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地图,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分布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的巨大褶皱间,海拔高差达4390米。山川阻隔、地理限制……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怒江州是鲜为人知的“隐世之地”。
现如今,怒江州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完成了怒江、澜沧江两岸36座“溜索改桥”,“过江靠溜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
近年来,怒江州通过开展深度贫困“百日歼灭战”“大走访、大排查”和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等专项行动“补齐短板强弱项”。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从“爬坡溜索”到“美丽公路通峡谷”的跨越,同时也实现了产业生态实现从“毁林开荒”到“生态致富”的跨越。
截至目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怒江州实现了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查看详情: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泸水市洛本卓乡安置点巴尼小镇上的巾帼扶贫车间内工人们熟练而有序地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李秋明 摄
泸水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贫困发生率为35.3%,是深度贫困地区。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珠海市香洲区、万山区按照“中央要求、怒江所需、珠海所能”的方针,积极与泸水市对接交流,不断强化对口帮扶协作举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香洲区—泸水市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共举办专题培训52期,并成功帮助泸水市劳动力转移至珠海务工就业3177人。>>>查看详情:帮扶情谊长 携手奔小康——香洲区与泸水市对接强化对口帮扶协作举措
兰坪县雪帮山上的万亩杜鹃。罗金合 摄
兰坪县人口21万,少数民族占94.9%,饮食口味偏重又好饮酒,七成村民患有胃肠道疾病。当地老人讲不了汉话,不舒服了,就捂着胃部,用本族话说“这里撑”。一辈子生活在沟壑纵横的高山峡谷间,很多老人连汽车都没见过,到城市里看病,他们想都不敢想。
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兰坪县万千建档立卡户走出了横断山脉滇西北纵谷,搬进了崭新的城区安置房;兰坪青年从靠天吃饭的“刨土人”成为有着稳定收入的打工仔;兰坪少年也从翻山越岭上学堂的山里娃成为借助网课知晓世界的城镇学童。>>>查看详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怒江 峡谷里的脱贫路
贡山县独龙江群众采收草果,草果产业成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重要产业。
高坡陡的高黎贡山深处,一条水泥路格外显眼,像是在大山上系了一条弯曲飘扬的丝带,白雾缭绕的自把村就在丝带的尽头。村寨延续20多年的教育脱贫攻坚故事,便要从这条水泥路讲起。
“我们这里本身就边远落后,再不送孩子读书就更落后了。”“不通路,做什么都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当地党员干部和村民围在火塘旁合计。开路!给孩子们开一条上学路,也是给村里开一条脱贫路。2000年,当地群众凭双手,在坚硬的石山上开出了一条10多公里长的“毛路”。2009年,上级党委、政府投入,将“毛路”铺上了水泥。>>>查看详情:行走脱贫攻坚52县|行走脱贫攻坚52县|从上学路到脱贫路小康路——一个傈僳族村寨延续20年开路的故事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村巾帼扶贫车间内让妇女群众搭上脱贫快车。李秋明 摄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不抓民族工作的领导干部不称职,抓不好民族工作的领导干部也不称职”……这是记者在云南采访时听各级领导干部经常说的两句话。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供销社主任李勇2017年11月主动请战,到福贡县驻村帮扶。他走村入户,在与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地见效。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告别千年贫困,奔向全面小康,云南各民族乘时代东风、扬奋斗之帆,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查看详情:多民族 一家人 好日子——我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省份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