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风景”变“钱景”——生态旅游助独龙族同胞增收致富
云雾缭绕的独龙江。(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今年国庆以来,高建龄格外忙碌。采访当天,直到晚上他才带着游客回到自家客栈,招呼好客人吃饭后,才有时间扒拉几口饭。
高建龄是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巴坡村村民,如今,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巴坡客栈”的老板。“独龙江旅游重新开放后游客越来越多,经常起早贪黑地接送客人。”安排好客人入住后,高建龄才得以坐在火塘边与记者聊了起来。
高建龄的家乡独龙江乡地处滇藏交界处,是独龙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这里雪山连绵、山高谷深,曾经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出不去也进不来,几乎与世隔绝。”说起大雪封山的日子,高建龄有些无奈。
碧水清流的独龙江。(新华网 赵普凡 摄)
2015年11月,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面贯通。曾经徒步七、八天才能到县城,如今当天就可以来回,独龙江乡和独龙族群众彻底告别了半年大雪封山的历史。
“交通条件好了,来独龙江的游客越来越多,很多游客都在询问有没有吃住的地方。”颇有头脑的高建龄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贷款买下一处院子,将挡墙、院坝、房子全部进行翻新改造,2015年底开起了客栈。
“生意很好,特别是旺季更是忙不过来!”和其他村民一样,没开客栈前,高建龄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草果、玉米、土豆等作物,开了客栈后,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美丽的独龙江峡谷。(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但游客越来越多,问题也来了。由于独龙江旅游业刚起步,基础设施差、旅游产品单一、接待弱,游客服务需求与落后的旅游基础设施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17年10月1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独龙江景区暂停对外开放,启动提升改造。
高建龄的客栈也暂停营业了。停业两年间,他又种起了草果,同时继续为客栈重新开业做准备。期间,在贡山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组织下,高建龄还到北京参加了户外向导培训,“客栈暂停营业确实有些失落,但一想到以后客人会越来越多,还是满怀信心。”
独龙江峡谷保留着原始完好的生态环境,峡谷、高山草甸为主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人文风情浓郁。但长期以来,良好的资源禀赋并没有让独龙族同胞过上好日子,生态保护与群众脱贫致富之间的矛盾突出。
独龙江畔青山绿水间的村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针对群众“守着金山受穷”的现状,当地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脱贫双赢的路子,大力发展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生态产业,加快推进独龙江风情旅游小镇建设和5A景区创建。怒江美丽公路、独龙江公路安防工程和独龙江整体提升行动工程也相继建设。
今年国庆节,封闭改造两年的独龙江向游客限流开放,高建龄的客栈也重新开门迎客。高建龄和妻子斯秀梅分工明确,高建龄“主外”,接送客人、采买物资,同时也充当向导,带游客游览独龙江;妻子“主内”,打扫卫生、整理客房,还请了大厨和配菜工人。
“提升改造后,来独龙江的游客比以前更多了。”高建龄告诉记者,客栈恢复营业后生意一直不错,最好的时候全部住满。他大致算了笔帐,恢复营业第一个月纯利润就有将近2万元。
独龙江月亮瀑布。(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还有很多细节没有做,要一步一步完善。”高建龄还有一个想法,打算在客栈里增加独龙族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体验原生态的独龙族风情,再建一个特产售卖点,推介草果、蜂蜜、羊肚菌、干竹笋等独龙江原生态特产。
在独龙江乡,像高建龄这样发展旅游的村民并不在少数。近年来,独龙江乡积极开展旅游特色村项目,打造生态农业旅游、独龙美食文化体验、原生态民俗体验等特色村;同时,充分发挥森林资源,打造科考探险、人马驿道等生态旅游项目,有效带动了一批村民脱贫致富。
“为了以后更好的日子,要干、要努力!”高建龄相信,随着独龙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游客会越来越多,自家客栈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罗春明 赵普凡 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