要,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56人的创新团队承担完成多项省级科技项目并获扶持资金,同时获得“云南省纸质包装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创新团队”、“云南省工业设计中心”等称号。工作室每年平均开发30多个新产品,带动公司技术进步,储备技术资源,引领我省包装印刷技术发展。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及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已有5个标准颁布实施。申报知识产权9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目前,工作室的设计、打样、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始终居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二十五、张玉傣陶创新与传承工作室

  瑞丽市点土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张玉傣陶创新与传承工作室致力于发展本土民族文创品牌,将傣陶原料比进行改善,使傣陶更具有耐高温的特性,经过多次试验,通过科学技术的配比研究,使得原本不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的陶泥改进至可以产业化、规范化生产。打造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了民族文化影响力。产品已成为当地文创标杆。目前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外观专利14项,获省总工会职工技能才艺大赛“最佳创意奖 ”,获云南省第三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二十六、昆工赵旭刚玉雕工作室

  昆明理工大学赵旭刚玉雕工作室由云南玉雕大师赵旭刚领衔6名成员共同创建。涉足传统雕刻技艺和现代化三维数控雕刻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一批自有技术和核心技术。创立了玉雕教学模式和技术体系,已形成玉雕产学研一体化体系,能够为玉器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尖端科技的引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承担《翡翠大辞典》翡翠雕刻工艺部分的撰写工作,这是国内第一次对翡翠雕刻工艺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发掘、整理了一批历史上的翡翠雕刻工艺技术,勘正了翡翠雕刻工艺技术相关的一些名词术语。工作室逐步树立的“学院派玉雕”的概念获社会广泛认可。

  二十七、齐洪科技教育创新工作室

  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齐洪科技教育创新工作室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工作,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和计算思维,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科技素养。工作室指导学生及成员19人获得国际奖项,73人获得国家级奖项,230人获得省市区奖项。近3年来,工作室在世界机器人竞赛、全国和省、市、区科技创新竞赛中均取得过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以及“云南省科普示范学校”殊荣,创新研究项目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优秀科技实践报告。

  二十八、杨海创新工作室

  昆明学院杨海创新工作室由杨海教授领衔,在高等教育及科研工作方面取得许多创新成果,是一支培养物理学科人才的优秀团队。28名团队成员获各级各类项目立项56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1项,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团队中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大赛、青年课堂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三大检索(SCI、EI、IPCI)论文130余篇,专利10余项,并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该团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组织参加校级以上各类比赛1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奖励30余项。总计培养64名本科生考研深造,已培养8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二十九、输电育英创新工作室

  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输电育英创新工作室立足搭建职工创新交流和青年员工学习成长平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安全水平、工作效率以及操作技能为目标,进行技术革新、攻关和发明。30名团队成员承担起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的科技、职工创新等项目以及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任务。团队成员共编写31个教培课件,组织开展了23次理论培训和14次现场培训。发表论文20篇,有科技创新成果4个、职工创新成果26个,获得发明专利9个、实用新型专利47个,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获各奖项共57个;培养出技师32人,高级技师2人,技术和技能专家44人。

  三十、王家营物流中心职工创新工作室

  云南省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王家营物流中心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倡导管理创新为核心,围绕行业标准化管理的研究、管理成果产出、管理经验推广应用、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54名团队成员共提出课题攻关项目4项,开展职工素质提升活动13次,师带徒8人。通过“楼长制”“租金贷”“商户安全星级管理”“起重机智能化安全技术改造”等管理模式创新,为客户解决40余项问题,承接30余家客户“多式联运”门到门服务,82家到站配送服务。吸引26家客户开展租金贷业务,2018年增收79.92万元,2019年增收141.03万元。获得全国“示范物流园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安市场”及“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

  附件2

  拟命名云南省第五批职工技师工作站简要事迹(15个)

  一、杨青松技师工作站

  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杨青松技师工作站自创建以来,以红磷化工生产维保中心机修专业技术应用为依托,围绕红磷化工各生产装置机修专业检维修、技术攻关、师带徒、新检修操作法推广运用、机修技能人才培养等开展工作。创建以来组织各类技能培训12场,培训职工135人次;累计完成13项技术攻关,为公司降低修理费用支出105万元;相关成果获得 QC奖及行业优秀成果奖。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二、李春技师工作站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工务机械段“李春”技师工作站创建以来,聚焦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维修养护工作,确保设备状态良好,线路施工质量优异,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创建以来年设备整修能力超过400万元,拥有各类专业技术工装20余项,精心修复现场大型养路机械设备80余台/次,设备检修养护优良率90%以上。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发明了14项设备检修专用工装,在全国大型养路机械检修中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开展的7个课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李坤技师工作站

  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李坤技师工作站围绕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开展绝技传承和人员培养、营造学习氛围和创新文化开展工作。创建以来共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实施科技攻关10项,其中《KTC80切叶丝机升级改造应用技术研究》《制丝备料段烟包加湿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分别产生1391.02万元140.39万元经济效益,获楚雄州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6项成果获集团科技进步奖。专题技术攻关成果中,11项QC成果获云南中烟奖励,4项QC成果获集团奖励。

  四、潘绍龙技师工作站

  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潘绍龙技师工作站自创建以来,围绕公司的目标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和科技创新活动,注重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开展了具有昆中药特色的师带徒活动,培养了大批传承中医药文化和技能的员工。创建以来开展的“流水线搭建及自动收盒、扫码剔除机设计制造”、“昆中药MVR优化高校浓缩提产节能降耗项目”等2个项目,分别荣获“昆明市‘五小’岗位创新竞赛活动”三等奖。多项成果获昆中药年度管理与技术进步创新成果奖,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五、珠源技能大师王世立技师工作站

  云南曲靖钢铁集团呈钢钢铁有限公司珠源技能大师王世立工作站自创建以来,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流程,聚焦生产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以技术攻关为手段,创新性解决问题。创建以来完成电气控制技术研发、改造、改进、完善、节能降耗等36个电气项目,如10kV母线残压保持装置、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电气在线测温装置等技术方面的改造完善,为公司节省创收资金3亿多元。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级、市级科学技术奖3项。

  六、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竹叶山坑职工技师工作站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竹叶山坑职工技师工作站创建以来,聚焦采矿、机电技艺发掘与传承,实现了回踩爆破工艺、掘进光面爆破技术的改进和突破,提出了多项科研技改和合理化建议,提高了工效,降低了作业成本,有效解决了生产难题和技术难题。创建以来组织名师带徒活动,开展理论培训8次,实作培训13次,提高了整体技术技能综合素质。多项成果获公司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七、杨永旭技师工作站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杨永旭技师工作站创建以来,结合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创建以来每年均承担着大量的科技项目、职工技术创新、QC课题和五小项目研究,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同时收获了荣誉。其中,QC课题4次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国优表彰;职工技术创新项目获得“全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8次;分别获得云南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2次、职工技术创新奖和技改贡献奖5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

  八、黄道军职工技师工作站

  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黄道军职工技师工作站自创建以来,围绕生产经营目标,技术创新改造,科技项目研究,操作方法提炼等开展工作,致力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建以来优化改进送矿工艺,提出“局部分流开路”浮选流程改造,“配气推浆”浮选技术、“梯度加药”等多项创新技术措施,提高了选矿经济技术指标。参与完成的“重金属高品位铅锌矿综合利用技术”对整个矿山的选矿工艺技术指标提升,有价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都起到积极作用,提高了选矿回收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

  九、威能技师工作站

  云南能投威信能源有限公司威能技师工作站采取名师带徒、技术交流等方式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活动,解决技术生产难题,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和工作方法,为公司经济发展作贡献。创建以来完成公司多个项目技改创新工作,在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明显。

  十、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樱花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技师工作站

  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樱花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技师工作站”自创建以来,致力于加强苗木产业、樱花品种的选育培育工作,培育并取得知识产权证书的樱花品种7个,樱花育种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团队研究《樱花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课题,被列入国家科学技术成果,该课题在全国三年合计推广面积21500亩,实现销售收入49710万元,新增纯收入5745万元。为改善生态、保持水土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一、云南白药胶散丸 OU职工技师工作站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白药胶散丸OU职工技师工作站注重创新生产,在制药方面特别是胶囊破壳设计应用、散剂分装机替换、UPSS胶囊生产线改进优化等技术方面取得较大成绩,获得云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奖。团队先后被评为国家共青团“青年文明号”、云南省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岗”、云南省职工十佳技能提升班组。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十二、张继无技师工作站

  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张继无技师工作站自创建以来,围绕着行业发展改革目标任务,以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培养职工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开展高档高端卷烟产品生产工艺设备研发、设备技术改进、科技成果研发、QC技术攻关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工作,在高端高档卷烟生产专线提质项目中完成多项设备改造,取得较大成效。创建以来共计完成课题数(小技改)24项,授权专利10项,“五小”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6项,精益六西格玛1项,精益课题1项,开展了各类培训活动达19次,共结成23对师徒。

  十三、刘国全职工技师工作站

  建水县天德陶庄刘国全职工技师工作站自创建以来,集拉坯,修坯,装饰,刻填,烧制工艺流程为一体,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大量骨干人才。培训书画学员2000余人,陶艺带徒600余人,200余人上岗就业,已有20余名徒弟自己创业。作品多次获得“工美杯”等奖项。

  十四、六羡茶文化研究工作站

  保山市六羡职业培训学校六羡茶文化研究工作站自创建以来,注重加强中国传统茶艺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宣扬和推广新茶艺理念,构建少儿茶艺培训体系,让茶艺融入生活,提升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改善和提高大众生活品质。提出的新茶艺文化生活理念,带动保山茶艺培训多元化发展。创建以来组织茶艺培训70余期,爱众人员2000余人次,带动茶艺文化进单位十余家、进校园4家。

  十五、陈振佳技师工作站

  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陈振佳技师工作站自创建以来,围绕咖啡产业中生态种植模式推广,咖啡加工技术改良、新产品开发及咖啡文化推广进行,在咖啡种质资源引进保存、咖啡抗锈病育种、咖啡新品种推广应用、咖啡深加工技术,咖啡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大的突破,其研究水平在国内外都居于领先地位。先后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多功能饮品胶囊式咖啡机获云南省第二届创业大赛三等奖,云南小粒咖啡创新加工工艺模式推广获中缅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二等奖。

        

责任编辑:李洁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