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玉溪:谱写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壮丽华章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2日 21:31:46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9月2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玉溪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红塔区、江川区的跨越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红塔区

  基本形成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性中心城市

  红塔区区长瓦庆超介绍,新中国成立前,红塔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产值占比不高。新中国成立后,从成立玉溪县人民政府至原县级玉溪市改为红塔区至今,历经70年艰苦奋斗,红塔区城区面积从0.3328平方公里拓展到57平方公里,增长171倍;经济社会实现了1990年GDP提前翻番、1995年乡镇企业发展崛起、2005年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指标跃居全省前列和2017年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等四次跨越。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018年实现全区地方生产总值655.03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4.87%,是1978年的366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9亿元,是1978年的209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64亿元,是1978年的661倍。改革开放40年来,全区GDP年均增速11.3%,以占全省0.26%的国土面积和0.9%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6.1%、全市44.87%的地区生产总值,取得了经济总量排名全省第四、人均GDP排名全省第一的成绩。其中,2007年实现经济5年翻番,2006、200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塔区充分发挥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核心支撑作用,逐步形成了卷烟及配套、钢铁及压延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旅游文化、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集群。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依托高新区和研和、红塔工业园区,先后建成全省重要的三七、生物疫苗研发生产基地,蓝晶科技、汇龙科技茁壮成长,建成数控机床产业园,整合玉昆、汇溪、福玉3户钢铁企业组建玉溪钢铁集团,成效凸显。新兴产业繁荣活跃,培育和引进云南盐业、大成方略等总部经济企业和项目41个,认定重点商务楼宇13个,实现地方税收5.9亿元;积极推进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建设,活发国际物流园、传化通力公路港等项目建成运营,现代物流产业经济带初步形成;旅游文化产业提速发展,接待游客从2012年的487.28万人次到2018年的135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9.08%。

  实施城市“北进西拓”,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2年的26平方公里扩大到5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58.9%提高到71.31%。新天地、红星美凯龙等综合体集中建设,城市棚户区、海绵城市、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推进力度全面加强。以“玉溪大河”为特色、“聂耳精神”为品牌、“三乡文化”为底蕴的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日益显现,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性中心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区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068、16999元,年平均递增10%、11%。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区1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人口由1564户5580人减少至2户9人,贫困发生率由0.3%降至0.003%。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扎实推进各领域党的组织建设,确保走在全省前列。

  江川区:新时代江川的新跨越

  江川区委书记徐贤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川区综合实力极大提升。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92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00.03亿元,增长1445倍;财政收入从141万元增加到12.3亿元,增长873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从77.6:3.5:18.9优化为17.6:36.9:45.5,2016年撤县设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城乡面貌极大改善,中心城区面积从不足1平方公里增加到6平方公里,公路总里程从1952年的2公里增加到902.4公里,增长451倍,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乡村建设更加美丽,江川在创新发展中正成为宜居宜业的祥和乐土。工业企业由1952年的4个增加到1373个,增长343倍;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22万元增加到30.2亿元,占GDP的比重由3.2% 上升到3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2年的41元上升到13280元,增长了324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增长6000多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47倍,教育、文体、医疗、社保、就业、养老等各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川进入发展质量效益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时期。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把打好“绿色食品牌”作为生态立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主要抓手,烤烟、花卉、蔬菜、经果由增产向提质增效导向转变;磷化工、纸制品、烟花爆竹等传统产业挖潜增效、转型升级,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集聚集群、方兴未艾,龙泉园区引领形成“一园多片”产业格局;青铜工艺享誉全国,“开渔节”荣获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品牌,文化产业增加值跻身全省30强。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盯星云湖保护治理建美生态,擦亮更加出彩的底色。既狠抓“治”,更注重“建”,聚焦“蓝天、碧水、青山、净土、田园、城乡”六大保护行动,19项“十三五”规划项目及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推开,河(湖)长制、山林长责任制逐级压实,“520”美丽家园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日行动成效显著。星云湖水质持续向好,自2016年9月以来已有8个月达到V类水质,2018年污染指数同比2015年下降40%,南岸乡村振兴带、万亩湿地、千亩荷花让星云湖逐步成为“玉溪最美城市花园”。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累计减贫2042户7156人,贫困发生率由6%下降到0.04%。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创新推行党建工作“四个一”“三融入三开放”“双报到双结对双评议”制度,打造“九大党建联盟”,构建城市基层党建“五网”融合联推共建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过硬。 

  云南网记者 杨抒燕 党晓培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