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链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5日 08:14:21  来源: 云南网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土地要素配置等协同发力。

  8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各部门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构建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链。

  省发展和改革委 “现代化”需要各个环节协同发展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赵修春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所指的“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或经济数字的简单增加,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现代化”体现的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更多的是指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性提高。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我们理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涉及产业发展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要素的变革和协同发展,其目标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增强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走“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土地节约、绿色发展”的新的发展路子,统筹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全省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万亿元,居全国第18位,经济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但是,我们也看到,我省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重工业主要靠资源、轻工业主要靠烟草、制造业主要靠国企的工业发展格局尚未根本扭转,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不强,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规模较小。这些,都是我们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和《方案》强化科技创新要素培育、现代金融服务保障、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实体经济与要素协同发展,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增动力,推动传统产业依托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改造,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力构建符合云南特色、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确保万亿级先进制造业率先突破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钟耕介绍,围绕《决定》出台,省工信厅一是要分解细化任务目标,让“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目标与《决定》相关目标紧密衔接,将《决定》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二是抓紧制定先进制造业4个工程的具体方案、措施,确保万亿级先进制造业打造工作落到实处、率先突破。

  2019年,云南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191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1.5%,是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下一步,围绕《决定》提出的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阶段目标,紧密结合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改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4大工程实施,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以“两型三化”为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八大重点产业”“三张牌”和“数字云南”建设,一方面,将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做好存量的文章。重点是加快烟草、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围绕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补短板、拉长板,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另一方面,将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做好增量文章。通过招商引资和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探索发展工业大麻产业,推动信创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建设中国面向“两亚”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等。

  省科技厅 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

  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高俊表示,科技工作将努力在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科技赋能。聚焦万亿级支柱产业、千亿级优势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推进“产学研用”融通协同创新,研究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二是培育主体。围绕万亿级、千亿级产业的产业链布局,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省内外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创新共同体”,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主体。

  三是聚集要素。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向国家级、省级高新区聚集,完善高新区综合配套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吸引产业重大项目和产业龙头企业向高新区布局,充分发挥高新区在万亿级、千亿级产业发展中的承载作用。

  四是培引人才。针对万亿级、千亿级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养和引进结合,直接引进和柔性引进结合,培养引进一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急需的高水平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省财政厅 建立健全规范科学高效的财政投入机制

  云南省财政厅副厅长赵晓静介绍,近年来,省级财政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及“数字云南”建设等决策部署,每年直接投入产业发展的资金额度已达40亿至50亿元左右。

  下一步,围绕《决定》明确重点培育的5个万亿级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省财政厅将会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聚焦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保障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发展重大决策事项的落实。一是突出财政支持方向及重点的精准性。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杠杆作用,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着力支持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多层次人才队伍、质量和品牌建设等,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在发展重点产业方面,通过适度政府投资引导,稳定产业发展预期,补齐行业短板,加快实体企业发展。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支持力度。围绕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优化支出结构,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完善财政资源配置,区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明确特定政策目标,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在重点产业探索全产业链支持机制,推进相关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三是积极探索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综合运用产业基金、无偿补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支持方式,特别是加快建立“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群”的重点产业投资基金体系,形成与产业发展实际相匹配、协调高效的财政保障政策体系。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石丽康表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认真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切实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不断深化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工作指导服务力度,充分调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企业、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和释放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二是进一步加大省内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先进制造业等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绿色能源等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与教育、卫生、工信等部门携手,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一支大规模、多层次、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

  三是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下,与省人才办、省科技厅一起,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四是开展国际职业资格互认。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开展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国际互认试点工作。

  五是实施人才引领战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与现代产业体系匹配度,以技术技能提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无缝对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良性互动。

  省自然资源厅 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万勇介绍,自然资源部门作为土地要素保障部门,将强化土地要素支持,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保障。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批准建设用地20.75万亩,同比增长2.31倍。

  一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自然资源部门扎实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现状分析与未来风险评估。在查清全省自然资源底数的基础上,对接行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在实施建设用地总量调控的同时,为全省产业发展预留用地空间。

  二是深化用土审批改革,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土地利用计划的依据,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计划实行应保尽保。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精简办理事项,统一办理平台,提升审批效能。

  三是不断完善用地政策,满足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需求。针对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半山酒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特点,探索“点状供地”方式,按建多少、转(征)多少、供多少的原则进行点状报批、点状供应,有效化解用地指标紧缺、降低用地成本、生态环境保护等矛盾问题。

  四是强化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针对“双十”“四个一百”“五网”“八大产业”“三张牌”等项目用地需求,搭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系统,建立重点项目保障库,动态掌握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积极主动进行政策业务指导,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用地保障。

  省生态环境厅 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绿色化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表示,省生态环境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决定》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对《决定》中提到的八大重点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项目,开辟环评绿色通道,组织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建立项目环评调度机制,拉条挂账形成清单,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建设单位尽早开展环评,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加快环评审批。

  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产业发展绿色化。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的宏观管控,建立健全对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的指导和约束机制。强化规划环评对产业发展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对《决定》中明确的“打造万亿级支柱产业”“培育千亿级优势产业”,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时,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一道,积极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规划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技术规范要求,促进企业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和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治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治理水平,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绿色化。

  云南网记者 谭晶纯 段毅

责任编辑:李欧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