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补齐短板 提升成效
省政协调研督导组在永善县一易地扶贫搬迁户家中了解情况
隆冬时节,走进云贵高原北部,乌蒙山脉西北面的金沙江南岸,一股决战脱贫攻坚的活力和朝气扑面而来。
昭通市永善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自2014年以来,该县就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推进各项工作。如今,脱贫攻坚工作整体推进情况如何?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12月10日至12日,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杨嘉武率调研督导组到永善开展调研督导。
在永善县桧溪镇,郁郁葱葱的橙子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橙子。据了解,2000余亩的橙子种植只是该镇发展产业脱贫的项目之一。“我种了一辈子的地,还从来没感受过种地可以有这么高的收益。”在当地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一位村民指着地里的猕猴桃树告诉调研督导组人员,他今年的猕猴桃收益非常好。
“我们紧扣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目标,按照‘近抓转移就业为主、远抓产业培育支撑’的思路,深入实施到户产业帮扶项目,实现了有条件、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目前,形成产业规模的除了橙子,还有枇杷、橘子等。”永善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云南昭通、广东中山两省市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中山小榄组团所能、永善所需”的原则,紧扣“产业对接、就业对接、智力对接”三条主线,建立“1+8”扶贫协作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党政互访、人才交流和协作帮扶,落实精准投入、组团帮扶措施,高位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成功引进中山兴中集团、美林蓝莓科技公司等企业落户永善,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
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的重要保障,是调研督导组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在红光安置点,调研督导组走进易地扶贫搬迁户家里,仔细询问住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家里有几口人?煤气灶会用吗?经济收入如何解决?……”
“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居住环境,我们住得好,生活也很习惯。”住户王泽民对调研督导组人员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永善县坚持“一户一策”,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2140户,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下一步,永善县将做好昭阳区静安片区和鲁甸县卯家湾片区的易地搬迁安置工作。
杨嘉武强调,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以“找问题、补短板、防风险、提质量”为目标,确保工作更加精准精细,全力补齐短板弱项。
从产业发展到住房保障,从医疗卫生到控辍保学,调研督导组一路走,一路看,认真询问,仔细记录。
“你们在控辍保学上有些什么好的做法?”在永善县第三中学,调研督导组认真查看了该校的特色课程教学情况,并了解控辍保学情况。而在溪洛渡职业技术学校,调研督导组了解到,永善县制定了控辍保学具体方案,认真开展“四查三比对”控辍保学大排查,通过宣传教育、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申请执行或提起诉讼“四步法”,认真落实“一生一案”。“雨露计划”“两免一补”等教育助学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县无因贫辍失学的情况。
“工作很辛苦,成效很明显。”在调研座谈会上,调研督导组充分肯定了永善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杨嘉武说,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在脱贫攻坚中检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紧扣关键重点,对标对表,进一步查缺补漏,确保脱贫质量。要进一步抓细抓实问题整改,提升脱贫成效,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抓好脱贫巩固提升工作。(宋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