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里? ”
“我在国际会展中心。”
“你在哪里? ”
“我在万达广场。”
……
每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都是人们喜欢“打卡”的地方,别人到这些地方"打卡”的方式是“拍照留影”。而对于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工艺部经理、云岭首席技师胡相伟来说,他“打卡”的方式与别人不一样,他可以骄傲地说:“这个作品中有我的功劳。”
成长在路上
“有的建筑结构跨度大,如果使用混凝土,抗拉性不好;有的建筑造型要求高,使用混凝土达不到造型要求,这个时候,钢结构就成为首选。”作为云岭首席技师,胡相伟一提到自己的工作就充满自豪。
随着钢结构在各建设领域的大量采用,特殊构件层出不穷,加工精度更加严苛,加工难度越来越大,高质量和高难度制作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已然成为取胜的“法宝”。
在这样的挑战下,他凭借一把焊枪,长水机场、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新南站……都留下他的汗水和印记。
胡相伟是四川人,初中毕业后,他便投奔在云南的姑姑。当时姑姑告诉他,学好一门技术走到哪儿都能生存,在姑姑的建议下,他进入安二司技校学习焊接技术。
1998年,他从技校毕业后进入建功集团下属的金属结构厂当学徒,当时厂里主要做书架。2000年开始,公司正式涉足钢结构工程。
当时,能当一名工人在他眼里是了不起的事情,为此,进厂后,他就虚心跟着师傅学习焊接技术。有段时间,下班后他仍会留在厂房里,练各种技术方面的“小动作”,到傍晚六七点才回到宿舍。
师傅虽然平时严厉,但却非常关心他的成长。
有一次,他操作时出现错误,师傅不但没有批评他,还把责任承担下来。
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到现在他带徒弟了,师傅敢于承担的精神也传承下来。
“我一心只想着把事情做完、做好。我相信,只要工作做好了,该有的回报一定都会有。”胡相伟说。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技术过硬,他从一名学徒成长为技术工人,并当上了车间的副组长、组长。现在已经成为杨林总厂的工艺部经理,负责焊接工艺的策划与设计。
多年来,他参与了绝大多数公司高难度工程项目的构件制作,成长为钢结构制作行业的“工匠”,也成为了生产工艺上的创新能手。
功夫在手中
香丽高速路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独塔悬索桥,这个项目由云南建投承包,桥梁施工则由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这是胡相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工程,他心里也没底,于是,他到处找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家咨询,不但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还进行了周密的前期技术策划,施工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出现问题后该如何纠错?每一个工序都有大师负责,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在这样认真负责的态度下,项目工程推进非常顺利,在现场安装时,18个接段,没有出现扩孔现象,总包方对他们的工程质量非常满意。
每一个项目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但他总能通过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完成任务。
2014年,在万达广场超大型构件制作过程中,60毫米厚的高强钢焊接无疑是一块“硬骨头”。
焊材选用、防层状撕裂、控制焊接变形、消减焊接残余应力每一项都充满挑战,而且当时在省内钢结构行业,高强钢厚板焊接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
为此,胡相伟一遍遍的琢磨、尝试、改进,终于找到了焊接精度控制的诀窍,取得了高强钢厚板焊接技术的巨大突破,焊缝一次合格率高达98%,确保了加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胡相伟和团队攻克的60毫米高强钢厚板焊接技术,也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焊接经验和技术参考标准。
在胡相伟身上,技术过硬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始终用心和专注,面对难点喜欢亲力亲为。
2015年8月,古滇王国水军府项目构件制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钢结构旋转楼梯却成了整个制作环节的难点。
这个工程量虽小,却因其异性扭曲的制作要求极为罕见,楼梯全部用钢板拼接而成,拼接旋转主体梁的每一块钢板都为扭曲板,制作工艺复杂,难度很大。
为此,胡相伟又开始办公室、车间、食堂“三点一线”的“闭关期”,电脑前细致的研究图纸、完善方案,焊接平台前"亲自操刀”,做了改,改了试,试了再改。
功夫不负有心人。
胡相伟最终以非常细致的加工方案,极其周全的制作流程,较高标准的精度控制,按要求完成了加工任务,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
梦想在前方
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产品和技术,就没有立足之地。
要做到业内的标杆,只有不断为自己“充电”,为此,胡相伟一有机会就外出考察,学习行业内的先进经验。
学而不思则罔。
他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并对厂的技术进行改进和革新,在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U型肋是桥梁建设中的常用部件,云南山多,很多桥梁幅度大,常用的U型肋适用性不强,他多次去设备公司咨询,希望能找到合适的U型肋,但总是无功而返。
为此,他自己尝试着做了一个U型肋设备,经过反复验证,用这种设备加工出来的U型肋不但适用于云南桥梁建设,而且还能节省30%的人力。
在焊接技术上,原来公司使用气保焊打底,费时、费力,而且合格率并不高。针对这种情况,胡相伟发明了无碳刨焊接工艺法,原来每个工人每月只能进行7至8万吨的钢材焊接,采用这个技术后,每人每月的焊接量达到15万吨。
焊缝合格率一直是整个钢结构行业面临的难题,如果合格率上不去,意味着公司的成本增加,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浪费。
他经过调查发现,坡口形式不规范是焊缝合格率不高的主要“症结”,从而造成了辅材大量浪费。
为此,胡相伟带领工艺部人员开始在车间“蹲点”,针对不同板厚、不同焊接玻口开设方式、焊接辅材消耗、焊缝合格率等逐一进行详细记录。针对板材材质和厚度对焊缝坡口尺寸的要求,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测算和焊接实验。
为了验证理论坡口尺寸是否为最优坡口形式,胡相伟往往在焊接平台上一盯就10多个小时,不断的尝试、检测、改进。终于,通过不断改进,焊缝越来越漂亮,而且坡口形式达到了最优,检测结果显示质量完全过关。
就是凭着严谨认真的态度,以及要打造最前沿的行业标准的追求,胡相伟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年来,他和团队获得的技术成果就有16项,专利证书19个。
2015年,胡相伟荣获“云岭首席技师”称号,今年3月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
时间可以沉淀美酒,也能沉淀技术。
在21年的时间里,胡相伟从一名学徒转变成大师,现在他也成为了师傅。
2015年,“胡相伟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在胡相伟的指导下,一批年轻人正在快速的成长。
现在的年轻人,学历高,思想活跃,学习和接受能力强,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部分新来的学徒,还只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就成天叫苦,胡相伟还得承担起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
焊接技术看似简单,但想要学到精髓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胡相伟对每一个徒弟都悉心传授。
在胡相伟的传授下,现在已有3人取得高级技师,8人取得技师,不少骨干都能在生产中独当一面。
梦想在前方,成长在路上。
21年的时间里,当年青涩的年轻小伙已成为公司的骨干,当年他参与的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的地标,而他还行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用一把焊枪喷绘出绚丽的人生色彩。 (记者 流沙)
由《时代风采》杂志授权刊发,不得转载。如需转发请联系《时代风采》杂志编辑部0871-6414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