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一直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也是考验一个城市治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是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社会问题。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毗邻滇池,辖区内有小古城马料河、斗南清水沟、梅子水龙沟、江尾新沟4条入滇河道,每年雨季,都会面临河水倒灌风险,极易形成内涝。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内涝风险,斗南街道构建“三个合力”格局,努力整合全区各级各部门力量,补齐社会治理“短板”。
形成部门合力 多方联动破壁垒
斗南街道充分运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部门联动破解治涝壁垒。今年以来,街道在汛前巡查工作中发现古滇路建设项目、蓝光欢乐城项目及片区道路建设存在挖断、填埋、改道,破坏原有水系等问题,若汛期来临,将导致梅子社区出现严重内涝。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斗南街道吹响“民生哨”,区水务局、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区行政审批局、龙城街道、乌龙街道及沿线社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积极响应,开展古滇路建设项目涉及河道、排水沟施工倒流工作检查,力求在汛期来临前对沟渠进行清淤除障,保证排水通畅,减少内涝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
发挥基层合力 治理工作一盘棋
斗南街道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通过基层治理一盘棋思路,浚源治涝。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街道级河长,各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段长,以源头重治、工程整治、标本兼治、社会共治、依法严治为依托,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三社联动,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充当“巡河员”“志愿者”,保护入滇河道,配合区级职能部门完成斗南清水沟、梅子水龙沟、江尾新沟3条入滇河道整治工程,横向覆盖沿岸村落。加快完成江尾、殷联、小古城3个社区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立健全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着力修复滇池面源污染、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凝聚社会合力 共建绿色花卉小镇
斗南街道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特色,提升辖区城市管网内吸力,源头疏堵治内涝。利用打造斗南花卉小镇建设的契机,区委、区政府高位统筹,在规划上先行一步,建设雨水渗流和雨洪调节设施,打造“海绵小镇”,雨水就地消纳与利用率达到85%。街道党工委担当作为,统筹做好小镇建设规划落地各项工作,党员干部齐上阵,社会各界出谋划策,积极整合周边湿地公园、滇池湖滨景观、人文历史、民间工艺品、特色美食、花田景观等旅游资源,打造中国第一的花卉特色小镇,绘就城市基层治理的新画卷。
昆明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