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窝子广播站》截图
在今日刚刚播出的CCTV-11《梨园周刊》节目中,云南省花灯剧院院长黄绍成作为云南花灯演员的代表,向全国观众分享了疫情影响下的云南花灯演出。“云南花灯是地方戏,是云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云南的老百姓心中,云南花灯能带给人不可或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黄绍成介绍,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云南省花灯剧院的各项演出暂时搁浅,但“停演不停功,停演不停创”,云南花灯创新形式,在线上推出花灯艺术作品,《灯窝子广播站》应运而生。
录制现场 供图
“灯窝子”即花灯表演者和花灯爱好者都聚集在一起的地方。谈及创作初衷,黄绍成表示,花灯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还有示范性和引导性。“再则之,现在云南很多山区也一直在推行大喇叭小广场来传达政策以及宣传党和国家的声音。我们结合国情省情,以花灯为媒,传播党的声音、政府的声音,做出有正能量、有温度、有时效性的抗疫艺术作品。”
“姐姐哟!省花灯剧院灯窝子广播站开始广播咯……广播宣传小阵地,文艺战疫大喇叭,国事家事身边事,花灯连着你我他……”《灯窝子广播站》紧跟疫情发展形势,将疫情时事以花灯说唱的形式娓娓道来。“主播”黄绍成与虚拟动漫形象“小茶花”一唱一和,用花灯讲故事,用花灯传递精神。
工作人员紧张排练 供图
黄绍成告诉记者,从剧本创作到云南省花灯剧院抗“疫”艺术监审委员会监督审核,再到拍摄及后期制作,一期《灯窝子广播站》制作周期为十天左右。云南省花灯剧院还为此专门成立了《灯窝子广播站》创作工作小组,以保障《灯窝子广播站》如期制作。
自2月21日至今,云南省花灯剧院已连续推出了8期《灯窝子广播站》,并在云南省花灯剧院微信公众号,腾讯、优酷、bilibili等多家视频平台同步推送,创造性地将花灯舞台搬到网络上,以发挥文艺战“疫”的特殊作用。
“听得懂,记得住,老灯新词深入人心。”“用云南花灯的艺术形式宣传全民抗击疫情,有激励有批评,易听易懂。”“抗‘疫’主题,花灯曲艺,民族元素,有味道!”……在《灯窝子广播站》播出期间,花灯爱好者们纷纷从各地传来好评。
“接下来,剧院的其他优秀演员也会陆续在这个平台上和大家见面,让花灯这种艺术形式,多一个交流和发展的平台。”黄绍成告诉记者,云南省花灯剧院计划将《灯窝子广播站》做成常态化作品。“无论是宣传美景美食,还是非遗文化,我们会一直做下去。我们相信它蕴含的价值,会努力把它做成一个品牌,一个地方文化名片。”黄绍成说。
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