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云南红河州建377个集中安置点 贫困群众挪出穷窝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2日 13:44:40  来源: 云南网

  “以前住在山缝缝里的土坯茅草屋,四周都是山,晚上睡觉心惊胆战,早上10点还见不到太阳。现在好得很,住上了两层楼房,吃穿不愁,这得感恩共产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山镇水井村地质灾害点搬来将军寨安置点的何永刚感慨地说。

崭新的楼房

  何永刚的生活变迁,是红河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缩影,映射出全州75806名贫困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瘠之地,到“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蝶变历程。

  “地无三尺平,山高摔死鸡,有马不能骑,有病无处医……”流传已久的民谣道出了红河人民曾经生活的艰辛与悲凉。不离开大山沟,群众脱贫摘帽就是一句空话。而易地扶贫搬迁,则成为他们摆脱贫困的最好选择,也是走向幸福的希望所在。

  红河州瞄准居住地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发展生产困难的贫困地区,精准锁定对象、精准执行政策、精准规划安置,做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宜居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为有效促进各级干部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责任的落实,州级层面成立了由州委副书记、常务副州长为指挥长的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组建了红河州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在州发改委专门设立了易地扶贫搬迁科,13县市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定编定责,形成了上下衔接、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从来都没想过像我这样的贫困户还能住上好房子,现在好像做梦一样。”泸西县金马镇石缸冲村委会新庄科村民小组村民陈老兴激动地告诉记者,他家就是按照“户申请、村审核、乡审查、县批准”的程序,通过“两公示、一公告”确定的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搬到爵册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经快两年了。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确定了搬迁对象,要往哪里搬由群众说了算。

  依托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个旧市将8个乡镇249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合理安置在大屯镇幸福小区。所属范围内工业企业数量多达730家,门类齐全,产业基础扎实,发展空间较好,能够为搬迁户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具有较强的人口吸纳和发展空间。

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周围有好几家医院,还有学校、企业,上学、看病都很方便,这个‘幸福小区’真的让我们感到很幸福。”从个旧市老厂镇羊坝底村委会大羊坝底村搬来的侯美英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像个旧大屯新区这样的集中安置点全州共有300多个,让更多的贫困人口享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红利。

  “从2016年开始到去年底,全州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77个,已全部竣工,完成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806人。截至目前,竣工率100%、入住率100%,已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国家下达红河州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红河州发改委主任张波介绍。

  “易地扶贫搬迁不单单是建个房子,要让群众住得进、稳得住、有钱挣,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目前,全州已落实产业扶贫17132户,搬迁46721人,从事农牧业生产13687户38222人,依托产业园带动搬迁群众182人,依托旅游景区带动搬迁群众780人,扶贫车间带动搬迁群众5332人;接受劳动技能培训17120人,县内就地就近就业14079人,提供公益岗位2101人,县外务工15079人。

  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一条条平坦的街道、一座座整洁的校园以及设施齐全的医院、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管理规范的农贸市场……行走在红河州各地的移民安置区,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徐徐展开。

  云南网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满长杰 杨会国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李欧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